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惠  戴海波 《编辑之友》2016,(11):64-68
传播研究本土化始终无法绕开对“中国经验”的探讨.本文在对“中国经验”的前世今生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其做了一番批判分析.文章认为,“中国经验”的提法是传播研究本土化中对西方理论霸权的一次政治性话语回击,但是,政治的归政治,学术的归学术,当政治热情凌驾于学术之上而产生的理论往往是权力的附庸品.“中国经验”是基于中国人作为主体的传播实践,它的价值标准应该回归到研究对象追求主体性的生活脉络中去,以是否契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作为衡量标准去提炼有针对性的经验事实.在传播研究本土化的过程中,要找准经验中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中国经验”中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
"意见领袖"与"文化英雄"——"两极传播"的中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的传播学研究在"本土化"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本文立足于学术"本土化",对中西方关于对信息传播过程中"二次流动"过程的研究进行梳理、分析,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从而将中国传统的学术资源与西方的传播学理论结合起来,促进适合中国本土特色的传播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外华语媒体和华语传播学界就西方媒体对中国西藏问题的报道的批评与抗争为契机,反思西方新闻客观性。在此基础上,作者从个人特定的学术角度,进一步提出有关中国新闻传播学理论框架、学术参照、和学术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4.
学术翻译是学术的延伸,且与某一学科的命运息息相关.从一鳞半爪的西方传播学译文到系统介绍传播学知识的译著,再到气势恢宏的煌煌译丛,学术翻译与中国传播学之间的良好互动,呈现了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跨文化传播等学科版图的依次铺排,见证了批判学派、文化研究学派、媒介环境学派等对传统的经验学派这一主流范式的冲击,有效拓展了传播学的学术空间,也促发了新知识的中国化、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黄经纬 《青年记者》2017,(27):28-29
按学界的共识,中国传播学研究肇始于1982年施拉姆访华.施拉姆给当时的新闻研究界带来了具有启蒙意义的美国主流传播学.但是,师承美国传播学的中国传播学带有先天的不足. 从传播学理论“本土化”到传播学科危机 1.“本土化”由来已久.据孙旭培教授梳理,1994年前的中国传播学研究,已经走过了对美国传播学理论“译介-研究-自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传播学理论“本土化”的问题被提出.1994年《新闻研究资料》更名《新闻与传播研究》,第一期便发布了“讨论传播研究中国化”的启事,“本土化”开始了系统性思考.同期讨论的另一个问题是新闻学的学科建制.新闻学有容纳其他社会科学的宏愿,而传播研究被认为是其实现宏愿的路径.在此背景下,传播研究面临两个议题:“为新闻学服务”和“传播学理论本土化”.“本土化”有两个方向:其一是结合传统文化和西方理论建立本土理论框架;其二是以传播学理论回应本土问题(潇湘,1995).往后的“本土化”工作主要是沿着这两个方向推进,但这个夙愿至今仍没有实现,甚至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6.
自改革开放以来,如何实现传播学研究的中国化,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科是中国传播学人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和学术追求.作为中国大陆传播学领域的先行者和开拓者,邵培仁在传播理论、媒介管理学、华莱坞电影理论、全球传播、传播研究本土化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令人景仰的学术建树,为推进传播学研究中国化进程作出了卓越贡献.本文主要以邵培仁及其学术思想为考察中心,从本土化、交叉化、国际化三个维度对其学术活动和理论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全面概括,旨在管窥传播学研究中国化探索的学术脉络和演进路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回顾传播研究本土化问题发展史、提问方式和本土化标准,本文试图将中国传播研究本土化话语中的学术问题从政治问题中剥离开,在学术层面上勾勒中国传播研究本土化背后的两对张力(应用与理论的张力、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张力),并进一步提出进行本土化研究的四个行动路径.本文认为,传播研究的本土化概念不应是单数而是复数,不应简单追求一个统一标准,而应提倡多个标准的竞争与对话.  相似文献   

