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道德关怀思想的提出,拓展了理论界对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范畴.道德关怀思想的内涵包括,道德关怀思想的前提即通过彼此关怀的关系来认识自己;道德关怀思想的本质即责任;道德关怀思想的表现即情感.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贫困学生有其特殊性,只有融人文关怀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才能取得实效.文章从贫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现象入手,分析了对贫困学生加强人文关怀的内涵,提出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人文关怀的七项措施,即提升道德素养、满足心理需求、满足精神需求、满足交往需求.当好四种角色、组建互助社团、增强自强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必须弄清楚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关怀究竟何意、何以必然、何以可能的问题,实现给予道德关怀与涵养道德关怀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成为有仁爱之心、有奉献之志、有公益之行的人。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人学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文关怀,必须勇于改革创新,精心探索人文关怀的基本路径,努力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文关怀体系,其着力点是:学为中心,动之以情,提升情感温度;理性平和,价值内化,增强思想效度;立足高远,坚定信念,追求政治高度;厚积薄发,以理服人,强化理论深度;格物致知,弘道修德,夯实道德厚度。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爱人”思想包括了“泛爱众”。关心人、同情人以及尊重人的人格和尊严等基本内容。受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孔子的“爱人”思想又有着宗法等级性和不承认人的主体性和互为主体性的统一的缺点.因此。现代道德关怀应吸取孔子“爱人”思想的积极因素,培养。仁爱人”,“泛爱众”的道德关怀精神,确立双向互动的道德关怀模式,并将道德关怀侧重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营造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氛围。  相似文献   

6.
人是生命个体,以生命的方式而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彰显对学生的生命关怀,启动学生奋发向上、自我完善的动力机制,使其能够过一种有道德、有意义的生活,促其生命自由、快乐、健康、幸福成长。作为一种新理念和新范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转向聚焦学生的生命关怀和生命发展,倡导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追求思想政治道德和个体生命的交融、和谐与共生,其实现必须正视学生生命存在,唤醒学生生命意识;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引领学生创造幸福生活;精心设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增强学生的生命体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塑造生命化幸福教师,建构平等和谐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社会群体。道德关怀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关怀实践的重要维度,助人成长是其根本目的,精神建构是其主要内容,全民关爱是其重要机制。但是教育实践中却存在对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关怀缺失的"三重三轻"现象,即重物质关怀而轻精神关怀、重外在形式而轻内在实质、重显性危害而轻潜在机遇等。实施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关怀,必须承认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主体地位,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关怀实践符合道德的要求,营造全民关怀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8.
旁观者是校园欺凌中不可忽视的道德主体。根据关怀关系的存在形态,可将旁观者分为积极旁观者与消极旁观者。从道德层面上看,影响消极旁观者行为的因素主要有道德认知不足、道德情感错位以及道德行为偏差。学校引导和干预消极旁观者道德关怀的策略包括加强关怀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建立关怀关系,调动学生的关怀情感;完善治理制度,提高学生的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9.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诺丁斯倡导"关怀伦理学",是继吉利根之后提出与康德"义务论伦理学"相反的道德命题。"义务论伦理学"强调个体遵从道德规范,听从道德律令,服从道德约束。与此相反,关怀伦理学则强调某种行为选择会有什么反应,即关注该行为是否有助于维系彼此充满关怀的关系。它重视关怀者与被  相似文献   

10.
关怀伦理学:主题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认为,关怀伦理学是当代西方女性主义伦理学中的重要理论,其主题包括三个方面:作为一种德性的关怀,它既表现为一种道德情感,又表现为一种道德认识,既表现为一种意志,又表现为由这种意志所支持的行为;道德与性别的关系,有陷入性别、逃避性别、超越性别等观点;关怀与实践的关系,应以关怀视角探讨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以母性思考探索走向和平的道路,把关怀作为变革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生活的一种理想来追求。关怀伦理学也带来了方法论上的革命,即在本体论上表现为在关系中自我的认同和自主性;在认识论上表现为注重具体情境,而不是抽象的和普遍的原则,注重体验和情感,而不是理性的判断和证明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寻求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时代的人文关怀须创新载体更新观念。以作为人之终极追求的幸福为人文关怀的支点必将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注入可持续的创新动力。流动的现代性图景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幸福困境呈现为道德价值虚无的危险、道德主体的技术分割以及文化消解的表征,这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人文关怀引入幸福维度的三维缘由。  相似文献   

12.
晏妮 《当代教育论坛》2008,(11):113-115
本文梳理了美国品格教育发展的两条脉络:历史沿革脉络——从古典品格阶段到相对主义和过程主义阶段,再到现在复兴的品格教育阶段;思想沿革脉络——对价值澄清理论、道德认知理论、关怀理论以及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辩证的批判与突破性的创造。  相似文献   

13.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诺丁斯倡导“关怀伦理学”,是继吉利根之后提出与康德“义务论伦理学”相反的道德命题。“义务论伦理学”强调个体遵从道德规范,听从道德律令,服从道德约束。与此相反,关怀伦理学则强调某种行为选择会有什么反应,即关注该行为是否有助于维系彼此充满关怀的关系。它重视关怀者与被关怀之间的心理趋向,并特别关注被关怀者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梳理了美国品格教育发展的两条脉络:历史沿革脉络--从古典品格阶段到相对主义和过程主义阶段,再到现在复兴的品格教育阶段;思想沿革脉络--对价值澄清理论、道德认知理论、关怀理论以及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辩证的批判与突破性的创造.  相似文献   

15.
古代从政道德思想包含丰富的内容,反映了古代政治家思想家对为官从政的道德拷问和伦理关怀。以民为本是古代从政道德思想之根本,德主刑辅是古代从政道德思想之主线,修身为本是古代从政道德思想之内在支撑。对于古代从政道德思想,应秉持积极扬弃的态度,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现代性阐释和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道德关怀和精神重建进行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道德关怀是帮助灾区儿童实现精神重建的有效策略;平等、理解和对话是道德关怀的实施基础和重要原则;全面和谐发展是对灾区儿童实施道德关怀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7.
王船山对传统伦理思想的突破与超越主要体现为:在道德起源方面:反对“天道即人道”,提出“道因人生”;在道德进化方面:反对“道德退化论”,提出“道德进化论”;在道德核心价值方面:反对“重义轻利’’与“功利即道义”,提出“义利并重”与“珍生务义”;在道德终极关怀方面:反对“虚无主义和自由主义”,提出“存神尽性,全而生之,全而归之”。  相似文献   

18.
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强调时大学生实行人文关怀。人文关怀视野下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体表现:一是以尊重大学生个人理想信念为切入点,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以尊重学生思想情感为前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大学生提升精神品住;三是以尊重大学生认同的道德标准为重点,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完善道德境界;四是以满足大学生精神需求为依托,进行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加入人文关怀的目的就是要全社会都参与到学生的关怀中来,对全体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人文关怀,尤其是对学生成长的需要,价值观的培养以及道德和心理健康进行全面的关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展人文关怀,对学校和学生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怀是教育活动的重要范畴和价值。在关怀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面临着三重道德困境,具体表现为关怀情境的脆弱性、关怀关系的多重性与关怀行为的复杂性。究其缘由,在于教师专业伦理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缺失、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不完善以及学校组织文化的功利性取向。助力教师灵活应对道德困境需丰富教师专业伦理知识,增强教师道德敏感性;完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引领教师的道德关怀;营造伦理本位的校园文化,提升教师的道德勇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