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探索家庭因素对流动青少年外化行为问题的影响,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和青少年自评量表(YSR)对805名苏州地区流动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流动青少年感知父亲和母亲教养方式方面存在差异,母亲比父亲采用更多过度保护和关怀的教养方式,而父亲比母亲更多采用冷漠拒绝的教养方式。(2)父亲的"冷漠拒绝"和母亲的"过度保护"是影响流动青少年违纪行为、攻击行为和外化行为问题的重要诱发因素;母亲的"关怀"是流动青少年违纪行为、攻击行为和外化行为问题减少的重要预防因素。(3)家庭经济、父母学历和流动青少年违纪行为、攻击行为和外化行为问题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相比家庭经济因素和父母学历因素,家庭教养方式对流动青少年外化行为问题具有更为突出的影响。其中,父亲冷漠拒绝和母亲过度保护是流动青少年外化行为问题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母亲关怀是流动青少年外化行为问题减少的积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初中生未来取向与学业成绩、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学校参与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学校参与量表、学业成绩问卷、焦虑抑郁量表和外化问题行为问卷对81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教育未来取向既直接促进学业成绩,减少外化问题行为,也通过认知、行为和情感参与的系列中介作用对其起间接影响;教育未来取向还可通过认知、行为和情感参与的系列中介作用间接减少焦虑抑郁;职业未来取向可通过行为和情感参与影响学业成绩、焦虑抑郁和外化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越轨同伴交往在父母手机冷落与青少年攻击间的中介作用,选取河北省两所初级中学573名学生填写父母手机冷落行为量表、越轨同伴交往量表和攻击行为量表。研究发现,青少年攻击行为与父母手机冷落和越轨同伴交往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越轨同伴交往在父母手机冷落与攻击行为间的中介作用显著。结果表明,父母手机冷落行为既能直接增加青少年攻击行为,也能通过助长越轨同伴交往间接增加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父母在与子女互动时常会出现因电子设备而分散注意的低头行为。父母低头行为是影响儿童发展、破坏亲子关系的危险因素。为了明晰学前儿童家庭中父母低头行为的危害,考察父母行为与儿童个体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对618名学前儿童的父母进行了问卷调查,探讨父母低头行为与亲子关系的联系及学前儿童情绪不稳和外化问题行为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父母低头行为能够负向预测亲子关系,学前儿童情绪不稳和外化问题行为在父母低头行为与亲子关系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因此,减少父母的低头行为、提升学前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改善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有助于提升亲子关系质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尊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个人成长主动性量表和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量表对930名河南省的初中生进行调查,使用百分位Bootstrap(偏差校正)的方法考察领悟社会支持和个人成长主动性在自尊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初中生自尊、领悟社会支持、个人成长主动性、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均为显著正相关。(2)领悟社会支持与个人成长主动性在自尊与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具体为三条中介路径:一是领悟社会支持的单独中介作用;二是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单独中介作用;三是领悟社会支持和个人成长主动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讨父母养育倦怠与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在三个时间点对364名初中生及其主要养育者进行数据收集。结果发现:(1)养育倦怠与家庭功能呈显著负相关,与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正相关;(2)养育倦怠通过家庭功能的中介作用预测青少年的内外化问题行为;(3)共同养育能够调节养育倦怠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即高共同养育能够缓冲养育倦怠对于家庭功能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养育倦怠对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预防父母养育倦怠和青少年问题行为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探讨同伴接纳对流动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自尊、物质主义的链式中介作用。在武汉市三所小学选取478名五、六年级的流动儿童,运用同伴提名法、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儿童版(MVS-c)、自尊量表(SES)、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问卷(CB)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同伴接纳、物质主义价值观、自尊、外化问题行为四者均显著相关;同伴接纳对外化问题行为具有很强的直接预测作用,也会通过物质主义价值观和自尊的部分中介作用而影响外化问题行为,还会通过自尊、物质主义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外化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8.
