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品质属非智力因素。对于与阅读有关的非智力因素,有人着眼于阅读习惯,有人侧重于阅读态度,有人强调阅读心理,有人注重阅读兴趣,然而。无论习惯、态度、心理、兴趣,都只能是阅读需要具备的某个方面的浅层次的要素,既不能涵盖阅读所需要的非智力囚素,更未能从根本上揭示阅读所需要的非智力因素的实质。阅读所需要的非智力因素实乃一种品性,一种素质,一种长期作用于人的品质。汉代哲学家、文学家扬雄在他的《法言·学行》中指出:“学者所以修性也,视:听、言、貌、思,性所有也。”可见,把阅读所需要的非智力因素概括为阅读品质,不仅更全面,也更接近问题的实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关于早期阅读的几点思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正规的阅读(包括成人和中小学生的阅读)是以文字为基础的 ,因此 ,一说起“早期阅读” ,人们往往自然而然地把它与识字联系在一起 ,把早期阅读当做提前开始的对婴幼儿进行的识字教育 ;也有人认为学前阶段以发展口头语言为主 ,而阅读是进入小学后的学习内容 ,学前阶段不必操之过急 ;还有人认为 ,所谓“早期阅读”就是看图讲述 ,因而在语言教育活动的具体操作上常常混为一谈。近年来 ,我国幼教界开始关注早期阅读问题 ,一些托儿所、幼儿园纷纷上马搞早期阅读 ,然而 ,由于在早期阅读方面的一些基本问题尚未在幼教界形成趋向一致的认识 ,人…  相似文献   

3.
李健 《课外阅读》2010,(12):215-215
阅读效率一直是我们关注的话题。有人阅读很快,但不得要领,收效甚微。阅读速度与效果之间的合理匹配决定于阅读的目的。如果阅读是为了理解某些概念或获得某些重要知识,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文盲,而是不会阅读的人。”由此可见阅读能力之重要,因此,必须强化阅读教学,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语文素质,使学生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高考全国卷第I卷的现代文阅读,与第II卷现代文的阅读相比较,有人称之为"小阅读",也有人称之为"社科文阅读"。从近几年高考卷上看,此题不仅位置稳定,且文章选材题型设置也很稳定。这个小阅读设置了三个选择题共九分。第一小题旨在落实"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读书的方式有多种,有人爱在咖啡厅里安静地阅读,有人喜欢在网上随意浏览,还有人习惯闹中取静。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好动的天性、超强的表现欲以及在玩中学的认知特点,要求成人在帮助孩子爱上阅读时,不能就读书而读书,而是要采取更加灵活丰富的阅读方式,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激发孩子的阅读欲望。  相似文献   

7.
哈哈镜     
《海外英语》2013,(6):53-53
有人会比较猫头鹰和鸡谁更聪明吗?有人会因为他人犯罪而比较开心吗?阅读本文,找寻答案。  相似文献   

8.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的阅读开始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阅读时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也有人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成长的,可见,阅读对个人  相似文献   

9.
石金良 《新疆教育》2012,(11):99-99
个性是阅读的关键,是阅读能否获得最大利益的根本。以前,我们只谈阅读,不谈如何阅读——即使谈如何阅读,也很少会有人注意到个性在阅读过程中的那份举足轻重的意义。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以个性化阅读模式进行晤文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0.
阅读有什么好处呢?有人总结:一个人阅读得越多—知道得越多—越聪明—以后在校的时间越长—获得的文凭越多—生活质量会越好—下一代的素养会越高。阅读不仅是一个人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也能够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影响人的一生。  相似文献   

11.
阅读成长路     
《师道》2003,(10):55-57
有人说,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成长。也有人说,阅读可以让我们拥有不同的人生体会。不管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多少都能从一个人的阅读习惯中窥见他的个性和爱好,都能从一本书的背后感知到一个阅读群体的社会渴求。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无论是用爱心还是用理解,在施与受的互动中,如果能够走进学生当中,尝试着用他们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生活,作为为师,我们的收获或许不止于此。  相似文献   

12.
房兴和  匡吉 《现代语文》2002,(11):31-32
大语文教育观使得阅读理念有了新的突破,提倡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已成为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共识,但高中生的阅读现状是不如人意的。有人根本就不爱读书;有人读书只是为了猎奇,趣味甚低;有人读了不少书,可只知道“书云亦云”,自己的大脑成了作者的跑马场。对高中生的阅读指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试图抓住主要矛盾,就应该把着力点放在以下三方面。一、从人生高度确立阅读意义读书是为了什么?为了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考试得分。这大概是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很少有人认真思考过读书与人生意义之间的关系。一个高中生的阅…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往往耗时多而收效甚微。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经过多年的阅读学习,却鲜有人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这早就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与重视,并不断地探索改革之路。当前,伴随着新教材的推广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余秋雨 《今日教育》2007,(7S):71-71
什么是经典,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答案。有人说,“经典必须讲出一些永恒的东西,不局限于这个时代。”有人则认为经典是“以前从没有过的东西。经典可能并不好读,需要人专心致志。那些阅读基础薄弱或是此前只读轻松小说的人不会马上对经典产生兴趣,但即便对这些人来说,只要他们肯坚持读下去,也会发现经典的好处,并把阅读经典看作是最有价值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5.
龚昌丹 《少年月刊》2010,(11):46-46
对于生活中“美”的了解.有人是从行动开始的,比如去远方旅行;有人是从阅读开始的.比如阅读一本好书……而我则不然,因为我是从倾听开始的!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阅读生活正在逐渐滑向"浅阅读"。现在,出版界流行"读图",流行"戏说"、"水煮"、"麻辣",流行"快速、快感、快扔"的"15分钟主义"阅读,甚至有人提出,深度的人文阅读已不再重要。人文阅读的现状也的确不容乐观。长江文艺出版社为了启动100部名著经典阅读,曾喊出了"我们不要戏说,我们要经典"的口号,将阅读跟崇高精神生活直接挂钩。但有人担心,那些读惯了简写、节录,崇尚娱乐化阅读的新一代读者很可能不会接受。  相似文献   

17.
王蒙 《辅导员》2010,(13):8-9
有人活在书里,有人活在电脑中,"网络阅读"以其特有的便捷、快速等优势冲击着时代、吸引着你我。不过,有人说,它只是"浏览",不能称为"阅读",因为"书是要捧着读的"。  相似文献   

18.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解读一篇文章的基本思路,也是最有效的阅读途径之一。欲动阅读之全身,必先牵文本之一发。这"一发"是什么,是文眼,是阅读文本的最佳切入点。有人说,阅读的最高境界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迅速地把一本书读薄了,把一篇文章读短了。  相似文献   

19.
一、阅读习惯问题 电子书与纸质书给人带来的阅读感受是不同的,电子书阅读缺乏真实感,这一点,至少在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尽管已经有人描绘出电子刷将可能很快成为可任意折叠的柔性纸张,但是一书在手的感受依然不是技术能够彻底取代的。  相似文献   

20.
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有人认为:当前学前教育的改革遇到了早期阅读的狭窄瓶颈,那么,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的改革出路究竟在何处?我园根据近几年来的教学管理经验,着重把早期阅读的重点放在:运用怎样的途径与方法上,来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习惯和能力,在此与同仁们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