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近年来,沈从文已经为人们所熟知。他巧妙运用湘西巫鬼文化的精髓,拓展艺术空间,精心构筑出具有原始生命气息的"湘西世界",在城市与乡村的边缘人生中孤独徘徊,笑颜千古!  相似文献   

2.
芒福德认为城市具有磁体、容器和文化功能。他从教育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城市的本质和使命,认为城市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让人成其为人。在教育意义上,城市让人生活更美好意味着城市让人受更多的教育,让人性更完善。当前中国城市化建设需要实现寻求"教育转向",并发掘城市建设中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病"现象也日益凸显,人口膨胀、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等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文章以安顺市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病的防治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从理论创新的角度探讨贵州省安顺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防治"城市病",切实提高安顺市城市化的整体水平,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进城打工,推动了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但由于农村推力强劲,驱使大量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聚集,而城市有限的工商业发展水平来不及消纳,引起"城市化过度",从而不可避免地引发多种"城市病",形成"城市病"综合症。以近代苏南为中心的区域考察,显现出现代城市的十大病症与农民工大量向城市集中有内在关联。农民工进城打工,在给城市带来勃勃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如"非法占地"现象的普遍化、环境恶化、供应紧张物价腾涨、就业困难失业问题突出、劳工贫困化现象严重、城市技术革新动力不足、自杀等社会病态加剧、游民充斥乞丐遍地、社会治安状况堪忧、风化问题等。除十大"城市病"之外,其他诸如职业结构畸形、性别比失衡、交通拥挤等病态,也无不存在于苏南各城市中,由此构成"城市病"综合症。而"综合症"的"病源",与农民工的"城市化过度"直接关联。应该看到,农民工进城,固然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没有农民工向城市的集中,近代苏南及中国的城市化是不可想象的,其正效应是不容忽视的;但由于受外国资本主义压制,工业发展缓慢,城市化步履维艰,无法吸收消化庞大的农民工大军,以致衍生出许多"城市病",对这种负面影响,同样不应回避。  相似文献   

5.
说唱艺术以其明快的节奏、大众化的语言。深受人们的喜爱。据史料记载:说唱艺术在我国盛唐时期就已经广泛地流传开了。 "八仙"中的蓝采荷原形,便是长安城中家喻户晓的说唱艺术家。他后来因说唱而"失声",足见人们对说唱艺术的喜爱程度之深。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文明演进的深层结构中,城市化在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二阶文明"中,城市化具有基础性地位,而土地资源是城市化的根本"约束",是城市发展的制约"瓶颈"。据此,文章从社会、经济、金融、能源泉和生态环境等角度,对城市化的意义和问题给予了宏观揭示,并对城市化和未来文明的关系略作展望。  相似文献   

7.
1.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市发展从城市诞生之日就开始,并且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持续下去.城市发展不一定就是城市化,它的内涵比城市化要宽泛得多.城市化只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化的开始比城市起源要晚,一般来说,大规模的城市化现象发端于工业革命.正如吉斯特和费瓦指出的那样:"农业革命使城市诞生于世界,工业革命则使城市主宰世界."也就是说,尽管城市先于工业而诞生,但城市的高速发展,则是近代产业革命后,工业化不断推动的结果.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实践表明,城市发展史并不等于城市化的历史,城市化是随着工业化的出现而大力发展的,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在近200年的时间里,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多数人口形成了聚集居住的格局.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城市化过程在英国1900年已经完成."城市化"作为一个总体概念的价值对于发达国家事实上已经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8.
井盖虽小,却是不可或缺的市政设施,也是城市建设中细节的一部分。日本城市道路井盖上的图案文字,不仅显示路灯、排水等井类功能,在艺术方面也颇有讲究。日本人以其高度职业化素质,造就了自己精致的城市。同时,日本井盖也折射出现代意义上的下水道排污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日本的城市经营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公共场所醒目而清晰的"引导"和"提示",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日本的井盖告诉我们如何直面城市问题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已有城市化研究普遍缺失教育尺度,或者关注教育问题的视角是经济学视角,遵循的是"经济逻辑",为单向式、割裂式和等级式思维。我们需要在城市化发展中渗透教育尺度和教育眼光,具体表现为三种意识(教育意识、生命意识和文化意识)、两种思维方式(逆向式思维和关系式思维)以及内含了教育要求的评价标准。在通过教育尺度构建"教育城市"的过程中,需要基于"中国问题"和"中国经验",创建和发展"城市教育学"。  相似文献   

