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中国也于20世纪末迈人老龄化国家的行列。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老年人口的数量十分庞大,且大部分老年人口生活在农村,这将对我国农村的养老保障提出严峻的考验。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的解决,将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现和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和谐。  相似文献   

2.
谢文华 《考试周刊》2011,(40):195-196
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心理教育,预防"留守学生"的各种心理疾病的产生,成为家庭、学校、教育部门、社会的共同责任。通过研究,纠正、排除、防止我校"留守学生"出现心理、行为的偏差,促进"留守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同时解决外出打工"留守家庭"的后顾之忧,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刘芳 《天中学刊》2014,(4):58-60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是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农村互助养老在观念、经济、生活习惯等方面都适合农村老人需求,是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可行选择。结构松散,资金受限,缺少法律规范和政府引导支持,导致互助养老存在着不稳定性。为有效提升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质量,促进农村互助养老事业的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强化互助养老的制度设计,加大互助养老的宣传推广力度;开拓多元筹资渠道,增强资金效用;加快法规建设,促进互助养老的规范化;完善农村互助养老的政策保障服务建设,形成相应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最重要的养老模式,应该在继续支持和鼓励家庭养老的基础上,通过积极推进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和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构建适应现阶段农村实际的多元化养老保障体系,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弱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芳红 《现代教育科学》2006,(6):116-117,113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发展转型时期所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在他们的家庭中父母双方或一方是缺失的。在留守中,这些儿童会出现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从某种程度上,给社会造成一些消极影响,所以他们的发展问题已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从现有的研究资料看,人们大多是将目光教在留守学龄儿童教育问题,本文主要是从学前儿童的社会化这一视角看家庭教育弱化对农村留守学前儿童初级社会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家庭养老:目前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老龄化进程中的农村养老问题的特别突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传统文化观念因素的影响,在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养老的地位不能动摇。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的经济支持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现状,符合亲子关系中权利义务对等的社会公正原则,弥补了其他养老模式在精神赡养方面的先天不足,是广大农村地区 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是一种反哺式的模式,即父母抚养子女长大成人,子女成年后要赡养年老的父母。这种养老模式是建立在传统相互依托、相互给予的一代代交替基础上的代际交换模式。随着社会的变迁,家庭的代际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迁。代际之间在文化、经济、思想观念、生活方武等发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即使在两代的家庭中,两代人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代际的变化使传统的反嘀武养老模式受到冲击,传统的哺育和反哺育的行为模式难以传承,再一味强调传统家庭养老已无法解决老年人的养老困境,因此,迫切需要思考代际关系冲突变化后新型家庭养老模武问题。  相似文献   

8.
社会的经济等各方面的变化引起了家庭的变化:家庭规模缩小,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养老功能减弱.要制定老年保障法.建立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增设社会养老机构,扩大养老基金数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各种原因,留守老人问题在当前并没得到有效解决。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留守老人的养老需要,为了让农村留守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在农村建设养老社区将会对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孟筱 《宁夏教育》2014,(12):74-75
在城市化进程中,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导致了其家庭功能的变迁和家庭关系的变化。家庭管理的缺失引起了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心理和情感上的诸多问题。本文从家庭的功能出发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关注。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是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体系的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选取留守儿童的父母、隔代监护人、兄弟姐妹三个家庭支持的来源主体为调查对象,分析其为留守儿童提供的情感支持、物质支持、信息支持的现状,并从支持来源主体的角度分析留守儿童家庭支持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唐代家庭养老,在中国古代社会比较具有代表性。家庭养老的人员以子女为主,旁及其他亲属;家庭养老的行为涉及物质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个重要方面;家庭养老的制度保障则从培植良好的敬老风尚、礼制约束、法律保障、给予老人优待等方面加以建构,确保了家庭养老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3.
养老方式多样化的探索-互动式异地养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对多样化养老方式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强烈,发展互动式异地养老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并且具有可行性.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互动式异地养老在实践中还存在法律责任不明确、保险费用的异地支取问题、老年人精神慰藉问题、老年人的安全问题等诸多难题.总之,异地养老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外,还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个性特点、身体状况,以及所去城市的自然状况,开发异地养老的市场不能"一窝蜂".  相似文献   

14.
15.
高红 《甘肃教育》2014,(21):25-25
正所谓"留守幼儿"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3-6岁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使农村留守幼儿成为了一个有别于正常幼儿的特殊群体,特殊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们特殊的性格特征,而且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也与其他幼儿有显著的区别,他们的健康成长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目前这一特殊群体存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和谐农村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流动到城市打工,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和条件,他们无力将其未成年子女带往城市,在农村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临时监护人监护不力,造成"留守儿童"权益受损严重,已成为我国农村社会不和谐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发展转型时期所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在他们的家庭中父母双方或一方是缺失的。在留守中,这些儿童会出现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从某种程度上,给社会造成一些消极影响,所以他们的发展问题已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从现有的研究资料看,人们大多是将目光放在留守学龄儿童的教育问题,本文主要是从学前儿童的社会化这一视角看家庭教育弱化对农村留守学前儿童初级社会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合格的"留守生"拥有综合的素质,包括生活自理,人际交往,学习生活,他们会是了不起的学生,住宿的生活将是他们人生的一种历练;失败的留守生更多了自由与散漫的机会,他们会失去更多。  相似文献   

19.
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着“民工潮”的出现而产生的,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导致家庭功能失调,进而影响了留守儿童社会化的顺利进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依赖于家庭功能的补偿和整合。  相似文献   

20.
初中留守儿童一般生活满意度及其与家庭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某农村初中中学抽取6个班,用<生活满意度问卷>和自编的<家庭一般状况调查表>调查了解留守儿童的一般生活满意度情况,并分析它与一些相关家庭因素的关系.研究发现:父亲单方出去由母亲在家抚养和由祖辈抚养的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相对较高,而没有固定带养人的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经常与父母团聚的留守儿童、父母经常与之联系的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较高.因此建议最好是父亲单方出去打工,母亲留在家里;如父母必须都出去打工,一定要为孩子找好可靠的有能力的带养人,并注意经常与孩子沟通和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