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所谓教师的“放”,就是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大胆地营造一种开放的课堂的教学模式。这是在教学中实现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必要保证。要真正做到“放”,就要求教师既要在思想上能够做到勇于解放,“敢放”,也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如何“放”的重要问题。“放”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在合理掌握“放”的度之外,还要智慧地设计“放”的技巧和手段,这样,才能使“放”真正起到刺激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体潜能的作用。放手“合作”合作学习是教学的外在表现之一。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通过不断的…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 ,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体育教学不应仅仅传授单一的体育技能 ,而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锻能力和自锻习惯 ,摆正主导与主体的位置 ,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就得敢“放” ,而且要善“放”。说到体育课上的“放” ,人们往往把它和一条绳子、一个球的“放羊”式教学等同起来 ,所以体育教师不敢“放” ,惟恐沾上“放羊”式教学法之嫌。其实“放”与“放羊式”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放羊”式教学是教师课前没有准备 ,上课时仓促上阵 ,让学生无目的、无组织地自由活动 ,这是对学生不负责的一…  相似文献   

3.
我们评议一节课时,常有人会发表“放”得不够的意见,也有人认为“放”得不好会造成脱缰之马的结局。这说明在教学中怎样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以教学“对顶角”的定义为例,一位教师画出了如图一所示的几何图形后就给出了对顶角的定义。不少学生受了对顶角是角顶相  相似文献   

4.
说到体育课上的“放”,人们总是习惯地把它和“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等同起来,所以体育教学到了该“放”的时候也不敢“放”,惟恐沾上口诛笔伐的“放羊”式教学之嫌。其实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放”。“放羊”式教学教师是旁观者,教学无准备或准备不充分,学生无目的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课标》下的体育课表现为教师是参与者、指导者,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因此,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教学观念下,体育教师应该放下包袱,解放思想,树立“放”的正确观念,对学生放心、放手、放“权”,通过教师积极地运筹帷幄,达到课堂…  相似文献   

5.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活”起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个极其实际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关键一点是教师应注重“放”。教师“放”得开,“放”得恰当,学生就学得好、学得牢固。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无拘束地去说、去做、去问。这样,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6.
说到体育课上的“放”,人们总是习惯地把它和“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等同起来,所以体育教学到了该“放”的时候也不敢“放”,惟恐沾上口诛笔伐的“放羊”式教学之嫌。其实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放”。“放羊”式教学教师是旁观者,教学无准备或准备不充分,学生无目的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课标》下的体育课表现为教师是参与者、指导者,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因此,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新教学观念下,体育教师应该放下包袱,解放思想,树立“放”的正确观念,对学生放心、放手、放“权”,通过教师积极地运筹帷幄,达到课堂教学宽而有序,活而不乱。一、放权让学生带放权让学生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如让学生轮流当体育委员整队、带操,轮流当小老师安排准备活动、放松活动;培养体育小骨干辅导差生、当小裁判组织比赛、协助管理等。教师合理的放权让学生参与组织与管理,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出手,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活动,这样不仅能激发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的热情,而且扩大教师视野,弥补教师照顾不周等情况。二、放手让学生选根据《课标》的要求可以允许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活动内容。如,可开展“互动式——自主选”教学,根据不同年级,建...  相似文献   

7.
我认为,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展开“放与收”的设计,即选好一节课中的“大问题”,把科学问题“放下去”,使每个学生都可以进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然后把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状态和相关信息“收上来”。一次“放”和“收”的过程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环节。“放”是“教学资源生成”的过程,“收”是师生互动、回应反馈、促进“教学过程生成”的过程,“放”是为了“收”得更有针对性,“收”是在“放”的基础上的发展和提升。  相似文献   

