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0 毫秒
1.
论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实习与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的整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教育是我国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发展农村教育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而将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实习与农村学校教师校本培训进行整合,则是建设和优化农村学校师资队伍的有效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2.
针对部分农村地区中等职业教育遇到的问题,文章对促进农村中职教育发展的策略进行研究。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校要明确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设置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课程;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解决学校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是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巩固"普九"成果,全面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重视和加强农村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育行业愈加重视,特殊教育作为当前教育体系中较为特殊的部分,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农村的特殊教育学校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仍存在些许不足之处,导致特殊教育的发展受到阻碍。本文从特殊学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着手,分析当前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不足之处,探究建设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张茂艳 《考试周刊》2013,(53):159-159
<正>随着农村学校硬件条件的逐步改善,软件建设相对薄弱的问题日渐凸显出来,学校管理水平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相对不高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努力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使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整体薄弱的局面得到根本性的扭转,成为了我们努力的方向。我校大胆创新,与手拉手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全面提高师生综合素质上实现了共赢,奏响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乐章。  相似文献   

6.
《浙江教育科学》2007,(1):64-64
为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广大教师长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弘扬广大农村学校教师扎根山区、教书育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北仑区教育局决定在全区各农村义务段学校  相似文献   

7.
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教师对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目前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与农村教育发展不相适应的现状,进而提出了加强农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制约新课程改革的瓶颈,是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的根本大计。近年来,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要提高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的待遇,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严格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建立城乡教师双向流动制度,构建城乡学校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师资队伍整体的提高,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大批农村人口的进城,农村学校生源的减少,给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办好农村学校有两个方面:一是硬件建设;二是师资队伍。硬件建设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加大,硬件条件较过去发生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应该说已不是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现状及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各方面条件制约,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陷入困境.为解决发展出路问题,地方政府要认真落实农职教政策法规;职业学校应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创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政府提供中介服务、城乡职校联合办学,以出口拉动入口,增加农村职校的吸引力;基地建设与"双师型"师资培养并重,加强农村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为构建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教学水平,探究乡村教师队伍发展现状,从乡村教师的生理、安全、归属与关爱、尊重、自我实现等五方面的需求,对乡村教师队伍的需求层次理论进行研究,针对乡村教师面临的不同需求给出相应对策,实现乡村教育繁荣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工资、岗位津贴能够使乡村教师满足基本生活;社会保障、编制能够使乡村教师获得安全感;沟通、交流能够使乡村教师在乡村教育中找到归属感和关爱;尊师重教能够使乡村教师更加无悔奉献;针对性培训能够使乡村教师更能体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城乡教师平等对话的可能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乡教师难以平等对话,在于农村教师发展面临两个问题症结:即不合格教师出不去和效用偏低。其原因主要是"吃皇粮"的用人制度使农村教师发展缺乏"退出机制",导致了农村教师新陈代谢速度缓慢;农村教师虽然身在农村却背离农村,使自身的特殊价值无法彰显;农村教师的"民教民型"发展形态,使自己一直远离教师专业化。学术标准的方法取向把城乡教师为这没有差别的存在,结果农村教师不得不"削足适履",长期处于追赶城市教师的艰苦旅程中。社会效用的方法取向寻求农村教师的特殊价值与公共责任,引发农村教师发展多样性及发展模式的深层次变革,使城乡教师平等对话具有可能。其途径是:必须深刻认识农村教师之于农村的特殊性,重视农村教师的公共性质和社会责任,建立有利于农村教师发展的特殊制度,实现农村教师与农村经济社会的联结。  相似文献   

13.
城乡师资统筹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教育一体化,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一体化,即城乡师资统筹。现今城乡师资统筹主要面临城乡师资来源及构成不同、待遇差距大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机会不公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制定向农村适度倾斜的城乡双轨制编制标准、统一城乡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建立相关激励制度、完善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完善农村教师培训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14.
对边疆民族地区414名乡村教师和159名城镇教师的物质生活状态以及社会支持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教师与城镇教师的物质生活状态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乡村教师对住房、生活环境及社区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城镇教师。在社会支持方面,乡村教师的主观支持感受明显差于城镇教师,乡村教师可以通过改善主观支持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老师队伍现状不容乐观,农村教师结构性矛盾突出,工作环境极为艰苦,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文章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老师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政策要向农村教师倾斜、要建立农村教师培训长效机制、优化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大力加强师德教育,建设一支业务精湛、师德优良的农村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6.
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定位为我国乡村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乡村学生的知识学习及乡村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保障。但这一角色定位也存有淡化乡村教师“乡土色彩”,对乡村学生既有文化身份及其教学价值体认不足,其作为乡村场域中的知识分子身份地位日渐式微等问题。乡村教师从“知识传递者”走向“文化建设者”,使其增强对乡土文化的感知理解及与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培养乡村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认同感,发挥作为乡村知识精英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7.
城乡教育一体化作为当前我国基本教育政策,深刻影响着农村学前教育的振兴,关系到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探寻城乡教育一体化与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密切关系,有助于促进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切实发挥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功效。为此,应努力建立城乡教育一体化投入保障机制,激发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建立城乡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搭建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技术平台;建立和完善农村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机制,提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支持;提供积极的专业引领,有效引导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培养农村专家型教师是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农村专家型教师应该具有扎根农村的教育理想,有农村特色的知识结构、娴熟的农村教育技巧、较强的农村教育研究能力。加强政策导向、创新教师管理、构建共同愿景、发挥榜样作用是培养农村专家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安徽省乡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问卷,对1 228名安徽省乡村中小学教师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安徽省乡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处于中上水平;性别、年龄、教龄、学历是影响乡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的个体因素;职务、学校属性是影响乡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的工作因素。因此,有必要重点培养和提升女教师、青年教师、高中教师和高学历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促进乡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基石,是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升是当前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着力攻破点,也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短板。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还面临诸多问题,即外界态度和自我认同的"双质疑"、专业发展和职业素养的"不达标"、优秀教师和年轻教师的"不愿留"。面对以上困境,教师政策要凸显专业知识,提升乡村教师的从教幸福感;法治与德治并行,增进乡村教师的社会荣誉感;给予人文关怀支持,实现乡村教师的乡土归属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