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颁布和实施 ,辽宁省中外合作办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我省中外合作办学现状与问题的分析 ,对我省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走上国际化道路的一条重要途径,对推动我省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以中外合作办学为切入点,把完善中外合作办学和推进我省职业教育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明确我省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任务,研究制定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将会极大提高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搭建中外教育交流的平台,我省从1996年开始实行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经过7年的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深受广大师生、家长的普遍欢迎,并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年来,我省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目前,本刊记者就目前我省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以及中外合作办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采访了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姚洪滨。  相似文献   

4.
中外合作办学是一个政策法规性很强的办学领域,受到相关教育政策法规的约束与引导。对我国近十年来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和法规进行全面整理和分析,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法规,更好地推动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文章首先梳理了2000年至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法规以及这些政策法规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剖析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法规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完善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法规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外合作模式与办学模式的类型分析,寻找适合五年制高职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构建五年制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决策模型,为促进具有现实性、普适性、可操作性的五年制中外合作办学机制提供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6.
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外合作办学对于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有开放与远程教育、引进国外院校项目设立分析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在中外合作办学中.要注意谨慎选择合作方,注重提高办学质量;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开拓国际教育市场;健全法规。推进我国国际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7.
提高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合作办学是在改革开放中兴起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日趋成熟规范。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更新的手段,其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问题也很明显。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我国要坚持正确的中外合作办学方向,增强合作办学的自主权;建立切合实际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和考核体系;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教师和管理队伍,切实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作为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中外合作办学在国内的中、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并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社会和学生的需求。如何有效地进行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如何通过有效地合作教学达到我们中外合作办学目的,一直是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引起广泛地讨论。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促进中外合作办学更加健康的发展,有必要对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目标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就是要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外合作办学本身的特点与学生自身的群体特点,要求大力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存在思想认识不足、调查分析不足、正面引导不足的问题,应转变观念,加强领导,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心理健康课程体系改革,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心理健康网络平台建设,促进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和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办公厅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加强涉外办学规范管理,准确把握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界限等。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问题值得关注。在前期对上海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成绩、问题及其未来发展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对当前影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与收益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和求索。一、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需要充分认识中外合作办学各利益相关方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属性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校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有必要处理好办学规模、教学质量、专业结构和办学效益协调发展的关系。规模的发展应该与学校类型和办学目标相适应;质量的提高应该着眼于以人为本,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结构的调整应该综合考虑学校办学的专业设置及办学层次;办学效益应该多方面评价,立足于在加大投入的前提下培养出更多高质量和最具适应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高校间广泛开展校际合作办学,对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基于高校间开展合作的内外动因,应全方位建立完善的高校校际合作机制,包括信任机制、利益协调机制、资源整合机制、组织机制、保障机制等,将高校校际合作推向深入,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校推行学研产相结合发展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学校采用学研产相结合发展是地方高校顺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地方高校实行学研产结合发展的措施应是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优化专业设置结构,构建教师的教学业绩和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实行校企合作办学,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只有如此才能促进地方高校学研产相结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地方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院校中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不仅可以开阔我国大学生的视野和眼界,促进大学生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对于地方院校而言,中外合作办学还可以吸收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和教学成果,促进自身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是在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诸多问题,需要地方院校及有关部门积极改进。首先,地方院校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需要及时明晰自身的定位和方向,确定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在办学模式上要摒弃以往的单一办学模式,采取多种办学模式。在招生问题上,要提前拟好计划,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宣传方式,进行宣传。此外,针对地方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政策和监察问题,有关部门要及时关注合作办校现状、加强监督展。  相似文献   

15.
黄淮学院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成功范例,他们通过做好顶层设计、转变教育观念、组建合作发展联盟、改造学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打造双师素质团队、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等多种措施促推学校转型,这些经验启示我们,转型必须抢抓机遇,先行先试;必须把专业建设作为转型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必须加快二级学院建设,为转型积聚动力;必须抓好融资,为转型提供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教育国际化,教育国际化就是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市场进行教育交流与合作。我国境外办学处于上升阶段,华文教育专业具有较大前景和优势。借鉴我国高校与境外学校或社团组织合作办学的经验,我国华文教育本科专业的合作办学应在全日制模式和远程教育模式两方面拓展合作渠道,同时应根据华文教育师资的实际情况从学分互认和资源共享两方面实现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17.
高校办学效益DEA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办学效益是目前社会和高校管理者日益关注的问题。在对高校投入产出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DEA方法对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对高校办学效益DEA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地方理工院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新农村建设既是地方理工院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又是地方理工院校把握发展机遇、科学定位发展目标的明智之举,两者可形成良性互动、互利双赢。地方理工院校应努力做好自身教学科研工作,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应积极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送文化下乡,送科技下乡,送人才下乡;应大力发展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成人教育,投身农村高等教育事业,从根本上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基础和持久后劲;还应建立校地合作长效机制,切实做好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走出去”发展战略探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稳妥地实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走出去"发展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我国可借鉴发达国家跨国高等教育的经验,突破中外合作办学原有的认识界限,把"走出去"合作办学活动纳入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理论视野和法律框架;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完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境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评估体系和学位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20.
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学科体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突出职业素养培育、强化全程职业教育、重视多元主体办学、追求学生对口择业,办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然而,目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着政府"一刀切"推进、社会认同度不高、高校认识与准备不足、导师主动性不强、人才培养体系设计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无法彰显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必须政府、高校、社会、导师等共同努力,允许高校差异化发展,构建多元主体合作共赢机制,构建"两段式、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