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综述目前广受关注的SNS的应用和发展以及对部分SNS网站调研的基础上,探讨SNS元素在图书馆信息网站的服务功能设计和推广成本降低等方面的借鉴作用,并实践性地应用在中国科学院专业领域知识环境建设中,以期为用户提供更容易、更愿意参与的虚拟知识环境。  相似文献   

2.
SNS与品牌人际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人际关系网络联结的SNS是一个真实化的虚拟人际交往平台,这个平台中的虚拟人际具有信任、稳定、个人化、参与性、娱乐性等特点。品牌可以利用SNS上的人际资源,与目标用户构建一种品牌人际关系,从而把品牌传播融入人际传播中。这种品牌关系的构建和维持,可大大地提升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知识管理的教育Blog应用策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博客的三大功能,诸如信息交流、信息共享与知识共享、知识管理等;围绕知识管理探讨分析Blog在教学与科研中的不同应用策略。教学方面的应用体现在信息发布系统,个人电子文档,信息共享空间、教与学的知识管理等;科研方面的应用包括持续性知识积累工具、虚拟性团队组织平台、立体化交流共享以及系统性知识分类管理等;最后提出建立教育博客平台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档分享平台是指供用户上传、分享、在线阅读或下载文档资料的网站.通过该平台,用户可以在线阅读涉及教育、经济、法律、健康等多个领域的文档,下载这些文档通常需要扣除一定的虚拟积分,而虚拟积分可以通过奖励、任务等非付费方式或者充值等付费方式获得.文档分享平台自诞生以来,发展迅速,国内主流文档分享网站如豆丁网、新浪爱问资料共享、百度文库、道客巴巴等,已成为用户分享、学习、交流知识的主要平台.  相似文献   

5.
融入竞争情报流程中的互联网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介绍可以应用到竞争情报流程中的互联网新技术,探讨包括Google、RSS、网摘、个人门户、SNS、Wiki在内的互联网新技术/服务在竞争情报收集、整合、沟通、管理中的应用,说明互联网新技术应用在竞争情报界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SNS网站是目前最热门、发展速度最快的网站类型之一,开心网是SNS网站的一个典型代表。SNS网站的发展给当今的网络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了更新的传播模式。本文结合哈罗德·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以开心网为例浅析SNS网站的传播模式及特征。检视存在的问题,从而解读此类网站。  相似文献   

7.
基于Web3.0的个人知识管理平台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Web3.0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从个人知识管理实施原则、内容及过程等方面阐述Web3.0应用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可行性,构建基于Web3.0的个人知识管理平台的4层模型,指出在分布资源层、本体库、公用信息平台等的支持下,实现信息的标准化处理与基于本体的内容匹配等基础服务,从而使用户在门户访问层应用的支持下,实现跨语言、跨平台的一站式个人知识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8.
王海宁 《今传媒》2012,(1):60-61
基于六度分隔理论的SNS社交网站是Web2.0时代的一大发展,它的出现改变了虚拟世界中的人际交往模式,形成了一个活跃的生态圈,其互动性、瞬时性等特点为传统媒体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传播平台。传统媒体纷纷试水SNS社交网站,以寻求新的传播推广模式,建立公共主页,扩大影响力。旅游卫视通过与人人网合作,利用"SNS生态圈"的特点开展了独特的人性化的品牌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科技学术期刊编辑的个人知识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敏  程兴华 《编辑学报》2006,18(5):392-394
将个人知识管理(PKM)引入科技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中.从编辑的前沿选择入手,论述PKM在编辑知识体系、编辑思维结构以及编辑创新中的现实意义.根据科技学术期刊编辑的工作特点,提出了PKM在编辑工作中实施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0.
金怡 《今传媒》2009,(11):84-86
最早的SNS网站兴起于1997年,网站名称是sixdegree.com,该网站允许用户创造个人页面,列出好友名单和自由发表评论.在美国运作比较成功的SNS网站facebook从最初为哈佛大学学生建立互相认识和熟悉的途径,到如今服务于全世界的大学生,用户更是拥有3400万之多.在中国,校内网、占座网、海内网、蚂蚁网、一起网、开心网、360圈等SNS网站也大量涌现,抢占市场.  相似文献   

11.
探讨社会网络服务(SNS)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模式,提出图书馆可利用第三方SNS服务商提供的OpenAPI接口,实现与SNS的深度整合;结合实践分析基于OpenAPI的图书馆社会网络服务整合应用体系和关键问题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调研中外科研人员对社交网络的认知情况,对学术工作者使用社交网络的目的、动机和需求开展比较研究。[方法/过程]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来自国内各大高校707位被调查者对社交网络的认知、使用动机和访问信息,并将问卷调查结果与Nature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我国科研人员对学术社交网络的使用率和使用意识并不是很高,国内科研人员比较倾向于使用以社交型为导向的网站,对以学术型为导向的网站使用较少。国外主流ASNS平台中,我国用户对ResearchGate具有一定的认知度。  相似文献   