8.
林凯 《东南传播》2021,(6):98-100
厦门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了谢清果教授的新作——《华夏自我传播的理论建构》.该书从自我传播(内向传播)的角度观照中国儒释道心性论,揭示儒释道自我传播的智慧及其运作方式.本书在与西方传播理论对话中揭示中国本土化传播理论特色——心传天下,这是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和关键,而这一本土化理论的建构对当前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立德树人的德育工作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等都具有现实意义.因此该书是一部亟具时代价值的本土传播理论专著.  相似文献   

9.
关于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新闻传播学界提出或正在尝试着 诸多途径。比如,原汁原味地引进西方传播理论,将西方传播学理论在中国进 行本土化的验证研究,或者在中国传播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建构性研究等 等。事实上,每一种途径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其合理性和局限性。 喻国明教授是一位跨越新闻传播理论和传媒实务研究的学者,其独特的 学术位置赋予了他审视不同研究途径的冷静视角,甚至包括对其自身学术研 究的反省。  相似文献   

10.
章彦 《传媒》2023,(12):61-63
在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有关国际新闻传播“本土化”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须跳出既有认识框架,从中国大局和世界变局层面进行再思考。本文从现有“本土化”理念和相关媒体新闻实践等角度入手,对新形势下国际新闻传播本土化研究进行理论拓展,提出媒体本土化的优化路径,阐述和分析本土化策略对扩大我国国际新闻传播影响力以及在我国战略传播体系构建过程中起到的筑基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9,(8):70-79
传播学研究的物质性转向是在传播观念二元对立的学术背景下提出来的,它回应了传播学研究"重精神、轻物质"的学术反思,重塑了传播过程在社会系统中的连接与中介作用。本文基于芝加哥学派的经验哲学思想,把作为经验的传播作为本次研究的逻辑起点和理论预设,力图在二元对立的传播观念当中寻找一条中间路径,并据此来审视传播学研究物质性转向的底层架构、逻辑进路、范式转换与价值取向。传播学研究之所以要进行物质性转向,其根源在于走向先验的传播观念与社会现实之间出现了经验的断裂。传播学研究的物质性转向对原有的传播观念做出了实质性的改变,必然要在时空构造、现实图景与观念形态三个层面上经历漫长的逻辑进路,这也推动了传播研究不断从身份角色走向身体观照、从符号文本走向经验语境、从仪式参与走向群落生境、从秩序维系走向社会互动。传播学研究物质性转向对现实社会的潜在影响主要体现在它的价值取向中,具体表现为基于实在互动的建构主义、基于操作可控的实用主义和基于主体自觉的存在主义。  相似文献   

12.
在知识社会学视角下,本文从学术素养综合框架的本土化阐释出发,考察健康传播学术生产过程中的协商机制。通过对7位国内高校健康传播学者的访谈以及相关制度文件的分析,本文在期刊发表、基金项目这两个协商地点研究他们的行为策略,并尝试在凸显学者主体性的前提下,探讨制度或结构性因素如何影响了他们对中国意识的追求。从健康传播管窥新闻传播乃至社会科学的本土化困境,本文认为,中国意识的提升不能完全仰赖于学者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还应当在制度层面优化期刊发表和基金项目等学术评价系统,建构更自信更多维的高校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传播学本土化的选择、现状及未来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80年代初以来,国内传播学研究本土化的发展及趋势做了理论上的初步梳理,并对本土化的意义及目标,本土化所追求的学术个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坚持应该从学术对话的层面上,倡导本土化的实践;在辨识本土化的过程中,加强对西方传播学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养育我们化西方传播学理论的能力,从而建构一个带有自身学术个性的理论世界。  相似文献   

14.
一目了然     
传播研究现状评估近些年来我国传播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传播学界出版了诸多较为完整、系统的本土教材;西方经典引进和译介亦开始颇具规模;理论方面的研究已从西方学术介绍转入本土化应用阶段;在部分领域已经产生了一些较为出色的学术成果;实证研究逐步普及,对资料及研究逻辑较为重视。  相似文献   

