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月16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论坛》2012,(17):62-63
3月14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最动情的回答将像一匹负轭的老马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松套对于如何评价自己的工作,温家宝说,我担任总理已经9年了,这些年过得不易,也不平凡。但我总觉得还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完,许多事情没有办好,有不  相似文献   

3.
《新作文》2007,(2)
温家宝总理出身于世代教师家庭,具有淳厚的平民心怀,也具有浓郁的诗人气质。当选总理后的首次记者招待会上,在回答台湾问题时,温家宝不紧不慢地吟诵出国民党“辛亥元老”于右任1962年逝世前所写的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  相似文献   

4.
2007年4月11日,温家宝总理的专机飞抵日本东京,开始被称为“融冰之旅”的访问。温总理的日本之行:为啥叫“融冰之旅”?这还要从温家宝接受记者采访时的一句话说起。长期以来,中日两国经贸往来发展迅速,但在政治领域却停滞不前。中日两国“政冷经热”现象备受媒体关注。在前不久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温总理回答日本NHK电视台记者的有关提问时说,“如果说日本首  相似文献   

5.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03年3月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大会新闻发言人姜恩柱邀请同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在招待会上,温总理引用了诸多名言名句。现笔者将引用的有关名言名句整理辑录如下,以飨读者。1.在招待会开始时,温家宝说:“形势稍好,尤须兢慎。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其中,“兢慎”见唐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出自《春秋左传·襄公十一年》。2.在回答关于宏观调控问题时,温家宝引用…  相似文献   

6.
读写新闻     
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引经据典两代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多次引用古语、诗文和典籍,再显平民总理的儒雅风采。(一)招待会开始时,温家宝说:“形势稍好,尤须兢慎。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其中,“兢慎”见唐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出自《春秋左传·襄公十一年》。(二)在回答有关两岸关系问题时,温家宝说:“中国有一句古话: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这句古语出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12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之后的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引用的古诗词翻译为例进行评析,结合口译原则说明以塞莱丝柯维奇为代表的法国释意学派释意理论,在中国古诗词口译中很好地将诗文的形式与内涵用现代的外语语言忠实地再现出来,使听者能够从译文中获得尽可能与本国听者同样的共鸣和美感。  相似文献   

8.
【背景材料】每年两会记者招待会,温家宝总理都以深厚的文学素养,以及俯拾皆是的生花妙语给记者们以及全国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2008年两会记者招待会,温总理再次不负大家的期望。字字珠玑,给十分严肃的招待会增添了很多温馨、和谐、友好和亲切的气氛。温总理在每次记者招待会上引用的文学典故和经典语句,言简意赅,生动精辟,恰到好处,表达了总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改革创新和维护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强决心。  相似文献   

9.
模糊语言是一种客观存在,在自然语言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人们在语言交际中无法避开它。合理巧妙地将模糊语言运用到记者招待会中能使言语交际更具得体性和有效性,而口译员巧妙地翻译模糊语言则能提高口译质量。笔者以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为例,介绍记者招待会口译的特点及模糊语言的定义与分类,通过分析记者招待会口译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总结出相应的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10.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答外国记者问时严正指出:现在达赖喇嘛在国外组建“西藏流亡政府”,宣扬西藏的“高度自治”,甚至要求中国的军队从西藏全部撤出,居住在西藏  相似文献   

11.
两会期间,一个经挤数字举世瞩目:这就是今年国民经济增长预测目标7%左右。3月15日,朱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的  相似文献   

12.
《云南教育》2007,(B10):36-40
十七大首场记者招待会于10月16日下午3时举行。请教育部部长周济和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介绍中国教育科技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以下为当天记者招待会文字实录。  相似文献   

13.
重庆这一周     
3月14日这一天,是重庆形势急遽转换的分水岭。 这天中午,温家宝总理在“两会”结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中央有关部门正在调查重庆市副市长王立军滞留美领馆事件。  相似文献   

14.
【热点综述】 2009年3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发问的台湾中央社记者说:“我想先说明一个事实,台湾与大陆的经济联系十分紧密,可以说到了不可分割的地步。就拿去年来说,尽管遇到金融风波,双边的贸易额还接近1300亿美元。其中,台湾的顺差是778亿美元,台湾在内地已经落户经营的工厂多达3万多家,落实的投资资金已经达到470亿美元。在这样紧密联系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危机。  相似文献   

15.
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一个船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想班级能否和谐发展,关键在于·个班集体中的弱势群体——学困生的转化上。  相似文献   

16.
扈振昌 《学子》2004,(8):46-46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003年3月18日,温家宝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德新社记者关于工作风格的提问时,引述中国晚清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诗句。◆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2003年6月29日,温家宝在香港礼宾府出席CEPA协议签字仪式后发表演讲,并引用晚清著名外交家、诗人黄遵宪的诗祝愿香港。◆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2003年10月1日,陕西省13万民众受灾于洪水。在看望了灾民后,温家宝以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告诫当地官员,要时时惦记着百姓的疾苦。◆知屋漏者…  相似文献   

17.
“诗言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温家宝同志自担任国务院总理开始,在不同的场合引用过许多古诗文,充分体现了温家宝同志的丰富学识和深厚底蕴,使温总理在“平民总理”外又有了“儒雅总理”的称号。在此摘录几句,以飨读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003年3月18日,温家宝同志在当选为国务院总理的第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德新社记者的提问时,引述中国晚清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诗句,表达了自己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愿将个人生死祸福置之度外的信念与决心。注解:出自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意思是,如果为…  相似文献   

18.
学会公平     
《学习之友》2010,(6):4-5
温家宝总理3月14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这三者不可偏废。而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9.
《交通职业教育》2006,(3):19-19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强调指出,中国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温家宝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他说,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  相似文献   

20.
业界广角     
温家宝: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3月14日上午,温家宝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新华社记者问:在您的报告中,教育是一个亮点,尤其是义务教育,提出了从今年起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这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热烈欢迎。但我们也看到,要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是非常困难的。请问温总理,中国政府对教育下这么大的决心,是基于什么考虑?如何确保这个目标的实现?温家宝回答说:教育是现代化国家的基石。国家的发展最终要靠提高全民的素质。我们已经在全国建立了巩固和普及义务制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努力提高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