13.
读者是图书馆的生命线,是图书馆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利用SNS强大的交友和社会网络功能,进行读者组织管理,可以加强图书馆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同时利用博客、Wiki、RSS等,可以增强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联系,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14.
The study investigates how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rofessionals work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India integrat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SNS) into their routine work. It was revealed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that the majority of respondents are members of the institution's official group on the SNS, whereas only one fifth are members of an unofficial student group. These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use SNS to socialize, keep themselves up-to-date, find jobs, and acquire information about conferences and seminars in their respective fields. Some of the legitimate concern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rofessionals are privacy and cyberbullying. To increase use, social networking applications must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curriculum of master's degree courses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相似文献   

15.
Despite the potential of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SNS) as a tool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academic libraries and users, many academic libraries are yet to successfully optimize their SNS. As a result, their social proof and social capital of various SNS do not perform well. This research aims to evaluate the SNS effectiveness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ibraries (HKUL) based on social capital and social proof concepts. We hope that our recommendations according to our findings will be applicable to other academic library contexts. We have found that: (i) there are no major differences between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 their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regarding the SNS of HKUL on various platforms; (ii) low social proof is related to a lack of user interaction and promotion; (iii) low satisfaction with SNS contents may lead to low social capital. As such, understanding user information need, setting goals and metrics for each SNS, and formulating a formal SNS policy are the keys to further develop library SN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信息质量是平台提高竞争优势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学术社交网络所秉持的自由开放精神造成了信息质量控制的障碍,因此需要通过关键要素的分析,实现信息质量的优化和提升。[方法/过程] 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构建面向管控规则、平台技术、信息内容和信息用户4个维度的学术社交网络信息质量治理决策模型,基于DEMETAL方法对各个影响策略进行识别与分析,确定影响学术社交网络信息质量的关键策略。[结果/结论] 通过数据分析,梳理出5条重要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凝练出两条管理启示及实施步骤,克服定性研究中的主观臆断,能够为学术社交网络平台的人机交互、质量管控和服务设计提供可行的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Web2.0时代,图书馆应把握住社会交往站点中的微内容、自组织及去中心化、应用程序以及双向交流的特征,主动将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延伸到用户所在的网络社区。论文介绍并分析了图书馆在社会交往站点上开展服务的实践,总结了服务的主要内容及形式,指出了实践中的图书馆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探析用户在学术社交网站中社交不足的影响机理,为用户优化学术社交行为提供理论指引,同时也为学术社交网站探索和开发社交功能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方法/过程]借助NVivo 11质性分析软件,对获取的41篇研究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梳理出学术社交网站用户社交不足的9个关键影响因素并聚焦为3个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学术社交网站用户社交不足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结果/结论]通过文献梳理表明,个体意向因素是学术社交网站用户社交不足的直接影响因素和内部驱动因素,平台客观条件与信息因素是间接影响因素和外部情境因素。其中,个体意向因素包括学术资本、主观规范、分享意识以及时间精力;平台客观条件包括学术声誉机制和后发劣势;信息因素包括信息效益、隐私信息和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19.
Transaction log analysis (TLA), content analysis, and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were used to explore the use of an institutional digital repository and social networking website b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of a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in the northeastern United States. Three successive years of usage records were gathered and analyzed to determine: (a) the numbers and categories of persons signing up to use the repository during each school semester, (b) the type of content being archived and its rate of growth, and (c)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the repository on collaborative, online and open access scholarship within the institution. Findings show a steady increase in the usage of the repository for archiving and sharing digital resources, and an item-tagging scheme that suggests user preference of the resource as a platform for enhancing professional rather than personal interests. User interactivity by way of textual scholarly discussions on the repository platform is however almost nonexistent.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在线学术社交为快速监测和深入理解学科发展态势及科学启示提供了有效途径与新颖视角。[方法/过程]提出基于学术社交的学科分析框架,在跟踪学科间关联轨迹基础上,从影响力和跨学科性二个维度开展学科比较,以从多级学科视角揭示我国学术社交模式。以科学网为对象,聚焦于好友关系,分别从学科分类的三个层级(学科领域、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开展实证研究。[结果/结论]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生命科学领域具有社交规模优势,而管理综合领域具有社交强度优势;结合统计分析与桑基图展示,发现以计算机科学为核心的相关一级学科群组(如自动化、电子学与信息系统、管理科学与工程、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成为社交网络的热门;通过二维象限图,发现学术社交模式在多学科粒度切换中展现出多样化、动态化特征,仅有少数模式能够保持稳定性,比如管理综合领域呈现高跨学科倾向,生命科学领域呈现出低影响力,计算机科学呈现高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