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贾平凹的《秦腔》和余华的《兄弟》这两部较有影响的长篇小说的具体分析来探讨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的创作趋向,在这两部有标志性的作品中,《秦腔》可以称做是一种模拟社会、模拟自然、模拟生活本来面目“法自然的现实主义”;《兄弟》是以夸张和怪诞的手法创作的怪诞的现实主义。这两种审美风格的出现呈现出:新世纪小说重新回到现实社会,重新关注我们当代生活的一些关键问题,关注我们当代生活的精神状态的趋向。同时,也提示我们对文学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需要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2.
具有鲜明后现代色彩的新历史主义批评是对传统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双重反拨,它强调文学文本与历史文本之间的互文性。本文试从新历史主义批评的角度来剖析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后期重返现实主义的一部重要作品《简.萨默斯的日记》,浅析这位"文坛常青树"是如何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来展现她所生存时代的重大社会问题,及其对人类命运和精神世界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文心雕龙》立足"言以足志"来论证"言说"的重要性,并且将"独照之匠"作为评价言说的批评标准,进一步将"立象尽意"作为重要的审美活动对文体文本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批评。从言说的可能性、言说的最高标准、言说策略等出发,《文心雕龙》具有十分系统而鲜明的语言观,是一部以语言符号为中心的文论著作。  相似文献   

4.
英国当代作家默多克有着颇为独特的小说批评观念,其丰富的小说创作吸收了以往各个时期的小说创作思想和技巧。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默多克小说文本中的对话性形式可以视为她一些小说的突出特征。《黑王子》的外结构与内结构的巧妙设置,类似元小说的侵入式话语,叙述语式中的对话性形式充分体现了文本的对话性,这些特征使《黑王子》成为一个"众声喧哗,疑点重重"的后现代文本。  相似文献   

5.
吴光蔚 《文教资料》2013,(9):16-17,19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美国当今文坛公认的重要作家,有着“哥特小说女王”之称。她的短篇小说集《鬼魂出没——怪诞故事集》曾~1995年世界最佳幻想作品集,里面既有经典的鬼故事,又有令人心寒的心理恐怖小说。国内外对这部小说集的研究极少,有的只是节选其中一两篇对其主题进行简单阐释。本文从心理现实主义出发,探讨欧茨短篇小说集《鬼魂出没——怪诞故事集》的心理现实主义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6.
民国史家李景星上承清代乾嘉时期正史研究的遗韵,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为批评对象,撰成史学批评专书《四史评议》,在批评体系和评论重点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四史评议》对"前四史"逐篇评论,文字简要、篇幅适中,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研读"前四史"的教科书,在评史和读史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在史学批评上,李景星尤其重视评论史书叙事的生动之美、从容之美和跌宕之美,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史学审美思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文本批评的角度入手,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对小说《勒波雷拉》的叙事特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小说《勒波雷拉》的叙述特点主要体现在零聚焦视角的限制、心理现实主义运用以及非叙事性话语意义的含混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侏儒查赫斯》是霍夫曼文学作品中比较奇特的一部,但却代表了典型的德国浪漫主义小说风格。在遵循以施莱格尔兄弟为代表的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基础上,霍夫曼的《侏儒查赫斯》借助于小说的童话风格变形、全新的叙事技巧、怪诞世界的构建、民间文化的融合几个方面,表现出小说家的创新精神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两重性的小说本质。  相似文献   

9.
《聊斋》序     
明智的孔夫子的《论语》劝我们要敬鬼神,但紧接着又最好是敬而远之。道教与佛教的神话已使这千年古训有所减弱。没有哪一个国家比中国更讲迷信。它所产生的现实主义的长篇巨著——如《红楼梦》,我们将谈到它——都有大量的怪诞成分,而正因为它们是现实主义的,人们并不认为那怪诞是不可能与不可信的。  相似文献   

10.
在"逆流的日子"里,胡风实现了批评理论的建构。《A.P.契诃夫断片》、《罗曼.罗兰断片》等外国作家作品的阅读笔记,深化了左翼文学批评的理论内涵,《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则在对中外作家创作过程的认识中,实现了理论层面的提炼、升华和概括,揭示了体现"主观战斗精神"的文艺创作生命形态与精神世界的特殊表现。同时,为研究者重视的"潜在写作"文本,也丰富了胡风批评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刘再复先生违反一般常理,对春秋战国政治文化史和三国时代政治文化史进行曲解,否定代表中国文明的一大批经典著作,把中国古代文化史抹得一团漆黑;他硬说《水浒传》、《三国演义》统治中国人心,把中国人引向“地狱之门”,以至于现在仍然生活在地狱之门;他批判否定夺取生辰纲的义举;他还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不该把孔夫子作为批判对象:这一切究竟是想说明什么问题?李劫在《论毛泽东现象的文化心理和历史成因》说,毛泽东“挟《水浒传》之风,怀《三国演义》之技”,“把梁山好汉的谈吐诠释成了马克思主义原理”,这才明白原来刘再复是在借着文化批判之名替李劫的政治批判作阐释。  相似文献   

