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教育思想乃我国教育思想之精华,它对教育的影响毋庸置疑,而笔者从全新的视角浅谈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着力从"因材施教"、"学思合一"、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给当代大学生尽早做好职业规划,合理有效的安排大学生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高徒子夏是儒家经学的重要传承者。他在治学从教的一生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学"的思想,诸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成为当今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他的这些思想至今仍为人们求学路上一盏闪耀的指明灯。  相似文献   

3.
"问思学堂"是以"问思"教学思想和学习方式为中心的教学实践建构,既是孔子思想传承的深化研究,也是当代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文化的校本探索。"问思课堂"旨在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孔子教育思想,结合当代小学教学文化转型,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小学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对学习问题有一系列的精辟论述,构成了他的学习思想.本文主要从"有教无类","士志于道","学以修身治国","好学、乐学、博学","德行为重"五个方面对其作尝试性探讨.孔子的这些思想见解对于今天的教育者和志学者仍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历来有人认为孔子在知识的来源问题上是坚持"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的"二元论"者,这是对孔子"学而知之"思想的一种误解。实际上,孔子的"生而知之"、"学而知之"等划分是讲人的智力类型和认识能力的先天差异,并不是讲认识、知识的来源问题。孔子认为人类知识来源于对"经验"的学习,其主要途径是"学"与"思",在学、思结合的基础上,孔子还重视"行"对一个人的"学"具有重要作用。孔子关于知识的来源可概括为"学而知之",这一思想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学思结合",孔子精辟地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怎样使"学"的过程成为"思"的过程呢?这就是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有效提问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生生互动最经常的  相似文献   

7.
纵观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其教育思想占据了尤为突出的地位,他的诸多哲学思想也多在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得到运用,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是对立统一的。广义的学就包含着思,广  相似文献   

8.
孔子伦理道德的核心思想是"仁","仁"对我国数千年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立足于方法论,探讨孔子的"仁"学思想对当代德育的借鉴意义。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仁"已经成为衡量人际关系价值的基本原则。儒家思想主张慎独与自省的教育方法,并在不断更新中探讨出知仁、求仁和成仁的教育方式,这对当代德育有着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当代德育工作者应积极从儒家"仁"学思想中汲取营养,将前人提炼的精华合理地运用到现代教育实践中,为德育注入强大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以孔子及犹太教育思想为切入点,以儒家经典《论语》以及希伯来《圣经》、《塔木德》为依据,对孔子教育思想与犹太教育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两者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对道德教育、知识教育与技能教育的并重以及采用"学、思、行"相贯通的教学原则。但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人本主义则是一以贯之的主线;而古典时期的犹太文化是以神本主义为核心的,宗教神学教育始终是犹太教育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孔子被尊称为"万世师表"。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为英语教与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宝贵的实践经验,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乐学"、"学思结合、学而行之、学以致用"、"教学相长"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其中五个方面,教师由此探讨孔子教育思想对小学英语教与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是孔子时代的号召,后来成为科举制度对人才的政治诱惑,也是现在许多受教育者追逐的目标,其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笔者在这里分析"学而优则仕"和"研而优则仕"对我国当今教育的影响。一、简述"学而优则仕"的含义变化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学"在这时主要是指学做人、学做人的道理、学做人的规范",优"是指宽裕、充裕。"而"是连词,"仕"做官为宦。孔子时代,仕者多为贵  相似文献   

12.
儒家最重礼学,用之以"齐家"、"治国","礼"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相沿,而孔子的礼学思想是儒家礼学的核心,它在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礼"是孔子各方面思想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难怪有人认为"孔学主要是礼学"了.作者认为孔子一生都在为实现"礼"制的理想社会而奔波,本文主要从孔子礼学思想产生的渊源、孔子礼学对周礼的发展、孔子实现"礼"的途径三方面来论证孔子礼学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稳定有序、和谐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正纵观中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特别是元、明、清时代的教育基本上是封闭型、注入式的一套。它有"偏重记忆而忽略理解的流弊"(邹韬奋),是"注入式的教育,顺民或忠臣孝子的教育"(郑振铎)。"然而张志公先生也曾说:"传统语文教学的另一条极易被人们忽视的经验是重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他们自己能不断的增长读书作文的能力。"事实上反对"注入",反对死记硬背,提倡"动心""精思",学思结合,以思求得的主张和做法,像一条红线一样从古代一直贯通到当代的语文教育之中。一、"为学之道,必本于思"  相似文献   

14.
孔子有其鲜明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孔子立足于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根基,寓主体性于"有教无类"的公平教育思想之中.孔子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对我们确定当代的教育目标、教育思想、教育价值取向以及合乎人性发展需要的教育实践等均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认识到了"学"与"思"之间的辩证关系,主张发挥"学""思"的互补优势.当前中国的英语教育明显走入了误区,"学"与"思"的分离成为当前中国英语教育最大的问题,引起了各界人士深深的忧虑.而构建学思结合的英语教育价值体系就是对当前英语教育问题开出的"良方".  相似文献   

16.
赵洪福 《语文天地》2011,(24):43-44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注重学思结合,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文、行、忠、信的教学内容和学、思、习、行的教学过程更值得人们去探究。好学:孔子非常重视学,主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治长》)、"多见阙  相似文献   

17.
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名言入手,参照历代学者对此的解释,详述孔子“学思结合”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启示,为“优秀传统文化走进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作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肩负德育和智育的双重任务,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学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孔子的"修己安人"思想,是儒家思想的主线。本文论述孔子"修己"思想、"安人"之道,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探讨"教"与"学"。  相似文献   

19.
孔子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先驱,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方法和规律有着卓越、精辟的见解和诸多创造.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讨论武教学、勤于学习、学思结合等教育思想对现代教学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道德教育传统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从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哲学观点出发,根据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其中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在今天大学生德育中仍然有其可资借鉴之处。第一,关于学思结合的道德教育方法。孔子在道德教育时强调要学思结合,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人掌握道德知识、进行道德修养的条件和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要有积极的思维活动,提出要“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孔子教育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