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正> 正确评价自己是道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掌握了一定的道德概念或道德知识基础上发展的又一个较高的阶段。因为道德认识的形成是由道德概念和道德评价组成的。 婴儿期的道德评价水平还只是处于一个萌芽阶段。开始只是知道自己的名字,而后才开始掌握了“我”这个代名词。在掌握了这个“我”字概念以后,儿童的自我意识也就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而逐渐学会了评价别人和自己。首先是跟成年人学习对其他人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然后是儿童自我评价。 到了幼儿时期,儿童的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发育逐渐增强,自我意识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生活中逐步学会了按成人的要求调节自己的行为。凡是成年人赞许并说“好”,“乖”的行为,他们也认为是正确的行为,反之便认为是“不好”的行为。这种初步的“好”与“不好”的道德评价水平,儿童在幼儿期开始具备了。但这种评价往往只是对别人,很少对自己能够做出对与错的评价,这也反映了幼儿期的儿童道德评价的特点。总的说,幼儿的道德评价的特点是,从最初的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在整个幼儿期间,儿童对自己评价的能力还是很差的,需要成人的积极帮助和引导。 儿童的道德评价能力,到了  相似文献   

2.
在对幼儿的品德教育中,我们应该让他们知道哪些行为是对的,应该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哪些行为是不对的,不应该做的,为什么不能这样做。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幼儿具有初步的道德评价能力。由于幼儿的知识经验不足,思维水平较低,因而他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评价水平也比较低。他们常常以成人的评价作为自己的评价依据,或者在评价别人的行为时易受自己情  相似文献   

3.
郑蓉 《幼儿教育》2003,(1):11-11
这里的“小报告”是指幼儿向成人反映某种不正常的现象,通常发生在自己或他人受到别人欺负及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幼儿“打小报告”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是非判断能力发展的表现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从心理学角度看,道德有三个基本成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在婴儿阶段,儿童已经能初步理解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并能作出合乎成人要求的道德行为。在幼儿阶段;儿童的道德认知进一步发展,他们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有了认识。比如,“平平抢别人的玩具”“明明不收拾玩具就吃点心”诸如此类的“小报告”实际上是幼儿根据社会道德规范对别的小朋友的行为作出判断。对于这类“小报告”教师应视为一种可喜的现象,及时加以肯定、鼓励,并引导幼儿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二、试探心理的行为反应有些幼儿对某些事情难以作出是非判断,因而来试探教师对这一事情的反应。如果教师持肯定或不在乎的态度,幼儿则会模仿这一行为。比如,晶晶说:“老师,辉辉一  相似文献   

4.
幼儿之所以认为有关他们的一切纪律都是由成人制定的,而且都是不能变更的,笔认为这是因为客观上成人剥夺了幼儿自己制定纪律的机会,也就是说,幼儿形成这样的认识是由于成人的“专制”造成的.因此,如果成人给幼儿自己制定纪律的机会,让他们享受到决定自己应该怎么做和可以怎么做的权利,相信可以改变他们对纪律的认识.本从什么是纪律.幼儿为什么要有纪律、纪律应该由谁来制定、如何制定等角度,就如何引导幼儿自己制定纪律,促进他们的道德内化,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角色适应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方面,角色适应能力的发展是以幼儿的自我认识为基础的。自我认识是主体的我对客体的“我”的认识与评价,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生活角色等方面的认识。培养自我认识能力有助于幼儿更好地实现角色适应。小班幼儿对自我的认识主要表现为生理方面和外显行为方面,是从对自己内心活动的认识开始的。他们的自我评价主要依赖于成人的评价,或从主观情绪出发评价自己。我们认为对小班幼儿进行角色适应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1.幼儿有道德问题吗?这一问题也许会使你感到奇怪:有幼儿德育这一概念,当然会有幼儿的道德问题。但是,如果从另外的角度想一想,也许会发现一些不尽一致的结论。我们先从习惯的角度来思考。在成人身上发生的一些道德问题如果出现在幼儿身上,人们会不会认为这个幼儿的道德品质有问题呢?如果成人干的一些缺德事发生在幼儿身上,人们会不会骂他们缺德呢?显然不会。如果有人说幼儿是有道德问题,那么大多数人就会认为这似乎太“上纲上线”了。即使幼儿存在一些行为或习惯上的问题,人们也不会归因于道德品质方面有问题,顶多冠以“淘气”、“不懂事”而已。  相似文献   

7.
3要会分析评判幼儿“告状”的内容幼儿“告状”的内容与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道德判断力、道德评价及其个性等都有着密切关系。一般来说,小班幼儿还处在自我中心阶段,“告状”的内容多与自身利益有关,要求老师保护、帮助解决的强度高;中班幼儿的认知、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有了发展,其“告状”内容开始转向注意同伴的行为规范;大班的幼儿能掌握一定的行为规则,而且善于观察和关心周围的事物,所以其“告状”内容更多的是关心同伴与同伴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告状”现象是幼儿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积极表现。作…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自我的发展中,由于受自身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特别是认识发展水平的限制,幼儿认识发展的总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他们还不能对自己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价,而往往根据成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尤其是在幼儿形成自我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成人的鼓励与支持能够促进他们对自己积极的情感与态度,而幼儿能够接受自己,对自己形成积极的情感与态度,那么他们就更有可能形成健康的自我。  相似文献   