12.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理论包括三个层次:基本原则(文学的客观真实性),思维方式(典型性思维),特征性手法(真实而典型的细节描写等写实手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写作在现实主义三个层面上,显露出新的写实趋向:采取自传体、半自传体或回忆录的文体形式,通过对女性自恋、自爱、自慰、性爱或肉体狂欢的细节描写,塑造了一系列患有幽闭症而性格怪癖或者放纵欲望的女性典型,发现了被社会传统的群体经验所压抑与遮蔽的女性生活空间,颠覆了男性中心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表现出较强的批判精神和自审意识。但是狭窄的个人视角、欲望的偏执、肉身的沉醉又使女性写作出现了明显的“私人化”特点。  相似文献   

13.
方北方的童年和青年时期都在中国度过,特别是1937—1947的十年岁月,在这十年的求学生涯里,已经进入成熟期的中国现代文学对方北方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长篇代表作“风云三部曲”彰显着他文脉中的中国(文学)经验。而另一部长篇代表作“马来亚三部曲”是方北方反映新马华人由移民心态转向本土认同的重要代表作,他以个人影射历史,为马华现实主义文学打下了重要基础。在近七十的文学生涯中,执守于马来西亚认同的方北方,关心着马华社会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以自己蓬勃的创作力、饱满的激情,倾诉着他对新马社会的关心,这种人道主义情怀是他留给马华文坛的重要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14.
近二十年来,王春林的文学批评差不多伴随了文学特别是长篇小说创作从“新时期”到“新世纪”的全过程。在量的积累上,他的批评逐渐显示出了清晰而鲜明的风格,“作品论”中的“细读”品格体现的别样的批评理念,既寄存着他个人的文学理想,也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主义”批评的反照镜子。尤其他为新世纪长篇小说立“史”的尝试,从实践的层面,可能给“重写文学史”之后的再重写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在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与实践过程中,充满解构精神的一种批评方法,是关于阅读和写作的批评理论。在这种批评思潮的影响下,80年代的中国曾涌现出一大批女性作家,她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借鉴、吸收并创作了大量具有女性意识,反菲勒斯文化中心传统的女性作品。王安忆无疑是其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作家。她的“三恋”、《我爱比尔》、《岗上的世纪》、《弟兄们》等等,都是很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文本。  相似文献   

16.
贾平凹在《秦腔》、《古炉》等乡土小说中延续其一贯客观自然的写实主义风格和追求意境营构的审美倾向。这种“皈依”传统的写作模式在让我们摆脱当下物欲社会现实、获得相对精神自由的同时,也彰显了某种写作的困境和悖论:传统的“规范”和“预谋”会不由自主地使作家丧失对主体的真正自由及其生存活动的真正关切,从而冲淡严肃文学在价值重建中本该具有的积极力量和创造内涵。文学应以一种积极的自由面对世界,在批判中通往世界。  相似文献   

17.
在文学创作方法上 ,台静农以现实主义为创作原则 ,坚持艺术内容的真实性 ,描写的客观性 ,环境描写的典型性。在他的文学创作中 ,还满蕴着一种浓郁的悲剧色彩。通过对悲惨式人物死亡以及悲壮式人物死亡悲剧的描写 ,反映出作者在艺术上对传统圆形结构的突破 ,体现出一种崭新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8.
安德烈·布勒东是法国超现实主义运动的领袖和理论家。文章通过对其美学思想发展过程的勾勒,解读理论家本人与他的超现实主义文学审美观。一方面他雄心勃勃,要解决现实问题,用“超现实”去改造社会与人生;另一方面,布勒东在内心建造着属于他个人的乌托邦。这也许就是现代人对自己的某种拯救方式。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是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写史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但他的实录精神和进步的人生观、世界观使他笔下的作品具有批判性。本文从传主的身份、作品的写实精神、作品的序和赞、作者的生死观四个方面来阐述《史记》思想内容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20.
现实主义在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现实主义被异化了。现实主义的含义不是单一的,它既指一种文艺创作方法,也指一种文艺流派、思潮,还指一种文艺创作精神。从创作方法来看,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源远流长,可以说是与人类的艺术生产的产生是同步的,但是真正确立这种创作方法的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实践转向",并且把它命名为"莎士比亚化"。从文艺流派和思潮来看,现实主义历经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的批判现实主义,20世纪初的革命现实主义,中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末期的无边的现实主义等发展阶段,而只是在"现代实践转向"过程中现实主义流派和思潮才明确地发展起来,同时在"后现代实践转向"中逐步多元化,成为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艺流派和思潮相抗衡的强大流派和思潮。从文艺创作精神来看,现实主义是永恒的,因为文艺永远不可能脱离社会现实生活,永远在社会实践之中进行恒新恒异的创造。因此,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仍然应该坚持现实主义精神,鼓励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流派、思潮,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植根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