8.
在大力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课堂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是促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关键环节。当教师终于克服心理上的担忧,冲破惯性思维的束缚,尝试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气息”之后,一个新的多向、多元、多样化延伸常常会让老师感觉到无所适从。这个问题的浮现,表征着教师的教学正经历一个重要的转型阶段。对于这个阶段的教师而言,核心的问题就是合理地处理“放”与“收”的关系。开放是生成“新质”的前提,但是,新质并不会在开放中自动生成。这需要教师恰当地运用教学智慧,在开放中聚拢、转化与提升,实现课堂教学“放”与“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
在自然课教学中,是扶好?还是放好?有的主张是先扶后放,有的主张先放后扶,看法各异。我认为,扶与放,不仅是自然课堂教学中两种不同的手段,而且是两种相辅相成、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讲授艺术,是矛盾的统一。教学时,如果灵活地运用“扶”和“放”,做到以下几点,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掌握基础知识、技能,发展智力,都能发挥良好的作用。第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扶”和“放”的关系。所谓“扶”,是对学生的启发、指导,是针对“灌”而提出来的教学手段,其目的则是放。扶而不放,那就使扶流于形式,失去意义,因而不能发挥作用。同样,不扶而放,也是不行的。我认为在处理“扶”和“放’这一对矛盾过程中,核心是“放”,即让学生去思考探讨新问题、去自行发现总结新规律。舍此,也就失去“扶”的意义。然而,“放”是需要“扶”的。不扶而放的“放”,是一种盲目的教学活动,学生就会感到“过河”无桥,不知从何入手,造成探索科学知识的困难,因而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王正勇 《考试周刊》2012,(84):76-76
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全面地、主动地、愉快地学习.就要实施开放式教学。“放”是教学的一条必要途径,“放”是一种手段。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敢于表达、敢于质疑、敢于争论、敢于标新,在“放”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借鉴。“放”了就要“收”,“收”得要适时、自然,恰到好处,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1.
唐艳 《四川教育》2008,(5):37-38
在课堂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教师在“放”中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散与扩腱,在轻松、惬意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习得了知识,掌握了技能。课堂充分体现了“努力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精神。但也有个别教师,在“放”中不能适时地“收”,一“放”就成了放敞马,远离课程目标,成了放任自流,致使课堂陷入混乱,课堂效率低下。那么,如何才能住教学收放之间让课堂绽放异彩呢?笔者曾执教过《四季》一课,对“放”与“收”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宋奇奇 《河北教育》2007,(10):25-26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要“活”,“活”的课堂生机无限,学生爱学,乐学,教学效率高质量也高。那么应怎样才能构建真正“活”的小学英语课堂呢?教师不妨好好把握教学中的“收”与“放”。“放”指学习方式或学习内容的改变或拓展,从而维持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防止教学气氛沉闷。“收”指学习方式或学习内容的回归,从而使学生始终围绕既定的学习目标开展学习活动。有“放”必有“收”,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可以“放”,也可以“框”。“放”,就是让学生“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写”;“框”,就是让学生“这样想,这样说,这样写”。“放”,是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去自由构思,自由行文;“框”,是让学生照搬别人的思维,别人的构思,别人的行文。从应试教育来说,“框”,也许是灵丹妙药,能迅速提高学生应试作文的成绩档次,但是从素质教育来说,“框”绝不能培养出创造型人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牢固掌握最基础的知识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珍视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许多教师教学时不再把学生一个个扶过河,而是充分信任他们,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会过河。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失控或离轨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放”之不当,“放”不适时。因此,实施“开放式”教学必须讲究“放”的策略。 一、“放”在知识的联系与发展处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决定了知识间的联系,这种内在联系为学生掌握新知架起了桥梁,也…  相似文献   

15.
新教材 ,新理念向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们深感课改的重要性 ,都渴望在改革的潮流中脱胎换骨 ,以崭新的姿态出现 ,在课改中大显身手。但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 ,往往难以把握自己 ,摆脱不了旧方式、旧形象的束缚 ,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何走出这种困境呢 ?本人认为正确处理好教学中的“放”“收”艺术 ,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何谓“放”“收”艺术呢 ?“放”就是在教学中能放得开 ,相信学生的能力 ,营造最开放的课堂气氛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就是收得拢。教师在课堂上要适时地引导、点拔 ,把各种讨论意见实行整合 ,让…  相似文献   

16.
作文启蒙阶段宜“放”不宜“收”董玉琴一提到作文,学生往往感到头疼,老师也觉得犯愁,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收”得过紧,“放”得不够。所谓“放”就是放“构思”,放“个性”,放“文笔”,放开手脚,畅所欲言。所谓“收”就是“收...  相似文献   

17.
邓睿 《广东教育》2012,(2):39-40
注重学生互动参与、主动探究的开放性教学要求教师“会放善收”。但“放不开、收不好”是普遍存在的教学困惑。本文以《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探索为例,通过对课例中概念建构部分教学的反思与重构,探讨在常态课中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中的“放”与“收”。  相似文献   

18.
通过自然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必须处理好实验课堂教学中“放”与“收”的关系。1 采用开放的课堂教学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充分放手 ,就要在实验课堂上创设一种开放性的教学环境 ,形成师生共同研讨课题的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如在教学《毛细现象》一课时 ,在学生观察了毛巾、卫生纸等物体有“使水上升”的性质后 ,我让学生思考 :“你们已经了解了水能沿着纸往上升 ,根据实验桌上提供的材料 ,你们还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准备怎样解决 ?”学生根据我提的问题 ,马上就想到“水还能不能沿着玻璃片、玻璃管…  相似文献   

19.
开展新课程改革以来,在借鉴学习外地不少优秀教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所谓的“放一收”教学法,力求把课堂“还给学生”。例如,在学习“能被2、5、3整除的数”这节课之前,我请学生先仔细阅读课本内容,看能提出什么问题.以便上课时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解决。待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没有提出多少疑问,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五放”,即放手让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心得;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放手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过程;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练习、进行自评和互评。那么,在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做到“五放”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