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谈“受众本位”与“迎合受众”之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新闻改革,受众本位论在我国得到确立。受众本位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然而,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有些媒体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竟把“受众本位”等同于“迎合受众”,给新闻事业和广大受众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本文主张新闻界应厘清是非,树立理性的受众本位观念。  相似文献   

2.
辨析“受众本位”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众,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起始点与最终归宿,是新闻传播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受众意识作为一种传者意识,是新闻传播工作者头脑中有关受众的系统化的、自觉的、伴随着心理体验且有能动性的反映形式,是传者为着心目中“隐含的受众”的需求而进行传播的一种内驱力,它能促使传者从受众的角度去关注社会、关注新闻。自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新闻改革以来,受众逐渐被看做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接受者和参与者,其地位不断突出、彰显,由此派生出的受众本位意识也在新闻从业者中建立。受众本位意识的凸显,的确加快了我国传媒业的发展速度,对我国新闻事业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新闻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然而在可喜的成绩背后存在一个让人担忧的现象:媒介片面追求"眼球"效应,出现媚俗的趋向.媚俗对受众和社会不利,也不利于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究其原因,除了受到经济利益的刺激一味追求巨额利润之外,主要是因为媒介对受众本位意识的理解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偏差:在建立为受众服务的观念的时候,忽略甚至放弃了社会责任这个非常关键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薄靖 《新闻传播》2010,(9):85-85
随着时代的发展,受众本位理论越来越得到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众本位理念和新闻时评已经成为我国新闻传播业的两大突出特点。本文从受众本位的概念和特点出发,结合新闻时评的影响,探讨我国报纸新闻时评在受众本位语境下的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同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受众与传播者这两个概念作为传播过程中的两个主体而存在,两者之间是“共生现象”,而不是传者主宰受众。随着“反馈”概念的引入,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提升。因此,对受众的研究也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理论,旨在强调受众本位的回归,并在传播实践中尊重和保护受众权利。  相似文献   

6.
叶菲  薛雯 《新闻世界》2011,(11):118-119
作为传播活动的接受者,受众在品牌传播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成功实现品牌传播,特定的受众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Coach品牌为例,以受众本位理论为基本出发点,深入剖析Coach品牌的受众特征。  相似文献   

7.
孟彦 《军事记者》2004,(5):26-27
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崭新的执政理念。新闻媒体作为党的“喉舌”,坚持受众本位理应成为媒体宣传的崭新理念。在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多样化、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样化、媒体宣传形式多样化、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的形势下。如何坚持受众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阅读视听需求,既是新闻宣传落实“三贴近”的题中之义,又是事关媒体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受众本位意识这一点出发,分析新兴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的成功之处。《爸爸去哪儿》作为一档成功的电视节目,受众本位意识在其中得到了彰显,这也是其广受好评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受众既是信息的制造者,也是信息的消费者。受众所期望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制作的过程,更多的是能够从节目之中感悟人生,找到受众的价值本位。因此众多媒体也开始进行许多大胆的探索,但结果都不甚理想。如何将收视率与受众的深层次需求紧密地结合,也就成为了当今课题追求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从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化是传媒发展的必然趋势。“传媒若要最大程度占有读者/观众,势必要最大程度上来表达读者,观众的意见,为他们所喜爱。这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交换。读者/观众的购买力,是传媒的真正‘控股者’。”最大限度地表达受众的意见,就要求传媒制定和推行合适的受众策略,而当前我国推行传媒受众策略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八大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 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为标志,传媒市场已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卖方市场转化为现在的买方市场。在此背景下,传媒必须彻底放下高高在上的老爷架子,丢弃媒介本位的落后观念,从以人为本的理论前提出发,积极倡导受众本位,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李婷婷 《传媒》2015,(5):71-73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大力倡导并践行“受众本位”理念时,暴露出诸多误区,迎合受众,强化刻板印象;情绪化语言,难以客观引导舆论;跟风模仿,同质化严重为此,传统媒体需努力完善职业规范,提升传统媒体公信力;明确受众定位,走差异化道路;开展多元化经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适应受众多样化的需求,助推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中专业性的加强和公信力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广播天气预报编排与听众本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飞 《新闻前哨》2010,(6):73-74
广播天气预报作为一档有效、实用的服务性节目,多年来收听率和受欢迎程度居高不下。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办好天气预报及其延伸节目,体现出媒体的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本文从受众本位的角度来分析广播天气预报节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中西新闻传播史各个不同时期的对照比较,得出中西新闻传播运行机制分别以传者为本位、以受众为本位的结论,并从文化传统、理论指导、办报主体、媒介体制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历史根源,最后辩证地指出了两种不同的运行机制各自的利弊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3G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手机媒体衍生出了3G网站这一新的媒介形式。建立在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基础上的3G网站为受众带来了全新的传播体验。3G网站不能采用简编传统媒体内容的发展思路,而应在深入研究3G网站及其受众特征的基础上,实施受众本位的编辑策略。  相似文献   

16.
蒋蕴 《新闻与写作》2001,(11):16-17
●我们正在进入互联网逐渐消 除电信、计算机与媒体之间的 差别,形成一个统一的产业, 继而从传统媒体手中接过全 球媒体产业权杖的“后大众媒 体时代”。 ●伴随着互联网而来的信息传 播技术的革命,新闻事业发展 的趋势之一,便是由媒介本位 向受众本位的回归。 ●后媒体时代的新闻受众,人人 都拥有“独家新闻”,这是一 种在数字化定制经济下,充分 满足个性需求的个人新闻。  相似文献   

17.
“人民本位”的新闻思想是新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思想基础和运转逻辑,本文从建国初期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新文艺路线的确立、典型人物报道这三方面回溯“人民本位”新闻思想确立的历史过程,阐述这一思想逻辑的作为历史结果的合理性.本文从人民价值立场、人民文化观念和人民主体性意识等三个维度诠释了“人民本位”的新闻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8.
吴风 《新闻大学》2013,(2):8-13
"人民本位"的新闻思想是新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思想基础和运转逻辑,本文从建国初期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新文艺路线的确立、典型人物报道这三方面回溯"人民本位"新闻思想确立的历史过程,阐述这一思想逻辑的作为历史结果的合理性。本文从人民价值立场、人民文化观念和人民主体性意识等三个维度诠释了"人民本位"的新闻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9.
传者本位与受众本位——解读中西新闻传播运行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史实比较从新闻事业产生之前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的源头说起,西方最早的新闻传播活动是民间自发的,即流亡歌手的口头传播活动。由于当时西方大众的价值取向是英雄崇拜,因而传播的内容主要是歌颂古代战争英雄,可见已考虑到了受众的喜好。另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古罗马的新闻信处于合法地位,它是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发达的产物,内容主要是一些金融、商业方面的信息,可以定购,目的是为贵族、富商及有权势的高层社会人士提供信息传播服务,以领取适当报酬。即便是当时的官报,如《每日纪闻》的创办目的也非单纯为了传达政令,它是统治…  相似文献   

20.
名传播学施拉姆曾指出,受众参与传播,犹如在自助餐厅里就餐,媒介只是在为受众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饭菜,至于受众吃不吃、吃什么、吃多少,媒介无能为力。这里所反映的使用与满足的关系,折射出受众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接受和参与,受众本位意识在新闻传播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