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发表国际期刊论文是博士生获得学术共同体承认进而获得学术职位的有效方式,也是检验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解不同群体特征的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是否存在差异,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中国博士毕业生调查课题”的8207份博士毕业生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从院校类型来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及中科院和社科院的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要显著高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其他高校;从学科类别来看,自然科学类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要显著高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博士生;从生源类型来看,男性、非普通招考以及跨学科的博士生在国际期刊论文产出方面表现更加突出;从培养过程来看,具有境外留学经历以及科研参与经历的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状况更加优异。  相似文献   

2.
苏洋 《复旦教育论坛》2023,21(4):114-121
高校教师学术创业对科研产出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争论的焦点。通过收集我国四所“双一流”大学教师学术创业的数据,运用倾向值匹配法探究高校教师学术创业与科研产出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高校教师参与学术创业后,科研产出数量不会发生变化,但科研产出质量会有所下降;不同学科教师学术创业对科研产出的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工科类教师学术创业对科研产出数量和质量均无显著影响,而理科类教师学术创业对科研产出质量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此,为了减少冲突,实现“研创”共生,建议建立“支撑保障”与“边界限制”并行的学术创业管理体制,并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3.
为调节“双一流”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激发教师队伍创新活力,使用微观调查数据,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和双因素理论,构建了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与科研产出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发现:“双一流”高校教师普遍面临较高的工作压力,对其论文产出与其他科研产出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和对工作外在条件的满意度在教师工作压力与其论文产出或其他科研产出的关系中均起中介作用,相比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对工作外在条件的满意度所产生的中介效应更大;职称的内部流动性能够有效缓冲工作压力对教师工作外在满意度的负向影响,进而降低对其科研产出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对论文产出数量与质量的消极影响。基于研究发现,对于提升“双一流”高校科研产出的数量与质量、促进高校教师科研创新提出三点对策建议:一是建立支持型的教学与科研环境,采取有效举措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二是满足教师对工作的内在与外在需求,提高教师对工作本身及其外在条件的满意度;三是提高高校教师职称的内部流动性,结合教师评价改革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4.
陈沛 《复旦教育论坛》2022,20(1):86-92;104
跨学科教育经历在科研人才成长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集重点财经院校教师个人简历及其15年内的期刊论文发表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跨学科教育经历与教师科研产出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研究发现,跨学科教育经历对教师的科研产出数量、科研产出质量以及科研生产偏好均具有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跨学科教育经历对教师在非本学科期刊上发表论文具有促进作用;与“硕博跨学科”经历相比,“本硕跨学科”经历更有助于教师探索新学科领域,增强跨学科研究与发表能力;CSSCI与SSCI期刊数据均证实了跨学科教育经历在教师跨学科论文发表中的影响效应。在深化科研评价改革背景下,研究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科研人才评价以及一流学科建设具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7年全国研究生离校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整体而言,科研参与方面,学术型硕士生在读期间参与过科研项目、学术会议和境外学术会议的比例依次为85%、72%和6%左右;科研产出方面,该群体在读期间发表过国内期刊论文、国际期刊论文、国际会议论文的比例依次为六成、两成和一成左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非重点高校学术型硕士生国内期刊论文发表量显著更高;导师因素对学术型硕士生的科研参与和科研产出有显著影响,导师年龄越小、职称越高,学生科研参与及科研产出的表现更优异;考研学生与保研学生在科研参与和科研产出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但调剂生在科研产出表现方面要显著好于非调剂生。  相似文献   

6.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高校国际竞争力而提出的重要国家战略。文章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和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为面板数据源,从“双一流”建设前后科研成效差别、科研产出量差别及产出质量差别等角度对我国不同学科类“双一流”高校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基于数据分析结果找出不同学科类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制度同构理论从强制性同构、模仿性同构和规范性同构这三方面为我国“双一流”高校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搜集“双一流”建设高校W学科教师简历和论文发表数据,分析了“预聘—长聘制”实施现状及其对教师科研产出的影响。发现科研产出数据和职称晋升曲线印证了学校设置的预聘期限的合理性。教师被纳入长聘系列管理后,其科研产出呈现出波动增长的态势。长聘系列教师科研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均显著高于预聘系列教师和普通系列教师,预聘系列教师科研产出的数量和质量显著高于普通系列教师。教师聘任级别对科研产出影响显著,长聘高级教师的科研产出数量和质量均为最多。性别、博士后经历、基金支持以及留学经历等都对科研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建议高校采取不同聘任办法逐渐向“预聘—长聘制”过渡;探索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科研产出评价机制;注重对博士后的培养与支持,切实保障女性青年教师的权益。  相似文献   

