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新现象,是高等教育发展转型期的一种趋势。英国高等教育针对"后大众化"转型期基于教育公平发展的特点,采取的完善入学政策、建立服务机构、健全资助体系、完善评估体制、关注教育质量等推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措施,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是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体;优化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布局结构是顺利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础;强化"生命线"意识,确保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建立开放、多元化的就业制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改革开放后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1999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接近15%",有的学者认为是"吹响了向大众高等教育进军的号角".1999年开始的高校大幅度扩招,极大地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连续几年的大幅度扩招,到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按计划提前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学校连续扩招令人瞩目,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乃至百姓生活中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被认为是"历史性的跨越."伴随着高校扩招,围绕"教育产业"、"教育质量"、"学生就业"、"职业指导"、"成教发展"等问题讨论得也比较热烈.本文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以期探讨成人高等教育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进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质量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健康发展的关键,我国高等教育目前正处在向大众化发展阶段,教育质量问题也随之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就显得十分必要。另外,构建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质量体系,如何保障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也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文就上述几个方面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期导读     
<正>"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是我国自1994年以来实施的一系列教学改革和质量建设计划,也是我国高教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由计划管理向教育治理转型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袁海军在《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回顾与反思——兼论"国标"的再标准化问题》(P1-10)一文中认为,根据目标和任务的不同该工程又可划分为"教改工  相似文献   

6.
<正>"十二五"时期,是辽宁经济社会转型、步入发展新常态、启动新一轮振兴并攻坚克难的重要时期,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十分迫切。在经历了扩招的大发展后,这一时期我省高等教育也开始进入以质量提升、结构调整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发展成就斐然,亮点频现。高等教育正处于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和普及化教育,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  相似文献   

7.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进而向普及教育发展。目前我国已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初级阶段。本文认为,要想真正保障扩招后的高校教育质量,必须在师资队伍,学科专业,教育手段和方法,物质基础,教育管理五个方面达到相应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产品性质从"公共物品"向"准公共物品"、"准私人物品"的转变,高等教育服务与消费的功能日益突显出来。高等教育服务与消费已对教育质量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实现这一要求的过程必将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过程。分析高等教育服务与消费的内涵和特点以及以此为基础来探讨教育质量提升的策略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在197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召开的"关于中等后教育的未来结构"国际会议上,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将15%和50%作为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已从精英型教育走向大众化阶段,北京市高等教育率先进入普及化,如何适应新形势,转变教育观念,使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从精英化教育模式向大众化和普及化转变,是我们现阶段面临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双重使命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均衡的大众化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典型特征,表现为高校分布以城市为中心且地区分布不平衡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地区不平衡等方面。城市的辐射效应未能充分体现和发挥,教育资源却更为垄断和集中,从而加剧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的自然现状和"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两者并存"的观念难题,同时构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双重使命,前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后者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深刻理解大众化进程中的双重使命,是成功把脉中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1.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命线.以质量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益,成为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全球化的挑战,保证高等职业教育能适应市场需要,并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和产品,建立科学的、规范的民办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已是一个紧迫的现实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进程中 ,重新建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保障体系有其重要意义 ,其教育评价标准是多元化和多样化的。以评价为基础 ,通过强化政府的宏观管理 ,健全校内评价机制、建立评价的中介机构等方式建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保障体系 ,以确保其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一、论坛宗旨与预期目标新建本科院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阶段过渡的背景下崛起的一支新生力量,处于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型的重要时期,担负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和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承担着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培养本科应用型专门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是确保大众化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审视与分析国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 主要的质量保障机制的特征, 无疑对于我们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教大众化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芳 《职教论坛》2004,(9):24-25
在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跨越的历史时期,教育质量观起重要导向作用.入学"门槛"降低了是不是等于教育质量下降、大众化阶段还有没有精英教育、为什么要建立多元教育质量观、大众化阶段的素质教育应作何理解,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评价为基础建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保障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进程中,置新建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保障体系有其重要意义,其教育评价标准是多元化和多样化的。以评价为基础,通过强化政府的宏观管理,健全校内评价机制、建立评价的中介机构等方式建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保障体系,以确保其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弊端凸显,主要表现为,本应承担精英教育重任的研究型大学因抢食大众教育机构的"奶酪"而导致其精英教育质量下滑,而本应承担大众教育的教学型高校却由于盲目青睐精英教育而损害了大众教育。借鉴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的经验,我们认为,健全教育政策的主导作用、明确各类高校的根本职责、增加各类高校的经费投入,是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的必然抉择。  相似文献   

18.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但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的困境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借鉴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成功经验,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质量对策,既是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以评价为基础建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保障体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进程中,重新建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保障体系有其重要意义,其教育评价标准是多元化和多样化的。以评价为基础,通过强化政府的宏观管理、健全校内评价机制、建立评价的中介机构等方式建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保障体系,以确保其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发展的适应性及其质量评价的开放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到 2 0 1 0年 ,我国适龄青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 1 5 % ,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并逐步普及阶段 ,在这一阶段必然遭遇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的矛盾。如何评价高等教育的质量 ,愈来愈成为社会各界争论的焦点。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究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教育质量 ?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 ?笔者拟就高等教育发展的适应性 ,谈谈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及其评价标准。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适应性(一 )高等学校的适应功能进一步增强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