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西学汉籍东传日本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世纪中后期.以耶稣会士为主要媒介的基督教传入日中两国,拉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由于当肘中日两国的不同国情和耶稣会士所采取的不同的传教方针,两国西学传入的层次不同。在华传教士通过口头翻译或亲自著述的西学书籍以及中国学者直接或间接受西学影响的著作传入东瀛。成为日本锁国时代日本学界吸取西方科技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汉译西学书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日本西学输入重实用轻理论的不足,成为后来日本兰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日本学术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明清之际的中西文献交流,是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本文从文献学的角度,把此期西学文献输入中国,分为三个时段,分析了每个阶段西学文献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3.
明代末期,以利玛窦为首的西方传教士相继来到中国。他们以学术文化为媒,通过对西学书籍的译介、出版与传播,把西方的科技、文化、艺术、宗教介绍给中国,从而在朝野上下形成了一个学习与阅读西方科技文化的热潮。在这个西学思潮中,不仅产生了一批杰出的读者与学者,也对明末乃至后来的学术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首先对科举文献进行了界定,进而着重介绍几种重要科举文献类型及其史料学术价值.探讨了保护科举文献的意义与措施,并提出应充分利用科举文献为科举学研究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5.
晚清西书的流行与西学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西学流行程度与西学书 西学的传播在晚清达到了一个高潮,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传播的速度与深入的程度如何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洋务运动官员的提倡与启蒙思想家的呐喊并不完全等于人民大众的实践,而且大众对西学的体认也与知识界与官界有相当大的差距.但历来的研究只重在上层阶级对西学的认知及体验,对于一般士人及大众于西学的态度并不明了,因此对于西学在晚清的流行程度实际上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因为只有加上这一研究,才能了解社会思潮的全貌.  相似文献   

6.
试论文献与文化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淑贤 《图书与情报》2004,(3):28-29,33
文献是人类叉化的结晶。文献活动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活动,它记载了知识,反映了社会的兴衰变化,同时又受文化环境诸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文章论述了文献与自然、政治、经济、科技、学术、教育和宗教等文化环境诸因素之间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关系,力求揭示两者之间相互推动与相互发展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全国文献资源布局学术讨论会及其历史意义,并对当前一些否定文献资源布局研究的观点进行了批驳,同时指出了这次会议对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通过回顾从藏书建设到文献资源建设再到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讨论了每一次转折的意义及其对学科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按照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和近期学术动向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文献计量方法是图书情报学专门的研究方法,对图书情报学学科体系和学术地位的建构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献计量学在图书情报学本科教学中的地位不应被削弱,而应得到加强。文章主要探讨福建师范大学在开设文献计量学课程中进行教学改革的方案及其实践。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上免费的中文学术资源数量庞大,但实用的专门检索工具仍然或缺.文章以网络中文学术文献的识别与检索为目标,调查分析网络学术文献网页的特征,并以非学术文献网页作为参照,验证所发现特征的可靠性.研究结果显示,学术文献网页在关键词词频、链接数量和相关链接比例等特征方面与非学术文献网页具有明显差别,差异程度都大于75%,属于程度明显,能较好地用于区分学术文献网页与非学术文献网页,为今后系统开发学术文献网页的自动化识别工具提供了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展览作为文献收藏机构信息利用和创新服务的一大亮点,以视觉化、生动性和体验感等特点吸引了广大受众,逐步成为其核心业务并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不少展览仅是将文献直接作为展示对象或嵌套至通史展中,文献最具价值的内蕴信息并未获得解读、转化和呈现,导致展览在信息利用和创新服务上,收效实际并不显著。鉴此,本文将突破博物馆的研究边界,将不同收藏机构的文献展览作为研究对象,对散落至不同机构、不同学科的文献展览研究进行学术史爬梳,并于此基础上开展研究动态的分析和研究空间的寻绎,以期发现研究空间中可能的关键问题,主张引入博物馆展览领域的关联性研究,从博物馆学既有成果中获得有益启发,为聚焦与探讨文献展览共性问题奠定较为客观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读者荐购的定义及方式,分析了读者荐购与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关系,探讨了高校读者荐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改造读者荐购工作,促进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湖北省独立学院学士学位点专业评估中"专业图书资料"指标内容,阐述了对专业文献评估方法进行探讨的必要性,并介绍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图书馆在专业文献评估中的做法,旨在为同类院校图书馆开展专业文献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Google Scholar的利用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Google Scho1ar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互联网学术文献搜索服务。介绍了其概况、使用方法及用途,并对其进行了简要的评价。强调中国学者应早日了解并充分利用这一重要工具,为学术工作及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15.
近30年来客家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为客家研究提供文献支撑是客家文献工作的价值所在。文章通过对客家研究的论文进行内容主题分析,探讨依据客家研究的内容主题开展知识服务的必要性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6.
The paper proposes and describes a framework for academic library quality to be used by new and more experienced library practitioners and by others involved in considering the quality of academic libraries' services and provision. The framework consists of eight themes and a number of questions to examine within each theme. The framework was derived from a detailed content analysis of two major sources of information: the content of a recent book on quality and academic libraries edited by the author; the content of the journal articles, books and conference proceedings identified for the various literature reviews included in the book. To illust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ramework, some of the main activities, processes, and issues defined within each theme are described, and extensive references from the literature are included.  相似文献   

17.
基于学术文献构建领域本体对促进领域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以中文学术文献为数据源,半自动化抽取领域本体层次关系的框架方法。首先,构建了一个通用的领域本体层次关系的细粒度研究框架。其次,设计了一种新的概念表示方法,融合了深度学习方法得到的概念语义特征和上下文的时间序列词频。进一步结合了AP聚类、Prim算法和Web搜索引擎的查询数据,提出了基于规则推理的本体概念层次关系抽取算法(RROCHE),实现了半自动化概念层次关系抽取。最后,基于中文分词领域的中文学术文献数据,通过数值实验方法讨论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提出的框架方法也非常容易推广并应用到各领域本体层次关系任务中。  相似文献   

18.
随着Internet的发展,互联网上的学术文献数量呈指数增长,很难为科研工作者所利用,因此亟需一种方法对海量的网络学术文献进行自动的搜集、整理、分类。在前期充分的实验论证后,设计实现一个海量网络学术文献自动分类系统,该系统使用模块化设计,包括学术文献自动抓取模块、学术文献词-文档矩阵处理模块、本体集成模块以及基于语义驱动的分类模块。实验证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完成海量学术文献的自动抓取、处理和分类工作。  相似文献   

19.
杨勇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28(1):45-46,74
文章简要分析了开放存取三个不同的含义,介绍了开放存取的研究和发展趋势,指出高校图书馆引入开放存取既是形势所迫,也是义不容辞,并从高校图书馆的定位、资源的引进和自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认为英国SCONUL的信息素养七要素标准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信息素养标准之一。简述其发展历程,在剖析其新版标准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分析英国高校面对的新学术形势,以及该标准据此在可迁移性技能、学术技能、嵌入教学、学术生态和可视化效果等领域所进行的改进,以期为中国高校的信息素养标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