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文化论著研读》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本质是主体间的文化传承,加强文化论著阅读有利于传承优秀文化的生命,同时也是一条对学生进行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课程整合中的大语文观和文化大背景中的语文能力同样要求我们正确认识语文的语言文化本质。提高开发《文化论著研读》校本课程的自觉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选修课程”中也提出要开设“文化论著研读”,因此,进行高中语文《文化论著研读》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正>高中语文"文化论著研读"选修课程,以人教版为例,包括《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民俗文化》等。苏教版中的"文化论著研读"有《论语》选读、《孟子》选读、《史记》选读、鲁迅作品选读等。从这两种版本的教材选择来看,对于文化论著研读这一点,编者都是非常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的。作为语文教师,面对文化论著研读这一选修课程,最大的难题是如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聋人学校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学校开发建设了阅读、公民道德教育、艺术教育三门校本课程,在此基础上开发编制了<一年级语文校本教材>、<沟通与交往校本主题教材>、<多重障碍班级生活语文校本主题教材>、<职业高中语文校本教材>、<公民教育校本教材>等校本教材.  相似文献   

4.
<正>发掘乡土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传承弘扬地域文化,是新课改背景下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的重要方向。笔者依据新课改精神,开发了基于浙江慈溪文化的选修课程《寻绎慈溪文化的源流》,课程入选"宁波市第五批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并最终通过"浙江省普通高中网络选修课程"资格审核。总结校本选修课程开发实践,笔者认为:要发挥乡土文化选修课程以文化人的教育引领作用,应善用乡土文化资源,处理好三组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一些内容涉及传统节日文化,智慧的教师会有效整合相关的课程资源,从这些教学内容中"掘金",让自己和学生都收获满满。同时,利用各种途径,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一、开发传统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多年来,语文教学界一直在倡导张孝纯先生的"大语文教育观"。张先生提出:语文教育需要遵循"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善结构,  相似文献   

6.
<正>"校本课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高中各学科教学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应属于第一种情形。依据现行国家高中语文教材开发出适合本校实际和特色的校本教材,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语文整体素质提高和有特长的发展,成为高中语文与校本课程整合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一、人文教育课程领域规划人文教育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与理想。所谓人文教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课程论的立场出发,旨在探讨在学科设置专门化的当代教育中,高中语文进行课程拓展并和其他学科进行适当的课程整合,开发“文化论著研读”校本课程的必要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江苏教育》2014,(17):8
<正>主持人语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只有充分认识儿童的诗性本质才能在语文教育中真正确立起儿童立场——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性,引领其超越,实现儿童的自主生长。当前,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尝试着从儿童的文学阅读和创作、课堂师生的诗意对话、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等视角去关注语文课程中的儿童,但是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开发相融通的整体视角来实践儿童立场的探索还是远远不够的。本话题试图描述一所学校如何基于特色校本课程——儿童诗,从中提炼出"诗意儿童文化"来反哺整个语文课程,进行语文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路径。这样一个典型案例,为探索在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中全面实践儿童立场提供一种思路,也为师生在语文教育中的诗意生活展示一种可能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正>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背景下,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开发和利用地域自然、文化资源,开发突显特色的校本课程,对于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对于促进教育多元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敦煌悠久的历史孕育出灿烂的文化。那遍地的文物遗迹,浩繁的典籍文献,精美的石窟艺术,神秘的奇山异水……饱含着历史文化底蕴。地处敦煌的学校有大漠自然风光的濡染,西域边塞文化的熏陶,深厚历史文学的传承和浸润。这得天独厚的条件为语文校本课  相似文献   

10.
<正>学校课程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学生素养养成的重要媒介。我校政治教研组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文化自觉"的交汇点上,着眼客家文化的传承性,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以高中政治必修相关课程内容模型构建、情境创设和内容拓展为载体,遵循"开发资源—设计课程—实践改进"的课程建设理路,开发了《客家文化》政治校本选修课程,摸索出一条校本选修课程建设的"宪中特色路径"。  相似文献   

11.
<正>【案例背景】我校研究地方文化,开发金陵文化校本课程以来,教学效果值得期待。学生能否通过亲近金陵文化来丰富语文素养?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亟需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教学范式开展具体的实践研究。下面是一篇金陵文化校本课程文学作品品读课的  相似文献   

12.
<正>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成为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那么该怎样开发校本课程呢?南通市虹桥二小在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开发的语文校本课程"情境语文游戏",值得我们探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福建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热潮的逐步推进,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建设也已提上议事日程,各种极富地方性、时代性特色的校本课程教材不断涌现.笔者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泉州地方特色,把弘扬和培育学生爱国、爱乡的民族情感纳入历史教育的全过程,抓住课程改革契机,找准切入点,确定了开发<闽台溯"缘">的特色历史校本课程.本文笔者意在就历史校本课程<闽台溯"缘">的开发实践进行总结、反思,谨与大家共同交流研讨.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安顺屯堡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现象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在现代教育中融入"乡土"味,将校本课程开发与传承民族文化相结合,让屯堡文化教育成为学校常态化教育,传承和保护屯堡文化.  相似文献   

15.
<正>一、语文教育的本质与灵魂语文教育是民族文化本质和精神灵魂的教育,是民族生命形式和生活语境的教育与传承。语文教育的核心本质是塑造民族文化精神和民族心灵,传承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基因,可以说华夏民族的文化本质和文化根基就诞生于"甲骨文"中。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从诗经到现代文学经典都是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表达,语文蕴含着民族气质和民族品格,语是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基本表达,是每个民族所特有的和唯一的,文是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6.
孙立 《教育探索》2006,(8):21-22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课程改革赋予中小学校的权利和义务。在中学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并使之与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相结合,是传承民族文化瑰宝、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有效途径。结合语文教学开发楹联校本课程,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百草园小学自2014年成功创建常州市成语文化课程基地以来,围绕育人目标,以"立足成语,传承经典,滋养生长,奠基人生"为发展思路,依托原有成语文化研究项目着力成语文化课程建设,确立了"成语文化:滋养生命成长"课程理念。学校从"传承经典与课程创生"的视角,在开发中不断优化课程资源,先后编写了三套成语文化校本教材;在实践中不断丰厚成语文化研究课型,多次面向省、市进行成语文化课程的教学展示;在研究中不断推进成语文化深入发展,"‘成语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的研究"课题申报成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自筹课题;在成语文化艺术节活动中,不断丰富校园生活,成语润泽童心,经典滋养童年。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回顾、研读历次小学语文<大纲>和现行<课标>中"语文实践"概念的发展历程,对于该理念有更高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文化传承是民族地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使命。校本课程开发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措施。基于文化传承的少数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应该强化民族地区学校教师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自觉意识;应考虑校本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地域的差异性,逐步细化较为笼统的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应加强学校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培训,引进课程专家和民族文化传承人到开发队伍中;应增加学校自身校本课程开发的投入,积极争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经费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大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联系生活,校本课程是向生活各个方面拓展和延伸,也是联系生活。因此,校本课程和"大语文教育"思想相契合,校本课程是"大语文教育"思想的必然结果 ,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和老师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