10.
《宜宾学院学报》2015,(10):77-84
伴随着城市化产生的越来越强大的"聚集效应"挤压着城市空间,致使聚集空间趋向极限,带来了各种"城市病",逆城市化也随之产生。伴随着逆城市化而来的是精神、交通、土地、财政、发展以及环境、农村资金等压力增大,空心城市形成,城乡户籍制度催生出"伪逆城市化"。因此,我国城市发展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加快落实户籍改革制度,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促使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推进,选择健康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转变等方面推进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乡二元结构失衡以及各种"城市病"横生导致人们对城市焦虑日益凸显。因而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聚焦成为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共识。作为古都大同,城市文化建设中所凸显的文化自信应着眼于城市历史渊源和优秀文化的传承;着眼于城市文化特点与建设原则的彰显;着眼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实现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城市化。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人们提出了"经营城市"的概念,并采取了一些措施。经营城市,必须对城市的发展进行定位、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强软环境建设、培育城市的产业系统、注重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的培育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的发展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要刊速览     
"折腾城市"新浪潮城市中国正掀起新一轮"折腾"的浪潮,希望以城市化的基建规模拉动内需、应对金融海啸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近年来,人们本已开始反思畸形的城市化进程,这种畸形最显著的表现就是,由地方政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城建设中的"文化贫乏症"也日益凸显.进行城市文化建设需挖掘本土"文化之根",塑造城市灵魂,依托地理环境开发山水文化,建立城市文化保护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城市同人一样也会生病。城市病是指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不良症状。遍查走过城市化急速发展期的国家,没有不生病的。病如人口拥挤、交通堵塞、就业困难、住房紧张、贫富两极分化、公共卫生恶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混乱的城市化",即人口爆炸、农用土  相似文献   

16.
德国美学家曾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那么城市雕塑就是这凝固音乐中的休止符,吸引人们在鳞次栉比的大厦间驻足。城市雕塑为我们提供了"没有围墙的美术馆",一个城市越发达,对文化艺术也就越重视,城市雕塑的质和量也都会具有较高的水平。因此,城市雕塑艺术水平的高低与否,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农村出现了大量的"麻雀学校",这些"麻雀学校"的艺术教育质量相对低下,对于这样的现状,应通过转变学校、家庭、社会对艺术教育的认知观念,实行中心校统管模式,合理调配师资力量,改善办学条件等方式,以促进"麻雀学校"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正处于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阶段,在进入以城市化为标志的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诸如交通和住房拥挤、环境污染、失业、公共服务滞后等"城市病",呼唤着市政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高效率、规模供给。我国长期以来以政府纵向部门为主导的传统城市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已跟不上这种快速的城市化乃至现代化的发展步伐,亟须采取更为广泛的多元发展措施。长久以来对市政及市政经济认知的模糊,则是导致"城市病"及粗放式城市化发展的原因之一。通过对已有市政经济相关论述的梳理,提出市政经济的特色概念,认为明确和大力发展现代市政经济是提升城市化效率、实现新型城镇化内涵式发展及应对各种"城市病"的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19.
韦笑 《考试周刊》2014,(41):28-28
<正>在西方音乐的历史中,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声乐艺术长期占主导地位,巴洛克时期器乐音乐获得独立发展,与声乐音乐并驾齐驱,而古典主义时期则是器乐音乐繁荣的时代。古典主义音乐是西方文明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古典主义时期又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维也纳被誉为"音乐之都",是欧洲音乐文化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今天,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很高艺术成就的维也纳古典乐派,是从海顿开始的,他与莫扎特、贝多芬共同成为一个乐派甚至一个时  相似文献   

20.
提到好的城市生活,我们会想到富足的物质生活,安全的生活空间,优美的环境,以及浓厚的艺术与审美氛围等等。但是,好的城市生活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切实落实和保障公民权利,让公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一个好的城市必须是这样一个城市: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中的人们享有普遍而共同的"市民权利"。必须坚决抵制城市的贵族化倾向,让广大底层市民感到这是自己的城市。如果某些权利不能为所有的市民或公民所共同拥有,那它就成了一部分人的特权,成为一个城市不公不义的标志。这样的城市,再富裕、再美丽,也是缺乏人文精神的。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