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本文着力探讨蔡元培对中庸之道的理解。蔡元培认为,中庸之道具有中华民族性,三民主义是中庸之道在新时代的运用;作为一种思想方法,中庸之道运用在学术文化上就是兼容并包,中西文化可以融合。  相似文献   

2.
中庸之道是孔子反动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两千多年来,历代剥削阶级和反动派,都奉若神明,大肆宣扬。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更是顶礼膜拜,狂热鼓吹中庸之道“合理”。剥去伪装,戳穿实质,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中庸之道是一切反动阶级反对革命,维护旧的社会制度,搞反革命复辟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3.
中庸之道作为儒家的主要思想成果,千百年来已经内化为我国国民性格的一部分.“过犹不及”、“允执其中”的道德标准,以及为实现这种标准而遵循的“和为贵”的行为原则,在当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形势下,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存在着消极影响.因此,破解中庸之道的国民性格,发扬优秀传统,克服国民性格中的弱点,拥有健全、健康的国民性格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同为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大思想家,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分别对中西方产生深远影响.孔子的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相比较,两者存在将中庸之道视为最高德性,都认同中庸之道是相对的中道,不是僵化的中庸之道;而两者的差异之处在于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先验人性论,讲求的是道德义务,重视社会的和谐稳定,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是经验德性论,讲求意志的自由,崇尚个人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中庸之道是孔孟反动思想武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反对革命造反,主张复辟倒退的反动哲学。两千多年来,历代反动统治者为了欺骗人民群众,麻痹人民的革命斗志,维护和复辟旧制度,总是狂热地鼓吹中庸之道。在近代,曾国藩、袁世凯都把中庸之道当作维护反革命专政的精神支柱和奴役劳动人民的精神枷锁。蒋介石为了维护封建买办的法西斯统治,竭力提倡中庸之道,说什么“《大学》、《中庸》两部书,实为中国正统的  相似文献   

6.
罗勇 《文教资料》2015,(2):118-119
中庸之道作为儒家重要思想,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它既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又是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对大学生而言,学习中庸之道,借鉴其中关于道德修养的理论、方法和途径,对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北京大学“永远的校长”蔡元培值得不断追怀与研究,在他建构北大传统的过程中,除了德国的大学理念是他的重要理论源泉,曾经发挥很大作用外,中国传统中的忠恕、仁爱、信义等思想更是他方法论的基础。本文力图对他说的“只有儒家的中庸之道,最为契合”的中庸进行辨析,着力研究蔡元培中庸之道的方法论思想。  相似文献   

8.
南方文学在当今美国文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思想渊源发人深思。通过梳理南北战争之前美国南方文学的发展脉络及其各时期与以"清教思想"为核心的北方文学的碰撞与融合,指出早期的南方文学始终坚守"中庸之道"之思想根源:殖民地时期在世俗追求与宗教信仰之间调和;启蒙时期在自由民主与奴役专制之间调和;浪漫主义时期在历史传统与现实发展之间调和,而南北战争正是这种"中庸之道"难以为继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中庸"是儒家核心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理解中庸的深刻内涵,分析中庸之道的具体体现,研究中庸重要思想的践行,在现代社会仍有重要价值。中庸之道主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仍秉承了"中和"的思想;提倡不偏不倚、合理适度的处事原则;倡导治国安邦需为政以德。践行中庸,首先要从自身做起,通过好学来提升自己,并能坚守仁爱,具备慎独品质,追求至诚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中庸》蕴含着丰富的中庸思想,其主要表现在行为方法论、道德修养论与德性政治论等方面.中庸之道的执两用中、无过无不及、时中与和而不同是行为方法论的指导思想,但对这些思想的践行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表现不同;中庸之道潜移默化为全社会普遍认可的道德修养规范,主要表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慎独”等方面;中庸之道的中正、适度等内涵上升为一种德行和德性政治,以此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德性政治论最终的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11.
"江南道路"是针对"英国模式"的学术回应,旨在比较发掘明清时期中英两国经济领域的相似性。一直以来,该项比较研究集中在以经济领域的异同为核心的事实层面上,批评意见也主要是针对经济水平异同的确认和如何解释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而提出的,尚不见从其自设的对象内涵和比较方法方面所作的专论。实质上,"江南道路"和"英国模式"是一对表达经济转型的质变动态概念。转型的巨大社会风险决定了经济转型是不可自律的,二者经济结局的背离不能通过过去的经济异同自我说明。因此,该比较研究既要面对转型前双方经济是否相同的问题,也要面对转型前的相同是否必然产生相同结局的问题。由于缺乏主位经验比较、没有严格遵循比较对应原则和对影响经济转型的因素的复杂性认识不足,该比较研究在这两个问题上所给出的结论均不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刘博 《安康学院学报》2013,(6):109-111,118
社会转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教育文化领域。民国前期,高等教育的变革贯穿着教育发展的全过程,它加快了民国教育的近代化转型进程。同时,高等教育发展进步更是促使了整个近代社会结构的转变,带动了其它社会领域的变化。本文阐述了民国前期高等教育发展演变的历程,探讨了其对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从《金枝精要》出发,梳理了巫术、宗教、科学的相关理论,回顾了《金枝精要》中巫术理论在中国社会科学界的应用事例,以此来重新认识巫术、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是在继承古希腊传统中道思想和结合当时现实社会状况的基础上 ,经过理论论证的系统化的学说 ,它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广泛影响。文章从该思想的历史溯源、含义及其在城邦政治中的体现三方面进行论述 ,这对于把握以“中道”为核心的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和理解西方社会生活的价值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打出幽灵塔》和《雷雨》是两部出现在我国20世纪20、30年代的社会问题剧,从两部戏剧在表现主题、结构技巧、戏剧冲突、人物塑造几方面的“似”与“非”,可以看出现代戏剧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道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概念。在历史上,中国唐代的韩愈率先明确提出了从尧传之孟子的传承谱系,承认道统由帝王向师儒的转移,以之抵抗老之家。时隔一千年,日本江户时代的荻生租徕在承认道统从尧至孔子一脉相承的同时,却对先王之道和儒家之道严加区分,否认孟子是先王学说的继承人,批判宋儒的学说观点,力图对传统的道统学说进行重建,恢复先王之道的治国天平下的政治性。通过韩愈和徂徕关于道统学说的比较研究,可以明白中国儒家学说在日本的流转、影响和日本儒学在批判、继承中国儒学基础上的独特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第22至26回,令人信服地写出了宋蕙莲这个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及其性格发展的内在逻辑,细致地刻划了人物个性特点,从而揭示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  相似文献   

18.
进入2l世纪,阶层分化的速度明显放缓.开始呈现固化趋势。社会阶层结构固化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以身份制度为主导划分社会阶层的阶段,以身份制度为主导向以市场为主导划分社会阶层的过渡阶段以及社会阶层结构与阶层位序的定型化。不合理的二元体制、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和改革开放以来允许收入差距扩大的政策是造成社会阶层趋固化的原因。打破阶层固化、建立公平合理的阶层流动机制,需要制衡权力、驾驭资本,化解阶层矛盾,顺畅各阶层表达意见的渠道,构建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底层阶层提供向上流动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大陆新武侠小说自2001年兴起以来,经历了衔接、调整的第一阶段之后,到今天开始进入第二阶段,这就是“盛世武侠”。盛世武侠是不同于港台新武侠的大陆新武侠自身面目的展现,其文化特征和价值指向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盛世的包容性与盛世的宏大气魄;二是盛世的发达性与盛世的灿烂文明;三是盛世的昂扬性与盛世的中国英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