研究选取了广东省广州市多所普通中学共867名初中学生,采用相关量表让他们进行自我报告,之后进行数据分析验证理论模型,结果如下:父母行为控制越多,青少年的内外化问题越少;父母心理控制越多,青少年内化问题越多。可见,父母的行为控制对青少年发展起积极作用,父母心理控制对青少年发展则起消极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过程中,也不能忽略对家长进行教育观念的辅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青少年世故性、同伴依恋与青少年行为及情绪问题的关系,检验同伴依恋在世故性与行为及情绪问题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量表中文修订版、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长处和困难问卷(自评版)对郑州市38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同伴依恋、世故性以及行为情绪问题间存在显著相关(P0.01);同伴依恋在世故性与行为及情绪问题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9.66%.结论:同伴依恋、世故性及行为情绪问题间的关系密切,世故性通过同伴依恋影响青少年的社会行为和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学校氛围与初中生学业成绩、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意向性自我调节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感知学校氛围问卷、意向性自我调节问卷、学业成绩问卷、青少年自评量表的焦虑抑郁分量表和外化问题行为问卷,对81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师生支持既直接影响学业成绩、内外化问题行为,也通过促进意向性自我调节对其产生间接影响;(2)生生支持对学业成绩、内外化问题行为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但通过意向性自我调节的中介效应不显著;(3)自主性机会可通过促进意向性自我调节间接影响学业成绩和内外化问题行为,同时对学业成绩也有独特的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初中生主动性人格、感知教师支持、积极情绪和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感知教师支持量表、积极情绪量表和学习投入量表对624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初中生主动性人格与感知教师支持、积极情绪、学习投入均呈显著正相关;初中生感知教师支持与积极情绪、学习投入均呈显著正相关;初中生积极情绪与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2)感知教师支持和积极情绪在初中生主动性人格对学习投入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显著,该中介作用包含3条路径:感知教师支持的单独中介作用、积极情绪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感知教师支持和积极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初中生主动性人格对学习投入影响的内在机制,能够作为提升初中生学习投入水平的有效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章旨在探讨父母控制与村镇初中学生行为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完成父母心理控制量表、行为控制量表、青少年行为量表等相关资料的调查研究,经过统计得出结论:初中学生的父母控制有显著的地区类型、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差异;初中学生社会行为总分与父亲心理控制、母亲心理控制呈显著正相关,与父亲行为控制、母亲行为控制呈显著负相关;初中学生反社会行为得分与父亲心理控制、母亲心理控制呈显著正相关,与父亲行为控制、母亲行为控制呈显著负相关;初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得分与父亲行为控制、母亲行为控制呈显著正相关.一方面为村镇家庭教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另一方面丰富了父母控制和青少年行为的研究,进而为教育管理部门和相关教育机构在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构建学校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了父母参与与初中生社会行为发展(亲社会行为和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性别、父母受教育水平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第一,父母参与会影响初中生的社会行为发展水平,基于家庭和基于学校的父母参与在总体上都能显著提升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发展水平,而只有基于家庭的父母参与在总体上能显著抑制初中生的问题行为发展水平;第二,父母参与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提升效应和问题行为的抑制效应在男生群体中更为明显;第三,父母参与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发展水平的提升效应在不同受教育水平父母群体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且父母参与对初中生问题行为发展水平的抑制效应也并未一致地表现出在高受教育水平父母群体中更为优越。研究发现对更好地激发父母参与行为的积极作用具有丰富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大学生同伴依恋与冒险行为的关系,考察自尊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自尊量表以及青少年冒险行为量表对28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同伴依恋、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与冒险行为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同伴依恋、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与自尊皆显著负相关;自尊与冒险行为显著负相关;(2)自尊在同伴依恋与消极冒险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自尊在依恋回避与消极冒险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并在依恋焦虑与消极冒险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青少年述情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产生机制,使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父母低头行为量表、消极家庭情绪表露问卷以及特拉华社会情绪能力量表对1 920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父母低头行为分别与述情障碍和消极家庭情绪表露呈显著正相关,与社会情绪能力呈显著负相关.(2)消极家庭情绪表露与社会情绪能力在父母低头行为与青少年述情障碍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3)消极家庭情绪表露与社会情绪能力在父母低头行为和青少年述情障碍之间构成链式中介.这一结果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述情障碍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教师自主支持对中学生心理求助意愿的作用机制,采用教师自主支持量表、个人成长主动性量表、痛苦表露量表及心理求助意愿量表,对广东省广州市949名中学生施测。结果表明:教师自主支持与心理求助意愿呈正相关,个人成长主动性和痛苦表露与中学生心理求助意愿均呈显著正相关;个人成长主动性在教师自主支持与中学生心理求助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一中介效应的后半路径受到痛苦表露的调节。研究结果为探寻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对提升个体心理求助意愿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采用青少年与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IPPA)、自尊量表(SES)、问题行为早期发现量表(PPCT)对北京市三所职业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目的是测查亲子依恋、自尊对问题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高三年级女生的自尊水平高于男生,其他年级男生和女生的自尊水平没有差异;母子依恋的信任与问题行为有负相关,母子疏离与问题行为有正相关;父子依恋与问题行为有负相关;自尊与问题行为有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父母低头行为指在亲子交流时,父母专注于手机使用而忽视孩子、扰乱其亲子互动的现象。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发现,父母低头行为对青少年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具体表现为青少年由此引发的焦虑、抑郁、孤独感和学业倦怠等内化问题和网络成瘾、手机依赖、网络欺凌行为、社会退缩等外化问题。父母低头行为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青少年的认知-情绪过程和家庭过程实现,且这一影响会因父母心理因素、父母自我反思态度、父母监控的强弱和青少年的人格特质、自尊、社会敏感性、人际敏感性以及特质自我控制等个体因素,同伴依恋和青少年感知到的社会支持等社会环境因素的不同而不同。未来研究应从丰富研究方法、拓展研究内容、进行跨文化研究等三个方面开展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9.
采用羞怯量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522名初中生进行测量,考察父母教养方式、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与羞怯的关系,并探讨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是否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羞怯之间起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父母教养方式、羞怯、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之间两两相关显著;(2)父母教养方式可以显著预测初中生的羞怯水平,即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能直接负向预测初中生羞怯水平,消极父母教养方式能正向预测初中生羞怯水平;(3)生活事件和领悟社会支持在父母(消极和积极)教养方式与羞怯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通过自编问卷对深圳市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关系。方法:编制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问卷,以深圳市初中学校的4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和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关系。结果:(1)编制的"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2)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居住条件和父母亲关系方面存在差异;(3)中学生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伤害行为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自我伤害行为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同时家庭因素尤其是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研究结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