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创客文化在高校的兴起和发展,研究创客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如何服务创新创业,对全面发挥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服务育人的功能以及教育职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图书馆发挥着创客高地、信息素养教育者、信息情报机构的作用,可通过构建创客空间、提供嵌入式创客服务、建设知识服务虚拟平台及转变服务理念,推动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展开分析,论述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新特点、新方式,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剖析了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实现路径,包括构建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实现信息素养线上教育、实施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搭建信息素养教育网络平台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江西图书馆学刊》2021,(2):103-110
选取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作为研究对象,获取当前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构建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解决现有问题,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借鉴。利用网络爬虫软件(python)抓取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筛选出微课程(微视频、微图文)、直播讲座(自办讲座、引入讲座)方面的推送信息,对这些推送信息进行分析。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在保证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在线信息素养教育队伍建设、构建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建设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品牌栏目、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提升推送信息利用率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内外信息素养现状的研究,提出高校图书馆建立信息素养平台模型的可行性。构建出Web2.0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平台,以期为完善我国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讨卓越教育背景下信息素养概念的新发展,分析面向学科融合及创新性学习的信息偶遇能力的内涵及其在嵌入卓越教育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培育中的纽带作用,并提出面向信息偶遇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培育策略,即提高信息偶遇服务能力的导向意识,适应基于新知识管理模式的集成化组织结构变化,注重跨学科、跨机构“知识+”服务,强化以解决未知问题为导向的协同式信息素养训练。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高校图书馆是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图书馆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也是实施国家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方法/过程]基于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梳理,以重庆大学图书馆的实践案例为切入点,对嵌入式信息素养的教育主体、教育平台、教育对象进行研究,力图构建可推广的、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立体化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应打造信息素养教育专业队伍、学生服务队伍和校社协同的教育队伍,搭建线上线下两者协同促进和"教-学-研"三者紧密结合的嵌入教学平台,同时,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建立长效嵌入式学业生涯教育机制和进阶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机制,构建涵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三全"模式,不断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水平、能力和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基于新媒体时代给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选择高校图书馆官方微信作为新形势下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的切入点,对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的服务内容和方式进行调研。介绍了东北大学图书馆官方微信平台开设的"微圕学堂"栏目的实施背景、现状、创新点与成效等,以期为相关研究和服务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利用Web技术搭建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通过平台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高校在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方面所采用的主流教学方式。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高校在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在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Web2.0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基于知识创新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既是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积极响应,也是其自身服务的发展与创新。根据知识创新的多样化、前瞻性、社会化等特点,提出高校图书馆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创新人才,构建共建共享的信息平台,开展有利于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知识创新服务,并提供个性化、学科化、互交式、信息增值等服务。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面临着有效供给和用户需求驱动不足的问题。文章提出用户生成服务的概念并分析其与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基于用户生成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主体构成、平台工具、激励机制进行分析,并讨论了几组值得注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以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嵌入式"阅读推广服务实践为例,提出高校图书馆应该从自身职能出发,将信息素养教育、学科服务、空间服务等读者服务工作嵌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过程中。通过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构建知识服务品牌、拓展空间服务功能等多种方式创新阅读推广服务模式,全面构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体系,以期为同类型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对师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不仅要提供知识信息的查询服务,而且要承担起对师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功能.文章提出从开设信息素养翻转课堂、开发信息素养MOOC、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等三个维度构建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同时也不能忽视新生入馆教育、文献检索讲座等传统方法,努力提高师生适应翻转课堂的信息素养要求.  相似文献   

13.
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的知识信息服务也要顺势而变,与时俱进。高校知识服务型数字图书馆平台就是数字时代下图书馆服务的新形态,较以往相比,其提供的知识应当是更高级的、更多元的、更自由的。因此,在构建高校知识服务型数字图书馆平台时,应秉承知识自由的图书馆核心价值,以个性化原则,隐私保护原则、开放获取原则等服务理念为构建原则,创造高校科学知识服务新环境。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分析出发,得出学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的整体架构,并从内容和功能上对该平台的知识服务模块进一步解析,是一次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应用于实践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5.
《江西图书馆学刊》2021,(6):110-118
文章梳理了高校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的现状,并检索了首批23所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所在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在2020年度知识产权素养教育方面的相关推文,从推文时间、推文效果、推文内容等维度进行了分析,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结合文献调研提出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相关策略,为后期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平台开展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介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约翰·普福图书馆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的具体做法,总结其实践经验。[方法/过程] 梳理国外高校开展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的案例,阐释普福图书馆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的特色与研究意义;介绍普福图书馆在线开展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的整体情况,解读其信息素养教育体系设计,剖析其面向教师的批判性信息素养实验室项目的实施背景、工作思路、具体步骤、关键技术以及服务推广措施等。[结果/结论] 普福图书馆的实践为图书馆大规模宣传并推广服务,扩大影响力提供了思路,在角色定位、环境构建、科学规划3个方面对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启发。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双创”的内涵及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变化,分析了“双创”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优势,探究了当前高校图书馆在“双创”背景下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创新与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学科信息素养教育理论研究现状和实践现状调查,指出我国现有的学科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理论支撑不力、课程式教育、被动式服务与资源、学科与素养教育分割的现状,提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素养教育应从三方面改进,即树立以用户与学科为中心的观念、采取主动式与自主式服务方式、构建知识库平台。  相似文献   

19.
选取国内排名前20所“985”高校图书馆,采用网络调查法搜集高校图书馆利用移动社交媒体平台建设信息素养教育栏目的数据资料,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调研结果进行深度分析,发现可以通过构建信息素养教育移动社交媒体平台模型,即载体板块实现依托多元化移动社交媒体平台、名称及层级结构板块实现栏目名称直观化和层级结构清晰化、功能板块实现栏目基本功能完善并强化特色功能建设、内容板块实现整合并及时更新信息素养教育相关内容,加强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平台栏目建设。  相似文献   

20.
在“卓越计划”下,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引起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改变.文章在分析“卓越计划”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影响基础上,提出以完善学科馆员制度和一线服务品牌、创建“卓越计划”的一站式服务和学科导航服务体系、加强针对“卓越计划”读者信息素养及创新能力培养的读者研究、构建高效的校企合作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等举措来强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能力,为“卓越计划”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