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走向21世纪,教育思想的转变,应着重转变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教育发展观。把唯社会价值观或唯主体价值观转变为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价值,使社会价值与主体价值协调平衡的价值观;同时,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把外在价值观转变为内在价值观。把传统的知识质量观转变为包含知识、能力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把急功近利的教育发展观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经历了多次的转换与整合,其中,从"社会本位"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意义重大."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过程当中,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人的主体性发挥",成为了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实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由唯社会价值向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相统一的转变;实现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的转变;实现由显性教育向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高校德育必须遵循邓小平同志关于培养“四有”新人的思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坚持“四个统一”的要求,在价值观方面,要把创新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作为主要的内容;在人才培养上,要转变“升学谋职”的思想,促进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大学生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高教改革和发展的一个依据;利用校园网、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育,以提高德育的有效性。下面笔者根据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和高校德育某些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就如何改进高校德育工作谈几点个人看法。1、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1…  相似文献   

4.
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切实加以改进。而要改进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必须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当前,尤其要着力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任务观、主体观、方法观和质量观。即更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确立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内在统一的新价值观;更新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观,确立灌输社会规范与培养能力和个性有机结合的新任务观;更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确立教育者的主体性与受教育者的主体辩证统一的新主体观;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观,确立教育者活动方式与受教育者活动方式有机结合的新方法观;…  相似文献   

5.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是民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为纲领,提出要从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价值准则三个层面上引领民族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并结合民族高校学生的发展、成才特性和需要,探索促进政治观、道德观、个人发展观内化的有效路径,构建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鲜明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其根本在于价值自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更需要价值自信。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价值自信是教育者开展价值观教育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前提,是受教育者接受知识、形成品德和确立信仰的精神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社会认同的心理基础。为此,要抢占理论制高点,强化理论自信;要提高学科建设质量,强化学科自信;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强化功能自信。  相似文献   

7.
面对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成为21世纪教育主题的今天,高职教育的功利化日益影响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力,影响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实现高职教育功利化的超越必须从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发展观,在服务于现实社会发展的同时,更着眼于未来,着眼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素质的提高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学校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幸福完整的个人,但是反思当下的教育实践,幸福和教育的关系被严重割裂:在学校唯分数至上,知识高于一切;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生命尊严得不到保障;在社会本位价值观的影响下,学生个体的价值需求被压制。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场域中,学校应该构建幸福教育的理念和教学管理模式,教师要积极发挥自己的感染带动作用,做一个幸福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学生要培养幸福能力,学会主动发现幸福、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  相似文献   

9.
高校课程设计选择何种价值理念是高等教育中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课程研究者在高等学校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上还存在诸多争论。我国高校课程设计中以社会本位为主体、以知识本位为辅助的价值取向,存在着忽视个人价值、课程目标单一、师生创新意识淡薄,教育教学方法死板等问题。我国高校当前的课程改革应坚持以民族文化为底蕴、兼顾国际化取向的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并重的主体教育观;以社会发展为基础,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核心的个性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变迁的加剧,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表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主体个性化、价值目标现实化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多元文化的冲击和道德实践的缺失。在社会转型期,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一是要提升教育理念,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思想导向;二是要创新教育模式,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拓展实施途径;三是要改善教育环境,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1.
价值有着鲜明的主体性,依据教育价值的个体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的三级模型,可以将化学教育价值解构为化学与生活、化学知识与技能、化学思想与方法和化学与人类文明等四个模块。通过对北京市1131名学生的调查研究显示:学生认为化学教育的最大价值体现在提升个人生活品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各模块均有遗忘,化学知识模块遗忘程度最大;四大模块的学习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由此得出实现化学教育价值的路径有: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增强学习的现实价值感;要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化化学认知体系;要揭露蕴涵于化学知识背后的思想和方法;要结合化学发展史,引领学生高位把握化学之于人类文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价值有着鲜明的主体性,依据教育价值的个体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的三级模型,可以将化学教育价值解构为化学与生活、化学知识与技能、化学思想与方法和化学与人类文明等四个模块。通过对北京市1131名学生的调查研究显示:学生认为化学教育的最大价值体现在提升个人生活品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各模块均有遗忘,化学知识模块遗忘程度最大;四大模块的学习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由此得出实现化学教育价值的路径有: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增强学习的现实价值感;要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化化学认知体系;要揭露蕴涵于化学知识背后的思想和方法;要结合化学发展史,引领学生高位把握化学之于人类文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几个观念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孙振东  陈荟 《教育学报》2005,1(2):37-45
教育价值观、知识教育观和教育发展观是当前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对教育价值观的界定和阐述要克服科学主义倾向;在知识教育观上,应理清传授与讲授、直接经验与感性知识、知识与人类文化遗产等概念。以及学生学习与一般人类认识的区别;在教育发展观上,应重视我国几十年来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传统;在批评“狭隘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时,应重视教育和教育理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相似文献   

14.
论网络文化背景下教育价值观的转变与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网络文化背景下教育价值观的转变与重塑思路,即应把“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转变为“自然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把科学主义教育价值观转变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整合的教育价值观,并且在教育价值观重塑过程中要克服“教师无用论”、“知识至上”论、“技术至上”论、“学校消亡”论,以期做到认识恰切、实践避免盲目性。  相似文献   

15.
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新特点,必须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只是马克思主义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观念,实现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规范教育相结合;转变过分依赖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思想教育功能相结合;转变单纯依赖课堂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实现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结合;转变仅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实现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结合;转变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截然分开的观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而要把上述几个结合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保证机制,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高校"人本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正在向人本思想转变,其实质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书~唯上"向"以人为本"转变.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文章以主体性、开放性和情感教育为切入点,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换的观点,为思想政治教育课改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新形势下 ,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主体性、矛盾性、多样性、不稳定性的特点。大学生的价值观有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积极因素 ,也有不适应现代社会的消极反映。市场经济和网络文化这两大因素 ,是当前影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和改变的最主要外部原因。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以及学校教育、家庭环境、个人经历等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要教育大学生走“复合型”人才的成才路向 ;要转变教育观念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要构建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要加强校园文建设 ,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相似文献   

18.
探讨英语教育价值理论,旨在澄清教师的价值认识,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对指导英语教育实践具有深远的意义,能引导教师实现从传统教育价值观向现代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发挥主体的能动性,进行不断的价值超越和价值创造。当今,新课程标准使小学英语教育价值观面临着新的挑战与选择。笔者认为,小学英语教育的价值取向归根到底是小学英语知识教育价值的根本定位问题。我们要走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圈子,从哲学角度  相似文献   

19.
"两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对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两课"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转变教育观念。如转变工具论的教育功能论;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选择,促进大学生自主发展;树立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观;由单纯知识教育向全人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20.
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引领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价值引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蕴。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引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从思想引领、文化激励、教育理念转变、实践养成等方面综合进行,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