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也是文化构成的基础。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语言中的基本单位——词语是语义最基本的载体,它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不同文化的特性在语言层面上的投射造成了语言中语义的非对应。对语言的研究应该关注语言的文化背景,注意语言的社会性和人文性,结合文化来揭示语言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不同民族的文化彼此有差异,而某一文化的特征被其所采用的语言所编码。语义场理论认为任何一种特定语言的词汇都是由诸多语义场构成的网络体系。不同语言中的语义场因文化背景不同而相互有所差别。一些人类学家发现,对语义场的探索在研究不同文化群体的信仰体系以及推理的本质方面很有帮助。本文试从语义场角度来研究文化差异,最后得出结论:不同语言对应语义场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是文化差异的反映,语义场为文化差异研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3.
王平 《六安师专学报》2013,(1):74-76,97
就汉语与英语的语义对应关系而言,主要涉及语义完全对应、部分对应、对应空缺和对应冲突等4种情形。汉英的语义对应不规整现象主要源于彼此所处文化环境的异域性特征。汉英文化的差异性投射到各自的语言当中,在历史进展中逐渐演变成同等指称语义的不同隐喻指涉。汉英语义对应的复杂性要求译者增强文化比较意识,针对不同情况,在翻译实践中运用灵活的策略与方法,以求最大程度地实现语义的等值转换。  相似文献   

4.
英语委婉语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义的角度,探析构成英语委婉语的语义手段,英语委婉语使用的内部机制,即联想意义的运用,来说明这些不同类型的意义如何适从于语言交际的总体效果。以及联想意义的运用所引起的各种语义变化。  相似文献   

5.
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对应词在民族文化语义的异同方面存在以下四种情况:民族文化语义基本相同,民族文化语义部分相同,民族文化语义不同和民族文化语义只在一种语言中存在。汉英对应词民族文化语义的对比研究,对跨文化交际和语言理解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试论语境与语义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活动,都是在某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只有适应了语境,才能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本文从国内外语境研究成果入手,提出了语境的概念及相关内容,并阐述了语境与语义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了解并正确处理语境与语义关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运用语境理论,论析语境对语言意义理解的影响,揭示语言交际环境中语义的理解依赖于语境及语境对语义的影响与作用这一相互关系。在语言交际中,注意纵横结合和与之相关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就能准确地把握和区别语言意义的外延和内涵,获得无误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持不同语言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常常受文化干扰,这些干扰往往使人们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而产生种种焦虑, 甚至导致不愉快的结果。本文在了解英汉文化背景和语言表达上的语义差异的基础上,引用实例说明英汉两种语言的 语义不对应。其中,主要是对比词汇意义的民族性及语法表达手段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歇后语使用形象表达意义的构成方法为图形语义表述研究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句例。该文将歇后语作为通向图形语言表述理论研究的一条捷径,从图形语义表述的审视角度出发,力求通过对歇后语展开针对性的研究,从中找出图形语义构成与意义转换规律,并为图形设计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受转换生成语法和认知论的影响,当代语义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其重要特点之一是逐渐抛弃了传统的多义性理论.开始从语言语义层次和非语言的概念层次的结合上,全面分析和描写语言深层的意义结构。本文概述了代表当今语义研究新传统的几个语义模式和新型词典,并讨论了这些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因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同,各民族的心理状态的不同,他们在风俗文化、政治制度和生活习惯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加上本身各国语言存在一定的特异性,如:汉英这两种语言在词汇的语义对应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汉英语义的不对称关系可以分为完全对称和部分对称两种,这种不对称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文化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2.
诗歌语言的审美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语言的意义而言,普通语言学的语义与语言美学中的语义并不是同一概念,后者比前者的外延和内涵都要大得多。从艺术哲学的角度来考察,语言“所表”和“能表”的“意”有符号意义、语境意义、审美意义、文化意义等,诗歌语言所展现的就常常是符指意蕴之外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语义成分分析理论的主要代表是Katz,Katz以乔姆斯基生成语法为框架,进一步研究语言中意义成分。其成分分析在研究词与词、词与短语、短语与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确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语义成分分析也有它的局限性,本文将研究Katz语义成分分析的特点、贡献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客观存在的属性。近年来.随着模糊语言学的发展.国内愈来愈多的学者对语言的模糊性进行了深入仔细的探讨。但模糊性究竞指什么,不同学者之间还存在着分歧。本文从现代语义学的“语义场理论”出发.通过语义场的分类及语义场的对比.对语言的模糊性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展示语义场理论的价值.论证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客观属性。  相似文献   

15.
语法意义与语法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意义是语法的内容,其实质是语义关系。语法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虚词、词类、结构都能用语义关系来解释。虚词只是语义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词类不过是对词按语法意义进行的一种分类。结构是词语组合去掉词汇意义后剩下的语义关系框架。语法实质是语义关系的观点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语法特点,建立符合汉语实际的汉语语法学。  相似文献   

16.
句法、语义是语言学研究的两个重要层级,动词语义制约句法形式,句法与语义之间通过界面或接口连接.借助梅尔丘克的意义—文本理论,文章通过语言的深层结构以及句法与语义之间的多对多关系阐明句法与语义界面的本质属性,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句法与语义界面是功能词附加、词与词组变换与小句结构优选三个部分有机组合的过渡层级.  相似文献   

17.
王德春、陈晨两位先生在《现代修辞学》一书中指出:“‘创新’就是突破语言的现行规范,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创造新的语言手段。”该书在有关论述中讨论了词汇平面上词语创新现象。本文讨论的语义创新组合,是词语意义的临时组合创新。即在言语中词语不改变原有的语言意义,但却突破了语言为之规定的组合规范,从而成为新的违反常规的但依赖语境又可以合理解释的语义组合现象。  相似文献   

18.
博格等人提出的语义最小论最新观点坚持语义同语境完全分离,在捍卫最小语义立场的同时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词义的形成和理解以及句子字面意义的理解都不能脱离语境;语境对于语义理解具有极大的主导作用,并且即便句子具有最小语义,但由于年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等语境因素的限制和差异,导致最小语义理解的不同一性;句子字面意义并不是理解说话人意义必须的,不一定具有先在理解性。在实际语言交流中,人的思维和语言同客观世界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人们对意义的理解必然要相对于语境作出。  相似文献   

19.
基于语料库的语义韵研究为语言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为词汇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且对学习者中间语、二语习得等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介绍了语义韵的含义、发展、分类、研究方法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语言就是分析语言的形式和意义。语音形式和语法形式处于不同层面。语言意义应包括语法和语义。语法·语义是统一体,语法不包括语义,语义也不属于语法。语法和语义有共同点,也有相异点。语法分析或语义分析,既要看到它们的共同点,也要看到它们的相异点。语法分析不能撇开语义不管,语义分析也不能撇开语法不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