15.
在200多年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西方文化的传播和研究都是以都市文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无论是现实层面还是理论研究层面,都明显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从经济到文化,都市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和霸权地位,而在"城市中心主义"的社会文化传播系统中,乡村成了被忽略的"他者".当代大众传播研究和建设应努力改变欧美国家以都市文化传播研究为主的模式,重点关注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城乡文化因传播失衡而面临的生态困境.  相似文献   

16.
郑荣 《出版广角》2018,(15):41-43
学术期刊承载着思想传播与智力供给的双重责任,是学术话语的引领者和风向标.要建构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期刊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须坚持以中国社会实践为本体指归,以打造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为理论指归,以辩证统一观为方法指归,以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指归的选稿与用稿原则.这样才能为真正建构中国标志性的学术概念,实现学术话语的本土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陆的女性媒介形象研究自1990年代中期兴起后,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界探讨女性问题的重要取径。女性媒介形象研究在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推动下,产生研究热潮,并保持了稳定的学术产出。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为节点,相关学术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94年至2008年,在西方女性主义学术话语霸权主导下,女性媒介形象研究呈现出自发与理论依附状态;而从2008年至今,中国学者逐渐超越以男性凝视和消费主义为核心的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表述,关注中国革命建设和社会改革对女性媒介形象呈现的决定性影响,扬弃了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框架。以历史向度关注国家在场不仅照亮了西方女性主义研究的盲区,也释放了中国女性媒介形象研究的本土动力,更凸显了将以女性媒介形象为表征的妇女问题与国家发展相结合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菲  陆地 《现代传播》2005,(6):90-91
一、倾斜的“二元”媒介市场中国和西方有不少学者在研究中国的时候,都曾提出过“二元”的概念。在这些研究中,有的是从社会结构着眼,有的是从经济结构入手,有的是从文化结构分析,有的是从地理结构探求,内涵不尽相同,但是,学者们的核心内容是一致的,那就是——中国实际上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个是“城市中国”,一个是“乡村中国”。其实,如果从媒介传播的角度去研究,中国的这种“二元”结构更典型。由于城市经济发达,市民收入高,文化传播机构也主要分布在城市,所以,城市理所当然地就成了一切文化媒介关注的焦点和传播的主要市场;人口更多、地…  相似文献   

19.
人际传播研究历来被人指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更多地关注的是个体之间的人际交流本身,而并不太深究人际交流背后的结构性因素,而后者才真正有助于人际传播的理论建构。笔者以"叫魂事件"与"非典事件"两个流言研究的案例试图说明,一切人际传播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结构性因素,应当深入剖析。西方学者在人际传播研究中所走的个体主义弯路对该学科领域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在人际传播本土化研究的进程中,中国学者应避免个体主义的倾向,要从具体问题入手,通过框架分析与对结构性因素的追问,取得对重大历史问题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计算视觉传播使用计算机视觉方法,在方法体系、问题视域与解题标准方面带来研究范式的转型,为传统的视觉传播(视觉文化传播)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学术想象力。同时,在计算视觉传播研究的实践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将这一研究范式与视觉传播(视觉文化传播)研究范式结合起来,注意西方研究相关工具与数据库的适用性,警惕其中可能蕴含的政治、国家和种族等方面的视觉算法偏见。在此背景中,增强计算视觉传播研究基于像素的图像与社会文化的阐释能力,发挥这一研究的人文关怀作用,从中国传统视觉精神、视觉(文化)传播实践与视觉经验出发,分析与预测中国视觉传播(视觉文化传播)的热点、难点与发展趋势,突出中国问题域的独特性,彰显其紧迫性与现实性。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计算视觉传播(视觉文化传播)研究范式,这是计算视觉传播研究理论本土化建构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