9.
幼儿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交往渐渐增多,接触的事物也日益广泛。但是孩子们对行为的“是”和“非”、“好”和“坏”,还分不清,不能从本质上去认识、评价事物和行为,对道德行为的规范认识不清,这就需要老师加强对孩子的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判断能力。下面谈谈我对孩子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活动三:我的协约 情况分析:经过前一阶段引导幼儿如何运用评价方法,例如:以“好孩子画报”形式评判小伙伴身上的好行为举上;以“我的绘画日记”形式评判幼儿自己身上的好行为举止等举措,丰富幼儿道德知识,大大提高幼儿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如:碧丽沙小朋友迟到了,她来园后深深地给小朋友鞠一个躬,并说:“对不起大家,今天我来晚了”。)此事说明运用评价方法能促进幼儿对品德要求的理解,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和评判能力及自我要求能力,当幼儿做错事,知道“难为情”、“对不起大家”时,这种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幼儿来说,创新素质的发展和教师的评价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由于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他们对自己的认识通常是通过成人的评价来获得的。成人赞成、欣赏、予以肯定的,幼儿就会朝此方向努力,反之则会被淡化。而教师是孩子们心中具有权威性的人物形象。因此,教师对他们的思想、行为做出何种反映和评价,对幼儿的意识和行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只有教师能够对幼儿的各种创新行为给以科学、准确、富于艺术的积极评价,引发幼儿的创新动机,从而产生创新兴趣,才能增强幼儿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逐步形成具有创新的人格特征,发展其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2.
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他们很难理解一些抽象的道德理念和政治理论,在品德发展中,他们判断是非的标准来自成人,他们对道德的认识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表面性,并易受情境的暗示。因此.笔者认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的目标要求,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13.
尊重幼儿,就是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把他看作一个发展中的有独立意识的个体。美国幼儿教育家维娜·希尔特布兰德曾指出:“必须经过帮助幼儿自己做事,自己决定活动内容,自己选择玩具等,使幼儿感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变得更加自信,更为努力。”三四岁的幼儿,已渐渐形成了个性,有了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他们渴望别人的了解,因此常常好表现自己,有时竟故意与成人作对。不让他们做的事偏做,叫他向东偏向西。这时,家长们往往指责孩子“不听话,变坏了”。其实,幼儿的这种独立性要求是合理的,积极的,是他们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说明他们想按自己的愿望认识世界,并希望别人尊重他的意见。如果成人硬要按自己的意志左右幼儿,就是对幼儿身心的摧残。  相似文献   

14.
幼儿的道德情感是在成人的道德情感的感染和熏陶下,在认识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随着幼儿道德认识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幼儿爱集体的情感。日常生活为我们培养幼儿的爱集体情感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实践中,我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的。一、循循善诱每个幼儿的个性和对集体的态度是存在着差异的,因此教师要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奖励不能促动儿童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的发展,因而不能根本帮助他们真正获得道德水平上的提升。滥用奖励的危害有三个方面:限制幼儿生命力的真实展现;滋长着幼儿对成人权威的盲目服从;促发着更深层次的功利行为。  相似文献   

16.
被称为“自然教育”的运动正在美国兴起。教育家们提出了幼儿的教育“向自然靠近”的建议。他们认为,过早地对孩子进行知识、技能的培训,是一种拔苗助长的做法,违背了幼儿身心发育的规律。因此。教育应当遵循幼儿的自然本性,让幼儿接近自然、了解自然、认识自然。而以自然的眼光看待幼儿,按照幼儿自然的天性和原有发展水平实施教育,幼儿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们通常所说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我认为幼儿德育应侧重在道德品质方面。幼儿的道德属他律道德,且大多表现为个性品质。广义的个性品质包括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行为、性格、习惯等。成熟的他律道德是在这些个性品质基础上生长的。所以幼儿德育应以个性品质的教育为起点。近年来,这一新的幼儿教育观念逐渐被大家所认识,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重视对幼儿社会性能力培养的研究。社会性能力的核心是高质量的人际交往,包括与别人成功合作和公平竞争,表示对别人关心,无私地帮助,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指出:“儿童主体的自我意识是个性的核心,不仅统率着他们的个性特征,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而且也统率着他们的社会性特征,为其社会性的发展和表现提供深刻的源泉。”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在对自己身心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某种判断。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成长是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核心内容,对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评价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速度、特点与倾向。”幼儿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能对自己的活动做出肯定的评价。幼儿对自己的评价主要来自于成人,特别是他们信赖的老师。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尊重、适宜的评价幼儿,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并着眼于为幼儿提供更适于他们需要和发展的帮助与引导。  相似文献   

20.
王雪莲 《早期教育》2001,(13):36-36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这也就是说,幼教工作要坚持品德教育的一贯化,重视行为实践,使幼儿的良好行为内化为他们自身内在的素质。但是,由于幼儿的心理发展和思维认识水平都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容易受外界对他们言行的态度的影响,为此.作为幼儿教师。要学习一点幼儿品德行为的评价艺术.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