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由62份有关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发展的政策文本组成的政策样本集,采用内容分析方法,按照分析框架构建、分析单元划定、政策工具编码、频次统计分析等步骤,借助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从政策工具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基本要素两个纬度对样本政策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当前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政策存在不同基本要素间政策分布差距过大;政策工具应用结构失衡、应用范畴单一;各部门配合有待加强等问题。未来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政策的制定应优化政策工具应用结构,推动各基本要素均衡发展,提升政策工具与基本要素间的拟合度,增强政策可操作性,构建能够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
论文结合国内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主要情况。对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主要模式进行了梳理,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对策:一是构筑多元主体共生治理制度框架;二是构建多层次的公共文化人才体系;三是建立有效的公民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3.
公共文化机构吸纳公众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治理能够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的建设与完善。文章通过梳理资金捐赠、资源内容贡献、参与公共数字文化事务管理、实施建议反馈和评价监督等公众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治理的模式,并对高校学生访谈以收集原始访谈资料从而进行质性研究,分析发现其参与治理存在着知晓情况偏差、参与环境对参与治理支持较弱、感知情况较差、个人条件的限制等现实困境,进一步提出创新宣传方式,有效深入推广,开拓参与渠道,改善参与环境,优化参与流程,拉近与公众的距离,鼓励个性化与多样化参与,培育参与治理的人才队伍等策略,为促使和保障公众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治理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政策文本角度分析我国乡村文化发展不同阶段的价值理念、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及演进脉络,为乡村文化相关政策制定与执行提供参考。以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政策条款文本为研究样本,在政策计量视角下,基于外部结构、政策工具、主题特征三维分析框架,依次对样本进行政策主体、发布时间、效力级别等外部结构统计分析,政策工具编码分析,词频统计、构建共现矩阵、绘制网络关系图谱等主题特征分析,基于此进行政策主题时序演化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乡村文化政策发展呈持续、稳定状态,但效力级别整体不高;政策工具结构不均衡,政策子工具使用情况差异更大;乡村文化政策重点主要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政策演进呈现出由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转向着力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地方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是地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纲领性政策。文章以我国16省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为研究对象,使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从政策目标、政策作用主体和政策工具三个维度对政策文本进行解构。笔者经分析发现,研究对象存在政策目标内容精确度不足、政策作用主体的价值有待发掘、政策工具分布失衡三大问题,提出地方政府需有针对性地推动政策目标精细化、社会力量作用最大化、政策工具均衡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完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工具选择策略,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实施梗阻问题,本文对28个省/市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文本进行了编码分析和内容分析,从构成框架、具体内容方面提炼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特征,揭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的政策工具选择的区域差异和梗阻状况,最后提出各省/市制定和实施新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应以多元政策主体利用不同政策工具实现差异化政策目标为导向,采取“基础建设型”“资源供给型”“服务利用型”不同工具选择策略,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对现有涉及我国数字内容产业的法律法规以及各项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我国数字内容产业政策工具在管理主体、存在问题和不同层次政策工具组合等方面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数字内容产业政策存在现有政策工具体系搭配不协调、政策工具体系结构失衡、与产业活动不匹配等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完善建议,包括调整环境型政策工具结构、加强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完善政策工具体系结构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解决老年人智能技术运用困难是社会数字转型面临的重要挑战,文章剖析相关政策的内容结构,可为政策优化、数字鸿沟弥合、利益相关者协同推进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过程]文章构建“政策工具—数字鸿沟—行动者”三维分析模型,对我国政府发布的老年人智能技术运用政策文本内容和结构进行编码分析,根据量化结果提出政策与实践优化策略。[结果/结论]目前政策主要运用供给型政策工具,子类工具运用有所倾斜;数字鸿沟维度侧重于解决接入沟问题、集中依赖少数政策工具;行动者类型多元但功能调动不均,部分行动者类型有待细化。可从以下路径优化:加强政策工具体系的平衡性,以需求驱动“缺位”政策工具的充分运用;以鱼渔兼授理念强化使用沟和知识沟治理,循序渐进缩小老年人数字鸿沟;调动多元行动者并细化类别,挖掘行动者角色和价值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公共治理理念为基础,结合公共治理在网络化时代的转型,指出网络媒体在公共治理中的政治考量,主要表现在网络媒体的公共价值目标取向、网络媒体技术引发公共治理的数字化革命以及网络媒体对公民政治选择的影响力,并由此探讨公共治理创新中推进公民网络参与的路径,提出主要的策略建议即培育成熟的网络参与主体、建立防止网络参与"数字鸿沟"的机制、加强公民网络参与的法制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
姜光尤 《大观周刊》2012,(19):79-79
随着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非政府部门参与到公共治理中。本文分析了公共治理主体多元化状态下政府责任呈现的新特点,通过问题剖析,最后提出我国的政府问责应从问责法规建设、问责文化重塑、问责机制创新、问责主体多元等方面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戴珩 《图书馆建设》2015,(2):18-21,25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建立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逻辑起点,在多元参与、协同共治中建立和完善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是其内在逻辑。现阶段我国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完善,还面临许多障碍。要通过政府加大自身改革力度、完善相关配套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完善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治理机制、健全和完善文化法律法规体系,推进建立和完善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2.
王锰  陈雅  郑建明 《图书馆》2018,(5):37-43
文章从数字文化、公共服务、治理、文化服务治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治理方面剖析基本概念,从理论渊源、核心思想、适用性方面探析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治理的借鉴作用。文章认为以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为指导,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核心是信息主体,在服务中着眼于信息主体—信息—信息环境三者之间协调,重点探析这三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形成的有机整体,可提升公共数字文化的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13.
优化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使公众广泛参与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进程,有利于形成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多元共建格局,增强服务效能和活力。文章运用网络调查法,对我国公众参与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现状和国外代表性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得出公众参与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四个要素———开放性战略的引导、平台的易用性和有用性、协同化参与模式、多维度参与途径融合。在梳理国内外实践的基础上,从政府、服务机构、公众三个角度探讨推进公众参与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策略。参考文献39。  相似文献   