8.
文章使用宏观行政数据以及部分高校教师工资大规模微观调查数据,分析我国高校教师实际与期望的工资水平和结构,获得如下发现:我国高校教师工资水平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外部竞争力,但缺乏国际竞争力;多数教师的年总工资以及各项工资构成要素均处于“被平均”状态,绝大多数教师对实发工资水平有更高的期望;高校教师基本工资占应发工资比例较低,与教师期望的基本工资占比存在一定差距;“双一流”建设高校专任教师、东部地区高校教师期望工资提高的比例相比非“双一流”建设高校专任教师、中西部地区高校教师显著更高。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提出3点对策建议:一是,关注高校教师尤其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专任教师、东部地区高校教师的期望工资水平,适度提高高校教师的工资水平,建立适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工资增长机制;加大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项投入,助力高校建立人员经费支出的长效增长机制。二是,优化高校教师工资结构,适当提高教师的基本工资占比;鼓励经济发达省份制定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基本工资标准,以增强高校教师工资的保障性功能。三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一方面支持一流学科建设院系创新薪酬分配制度,为高层次人才设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资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从以学习者为中心理论的视角,基于“院校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构建了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来华留学研究生学习成效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依据国际高等教育实践、结合质性访谈,综合设计了大学教育环境、来华留学研究生学习性投入及其学习成效量表。以上海九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抽样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探究学习成效各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大学教育环境对来华留学研究生“认知成效”的影响完全以学生的学习性投入为中介产生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而对“情感成效”的影响,相比于其他环境变量的完全间接效应,课程教学环境发挥了更多的直接效应。尽管校园文化氛围对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学习成效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但课程教学和科研训练的环境仍是影响学习成效增值的核心。来华留学研究生在科研训练中的投入最能正向影响情感成效增值。  相似文献   

10.
在大力推进河北省“双一流”高校建设进程中,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应对新的要求和挑战。“双一流”建设要靠一流的教师队伍,稳定、有序、良性的激励机制是有力保障。通过分析我省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反思我省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短板,为进一步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提供优化方向,推进我省高校“双一流”建设,促进高等教育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双一流”建设高校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能力发展吗?这是一个尚无定论的问题。本研究基于“陕西省2019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跟踪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中介效应估计的方法研究了高校层次或类型对大学生能力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双一流”建设高校大学生的核心能力、研究能力、自我认知与全球化能力的发展显著优于非“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大学生。其中,不同层次或类型高校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发展差异最大。学生投入在高校层次或类型对大学生能力发展的影响中发挥了积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博士生是科学研究的生力军,也是高校科研产出的重要贡献者。然而,博士生从“学术学徒”到“独立研究者”的蜕变过程,必定要借助来自外界的经验丰富的同行们的学术指导、交流、共享和帮助。那么,以知识共享为核心的学术互动对博士生培养质量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运用标准负二项回归对“中国博士生毕业调查数据”的全国61所高校8207份博士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导师的学术互动频次和质量”和“与其他教师的学术互动频次与质量”均对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具有正向影响;“与博士生同学的学术互动频次和质量”对国际期刊论文产出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开展“双一流”建设,学科是基础和关键,人才培养是核心,研究生教育对“双一流”建设具有直接的影响。通过观察研究生教育引领世界一流大学崛起的历史现象,分析人才成长的规律,总结了研究生教育从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等两个方面对学科发展具有高端引领作用。据此,结合同济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目标、营造环境、开拓创新的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介绍了在该理念指导下创建一流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我国某“双一流”建设高校2008—2017年间共10届博士毕业生数据,检验学术劳动力市场招聘中是否存在“金本、银硕和铜博”的前置学历歧视现象。研究发现:(1)“金本”“银硕”和“铜博”并非全面反映博士生科研能力的有效标签:仅在英文发表的期刊总影响因子的表现上,理工科专业中的“金本”和“银硕”显著高于“铜博”,在其他科研指标上并无显著差异,人文社科专业中的三类博士在各类科研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2)三者在学术职业获得上存在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前置学历歧视:不管是否控制在读期间的科研产出,理工科专业中“铜博”更可能获得非正式教职(博士后),人文社科专业中“金本”更可能在高水平大学获得教职。  相似文献   

