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工学结合"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大力提倡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建设要以此为行动指南。本文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阐释,并深入分析了工学结合有效模式下构建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从把握指导思想、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完善考核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五个方面提出工学结合有效模式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小荣 《教育与职业》2012,(11):109-110
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进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训条件的改善等一系列工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文章介绍了材料工程技术专业通过"五项措施"改革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五个对接"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五个结合"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课程及其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途径和载体。高职航海类专业改革传统的课程模式、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是实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当前,国内航海类专业高职课程改革处于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困局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选择,课堂内容的序化,学习情境与实训室建设,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课程的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4.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其中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从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论述了"电子产品故障检修"工学结合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职IT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创新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人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已成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新形式下,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一些基本特征、某些规律及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需构建适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毕业设计(论文)创新模式,满足高职院校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社会对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岗位能力要求出发,提出了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专业改革思路,并在开展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构、课程建设与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程琪 《考试周刊》2009,(45):143-143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大趋势和大方向,本文提出了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一种新的框架,并探讨了与实施新课程体系相配套的课程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现状及问题,从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制定政策与制度、构建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几方面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兵  刘旻  徐博 《教育教学论坛》2012,(26):121-122
当今高职教育有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创新改革的重点,主要在于相关专业如何构建课程体系和如何进行典型课程开发两个环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依靠开发典型课程来实现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实施,并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工学结合"已成为当前我国各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的重要方向,《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前提,通过科学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提高课程内容针对性、精心编写教材、加强课程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构建全新的、贯穿高职教育全过程的、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1.
“工学结合”已经成为我国校企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流培养模式,实施“工学结合”的关键是重新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本文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对五年制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提出工学结合实习课程方案,完成了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整体构建。  相似文献   

12.
以“工学结合”为指导、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校企融合、工作导向、实境模拟、模块训教”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学生为本、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突出总线过程控制课程特色”的教学定位;开发出“课程项目化、项目课程化”的总线过程控制课程教学体系;应用与企业接近的实训设施,实施以过程为导向,任务为驱动,项目为载体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达到在现实操作中获得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德国"双元制"模式被公认为一种比较完美的职业教育模式,该模式"重校企合作、重实践过程、重方法训练、重能力培养",其成功经验被许多国家借鉴、采用和推广。我国行业转制高职院校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面临更大困难。科学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促进行业转制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示范院校服装设计专业依据服装行业的发展需求和企业的岗位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项目化课程体系的建立、“三个合一”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创新路径的实践,提升学生的服装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和工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实现由技能型向技术型人才转化的人才培养定位,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5.
高职酒店英语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需要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实际工作相结合。详细分析酒店英语工学结合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与学习领域课程转换,做好专业教材的编制和教学媒体的开发,开展学习情境、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以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6.
校企合作是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之一,是高职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地方高校依靠“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为宗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改革并建立灵活的课程体系为基础,努力打造工学结合实习实训教学平台;围绕实习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建立健全与之配套的规章制度,加强实习的过程管理与监控,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赢,取得了实习管理工作的新突破和新成效。  相似文献   

17.
大类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改革,推进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复合育人、协同育人”办学理念的实现。但是,大类培养模式也给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部分专业学风问题突出、专业分流后班级凝聚力差,部分新班级无人愿意承担学生干部工作等。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学生工作经验,总结自2010年学院实行大类培养模式以来3次专业分流的实际工作情况,提出高职院校大类培养模式对学生工作产生的影响和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李红英  丁建党 《高教论坛》2013,(11):64-66,72
着眼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工程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特点,以《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为例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实践,推行“四位一体”综合教学模式,即将教、学、做、研融为一体,并对每个环节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达到相互融合、促进的综合效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法律文秘(速录)专业结合自身工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1234”人才培养模式.即坚持以“强化速录技能”为主线;形成“院院合作、院会合作”的育人主体;构建基于3种能力的课程体系;通过4种证书的获取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这种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提升专业内涵建设的同时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给高职教育带来高技能人才需求和职业培训与技术服务需求增加、校企合作内驱力增强和高职办学环境优化等良好的发展机遇,高职院校应采取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提供智力保障;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等策略来抓住机遇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