14.
"推动全民阅读"作为我国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在提升国民素质、构建学习型社会、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及各省市区陆续出台了推动全民阅读的政策,其中国家层面的政策提供了基本指导,各地方的政策和管理办法因地制宜,有效地推动了各地阅读活动的开展。本文从政策工具视角对我国省级全民阅读政策现状与格局进行考察。通过网络调查,收集和整理政策样本;基于政策工具理论,并结合行动者网络理论,从政策工具和全民阅读参与主体两个维度建立二维框架,利用内容分析法对政策样本进行剖析,梳理我国省级全民阅读政策的演变过程。研究发现:全民阅读政策空间持续拓展,参与者及其参与类型日趋多元,政府在政策制定中的行为逻辑发生变化。建议加强政策工具协同,优化全民阅读政策工具体系;挖掘参与主体的功能多样性,促进多主体共同推动全民阅读事业发展。图1。表4。参考文献15。  相似文献   

15.
保障老年读者权利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广大老年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为了解我国老年读者权利保障政策现状,本文从政策工具视角出发,构建“政策工具—老年读者权利要素—政策参与主体”三维分析框架,对2012—2022年间我国发布的81份政策样本进行文本分析。结果显示,当前我国老年读者权利保障政策以指导、规划类政策为主,政策体系结构有待完善;政策工具使用偏向于供给型政策工具,环境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比重偏低;老年读者权利要素偏重于使用权保护,其他权利要素保障较弱;政策参与主体以政府主导为主,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保障老年读者权利的格局尚待形成。为此,应构建“1+N”的老年读者权利保障政策体系,打好政策工具应用的“组合拳”,注重老年读者各方面权利的均衡保障,激发政策多元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提升政策整体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分析视角,解析高校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一致性,在引证我国部分高校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案例的基础上,直面共同富裕视阈下高校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中更精细化和个性化的问题,从治理主体、治理资金、治理技术等方面提出探索地方政府联合高校图书馆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整体建构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个人隐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是维护个人隐私权、防范隐私泄露的有力工具,从结构特征与政策工具双重视角对其分析探索,可窥探逻辑结构内涵、价值作用路径以及存在问题等。首先,采集我国有关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共计72份,运用内容分析法对651条相关文本条款进行编码和解读,从发文时间、发文主体、参与主体和保护手段等维度分析其结构特征。其次,从环境型、需求型和供给型3个维度评析政策工具的作用价值。最后,基于双重视角进行交叉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个人隐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逻辑结构呈现发文主体协作性强且领域融合、政策参与主体多元化等特征,其价值作用路径体现出对政策使用具有侧重性、以发挥环境型政策的间接作用为主等特点,但也存在政策工具结构失衡、互补作用弱、公众参与渠道受限等问题。依据调研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我国个人隐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构建普遍均等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我国当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下依然存在着政府供给机制的弊端.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和我国政府改革的不断推进,有必要借鉴政府改革和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在坚持政府主导并积极作为的前提下,探索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发展思路.文章以公共治理理论为基础,以服务三角模型为分析框架,从公民文化需求、服务战略、服务系统、人力资源四个方面提出社会参与的相关路径,以进一步丰富我国当代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微观主体,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调查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障碍因素, 以为相关部门制订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过程]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 分析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从业者对关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障碍的认同程度, 从现有研究成果中总结出障碍因素。[结果/结论] 通过调查得出政府和公共文化机构的认识不充分、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知识产权归属不清及侵权问题、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分散的管理体制及缺乏对资源整合项目的管理、机构意愿不强、机构能力不足是目前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障碍, 消除障碍的对策包括:提高政府和公共文化机构的认识;加强有针对性的政策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多层面的管理协调机构;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加快标准化建设, 建立完整的标准体系;解决知识产权问题;提高机构参与意愿, 增强机构自身能力。  相似文献   

20.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确立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行动,图书馆学应增强面向未来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研究与实践的融合共进。本文从政策、理念、实践三方面阐述了国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行动路向:政策行动路向体现为明晰空间定位发展部署、鼓励空间功能跨界融合、呼吁空间主体协同联动和形成公共文化空间品牌;理念行动路向体现为数字中国战略下趋向“数字空间”弥合城乡差距、拓展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场景、强化空间新型产品装备应用;实践行动路向主要是指地方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创新形成的四类代表性样态,包括服务文化生活场景的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注重社会力量参与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强化文化空间品牌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和数字技术赋能的图书馆智慧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