15.
基于36所美国世界一流大学18年间的校际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科研产出数量、影响力和综合表现分数分别呈“先降后升”“先平后降”与“持续下降”趋势,校均总工资绝对规模逐年增长,占校均总支出50%左右,师均工资呈增长趋势,校均工资结构多元且稳定。工资规模、结构与科研产出关系的OLS、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明:在工资规模上,增加大学总工资支出、提高全职教师师均工资均可显著提升大学科研产出数量、影响力和综合表现,但总工资规模对科研产出数量的正向影响更明显,而师均工资则对科研产出影响力的正向影响更突出;在工资结构上,增加工资结构中的研究工资、支持类与服务类工资规模亦可显著提升科研产出数量、影响力和综合表现,其中,研究工资对科研产出数量和综合表现的正向影响更为突出,而支持类和服务类工资对科研产出影响力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教学工资的增加能够提升科研产出数量与影响力,但全职教师工资规模的增加却仅有助于提升科研产出数量,对科研产出影响力和综合表现有明显抑制作用。基于研究发现,我国政府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需要继续优化大学经费支出结构,大幅提高教师的总工资和研究工资规模;变革工资制度,提升教师工资水平等。  相似文献   

16.
探究高校优质科研成果产出绩效水平,对推进我国建设“双一流”高校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构建了突出科研成果产出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各省(含自治区、直辖市)高质量科研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并利用Tobit模型深入研究其影响因素。在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高校科研绩效管理的对策建议,进而促进科研创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情况是衡量其科研能力的方式之一,也是评价高校本科生教育质量的指标之一。本研究以42所“双一流”高校本科生为对象,通过问卷调研发现,“双一流”高校本科生科研参与比例达到75.37%,但发表学术论文者仅占23.70%。发表学术论文情况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年级、科研参与意愿和投入时间上具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学生对撰写学术论文的指导需求不同,参与科研动机存在一定的功利化倾向。本研究建议:首先,制定操作性强的培育政策,完成政策从“虚”到“实”的转变;其次,稳扎稳打做好本科生导师制的各环节工作,完成制度从“浮”到“沉”的转变;最后,尝试创办面向本科生的学术期刊,完成期刊从“无”到“有”的转变,为本科生学术成果交流提供渠道和平台。  相似文献   

18.
潘虹  唐莉 《复旦教育论坛》2023,21(4):105-113
随着科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人才的国际流动日益频繁。那么海外经历能否提升科研论文产出?本文聚焦我国高层次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以1998-2017年入选的178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研究对象,构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履历数据库与科研数据库,从学习、工作两个维度实证研究了海外经历对高层次人才科研论文产出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海外经历正向影响国际科研合作与国际科研生产力。具言之,不同类别的海外经历对科研论文产出的正向影响具有差异性,海外学习经历的正向效应远远大于海外工作经历的正向效应,海归学者在科研论文产出上的优势因学科领域与高校平台的不同而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读学术型硕士生的调查数据,发现本科就读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综合测评成绩高、未跨学科的硕士生在学术能力和社会成熟度上表现更好,本科参与科研项目的硕士生在学术能力上表现更好,本科有科研训练经历的硕士生在学术能力和学术情感上表现更好,因此科研训练经历对学术能力和学术情感有正向影响,而跨学科对学术能力有负向影响。院系程序性支持、情感性支持和导学关系能弥补本科就读学校类型差异,校外学术团体关系能弥补跨学科差异,院系融合性支持能弥补科研训练经历差异。为此,应加强院系支持的力度,发挥人际互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21世纪初部署的又一重大的高等教育战略,其核心是要实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落实高等教育强国的伟大目标。文章以Scival科研管理平台为数据源,从科研规模指标、科研质量指标、科研合作指标、学科竞争力指标等多维度对我国42所“双一流”大学近十年(2010-2019)的国际科研论文数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并结合数据呈现的趋势及特征展开分析,为我国“双一流”政策推进及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建议及对策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