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数字图书馆2.0服务体系包括用户中心、文献信息服务、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学习中心和网络社区5个模块,分别起到用户信息管理、文献检索与获取、问题咨询与解答、信息素养能力培养与人际交流的作用。同时工作人员要积极参与,做好后控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虚拟学习社区是学习者网上学习的主要场所,基于Web2.0技术的虚拟学习社区可解决传统虚拟学习社区中寻找学习伙伴与归属感难、分享学习资源难等问题,设计了高校图书馆虚拟学习社区的五大功能模块,提出了高校图书馆虚拟学习社区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虚拟学习社区的概念及其特点,阐述了虚拟学习社区应用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必然性及构建虚拟学习社区的技术手段,探讨了虚拟学习社区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虚拟社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虚拟学习社区是未来学习型社会中一种很有价值潜力的网络学习方式,以虚拟学习社区和知识交流模型为基础,以"小木虫论坛"为例,剖析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交流主体、知识交流课题和知识交流方式,并提出关于当前论坛知识交流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虚拟社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虚拟学习社区作为未来学习型社会中一种很有价值潜力的网络学习方式,是依托网络技术,将知识资源优势与虚拟技术平台强强结合的产物。本文以虚拟学习社区和知识交流模型为基础,以"小木虫论坛"为例,剖析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交流主体、知识交流课题和知识交流方式,并提出针对当前论坛的知识交流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Web2.0技术主导的数字图书馆人文服务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eb2.0时代为数字图书馆发展提供了契机,抓住这一机遇,以Web2.0技术为主导构建数字图书馆人文化服务体系,是数字图书馆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该体系包括用户中心、文献信息服务、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学习中心和网络社区五个模块,这五个模块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分别起到用户信息管理、文献检索与获取、问题咨询与解答、信息素养能力培养与人际交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认可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的便捷高效的同时,应重视网络学习生态系统缺失的问题.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情感交互是其中的问题之一。以虚拟学习社区的网上实时讨论为切入点.探索如何通过开展网上实时讨论活动,促进学习者的情感交互,从而助力网络学习生态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丁文姚 《图书馆》2023,(3):33-40
以虚拟知识贡献的知识社区为媒介,知识贡献者对于推动知识创造与传播不可或缺,提高知识贡献群体的数字素养能力对促进知识交流生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四全媒体视域分析主体全员化、技术全息化、过程全程化、内容全效化特征,并结合数字智能联盟发布的《2019年DQ全球标准报告——数字素养、技能和准备的通用框架》,综合横向领域和纵向层次探讨虚拟知识社区知识贡献者数字素养能力的概念,构建数字素养能力理论框架。研究旨在丰富知识贡献主体数字素养能力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9.
宋生艳 《晋图学刊》2013,(1):22-24,32
在分析学科馆员2.0产生背景的基础上,引入国内外学科服务发展理念与学科特色服务进展态势,从数字化学科服务的联络、泛在化服务环境的拓展、虚拟学习社区互动、网络信息安全素养教育等方面,探讨了学科馆员2.0在网络化信息服务方面的创新范式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信息共享空间理论模型建构与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以培育读者信息素养,促进其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为目标的创新服务模式。其理论模型是以功能集成、协同知识管理和战略联盟为基础的。它的内部构成主要分为实体层、虚拟层和支持层。信息共享空间动力系统包括信息技术、组织与管理和文化与精神等三大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1.
作为高校图书馆嵌入学习过程的在线服务形式,虚拟学习社区是学习共享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在我国仍处于探索、实验性建设阶段。以图书馆为学习资源与交互平台,融合典型SNS应用的富交互性,构建虚拟学习社区模型,详细介绍主要互动模块的具体设计,并探讨虚拟学习社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孟笛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8):127-133
[目的/意义]虚拟社区研究勾连了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多个学科,是新媒体研究的重要领域。对该领域进行文献分析,梳理国际学术界虚拟社区研究的发展脉络,并深入探讨该领域的三大重要主题,对国内学术研究将有所启示。[方法/过程]基于SSCI、A&HCI数据库,遴选出虚拟社区研究中最受关注、影响力最大的文献进行文本分析和总结。[结果/结论]虚拟社区研究经历了从广阔宏观的社会学论述到具体专业性主题社区的实证分析的演变 。即通过对虚拟社区的概念及特征、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以及医疗健康虚拟社区三大重要主题进行深度解析,文章指出未来的虚拟社区研究更加关注"人与网络"的相互作用,并将进一步推进现有协同创新的知识网络框架。  相似文献   

13.
虚拟社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静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6):91-94
指出Web2.0环境下的虚拟社区为用户提供全新的互动平台,成为用户生产、获取、交流、共享信息与知识的微观环境,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关注。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视角、知识管理视角、商务视角、传播学视角四个方面,综合分析国内外关于虚拟社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的成果,归纳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将来需要推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15.
网络虚拟社区是一种新的社区形态,社区提供各种交流平台,使社区成员得以互动。基于这一理论,对高校图书馆虚拟社区建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构建高校图书馆网站虚拟社区功能模型,围绕虚拟社区这个平台,凸现资源优势、服务优势、竞争优势和文化品牌优势。高校图书馆要运用虚拟社区模式建立成功的网站,以门户站点作为虚拟社区的发展方向,利用虚拟社区提供个性化服务,建立和维护反馈循环机制等,为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开拓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当前虚拟知识社区已成为人们交流信息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尽管技术发展有效促进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效率,但是虚拟知识社区中的信息粘性现象仍然较为普遍。传统的信息扩散模型如Bass模型和传染病模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模拟信息在虚拟知识社区中的传播过程,但是其难以解释产生信息粘性现象的内在原因。[方法/过程]本文将基于信息粘性理论提出一个研究框架,针对虚拟知识社区中用户生产的信息(回答和文章),研究内容包括信息粘性的程度测算,信息粘性的成因识别和信息粘性的演化形态分析,以期发现虚拟知识社区中产生信息粘性现象背后的原理,为提升虚拟知识社区中信息传播效率提供理论支撑。[结果/结论]通过探究虚拟知识社区中信息粘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动态演化可以对信息传播的不均衡现象展开理论解释,完善现有信息传播理论模型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以和金生提出的知识发酵为理论基础,从生物发酵和知识共享过程的相似性出发,通过与知识菌株、母体、知识酶、发酵吧等要素进行对比分析,提出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的影响要素,同时构建以知识提供、知识发酵和知识存储为阶段的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过程模型,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究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发酵过程以及多主体参与下知识共享的实现机理。  相似文献   

18.
以虚拟学术社区这一新型网络学术交流平台为研究对象,基于对社区知识共享过程的思考和构建,将引导者、回应者、学习者和评价者4类社区成员类型划分为知识提供者、知识接受者和知识评价者,分析3种主体进行知识共享过程的特点,指出对于知识共享系统来说,知识共享过程中的社区主体间关系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过程的参与主体间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