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回顾2022年海外科技期刊出版的发展,分析转换协议、权利保留政策、版本控制以及多元的开放获取实践等OA最新进展,认为OA出版延续了系统性增长的态势;梳理开放数据的监管和出版活动,分析其在支持开放科学方面的关键作用;探讨开放知识仓储、开放引文、质量评价体系与科研诚信等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建设问题;针对科技期刊出版商在开放变局中面临的挑战,提出加速扩大OA规模、投入开放科技出版基础设施建设、加紧向解决方案和智能服务提供商转型的应变之策。科技出版的未来出路在于持续促进科学研究的“大对话”过程,以巩固其在科学交流系统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术出版信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不端行为屡有发生,科研诚信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近年来发生的科学不端案例出发,指出学术研究和科学交流系统存在的信任危机,主要包括出版前作者研究中的诚信危机、出版中同行评议的权威危机以及出版后科学成果评价和学术复证危机.进而结合已有的区块链应用实践案例,分析区块链技术在学术出版信任建设的具体应用和实施策略,从开放研究过程、开展数据自治、优化同行评审等方面提出区块链技术建设学术出版信任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3.
现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纸质版学术专著仍旧是美国大学人文社科年轻教师晋升的唯一标准,但是,学术专著销售册数却在逐年下降,大学出版社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独自承担学术专著的出版费用。缓解学术专著出版危机只能寻求外部的资助。美国大学出版社开始借鉴科技期刊的开放获取出版模式,希望大学和科研资助机构为学术专著支付出版费用。学术专著出版模式转向开放获取,本文探讨了两个重要问题:美国大学出版社每年出版多少学术专著?出版一部学术专著需要多少钱?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不断增多的学术不端事件引发了各界关切,科研诚信建设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通过分析传统学术出版面临的科研诚信困境,阐述了开放科学的发展给科研诚信建设带来新的机遇,介绍了开放科学计划下的科研诚信建设体系。相比于被动式科研诚信建设,开放科学计划下面向科研诚信的学术出版可以通过促进科学研究和论文的规范化、保证研究出版过程的透明化、提高研究和论文的原创性,主动维护科研诚信。  相似文献   

5.
曾建勋  郑昂 《编辑学报》2021,33(4):359-364
开放获取运动给科技期刊的出版模式带来变革.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危机,国际上的科技期刊积极回应:新兴出版商大量新办开放获取期刊;传统出版商开设OA子刊,化"危"为"机";多数期刊打造混合出版模式,实现转型过渡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科技期刊受到严峻的挑战: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发展不成熟,加速科研论文与经费外流;没有遵循国际OA标准,无法实行OA经营;政策制度不成熟,配套设施不匹配.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开放获取环境下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对策:遵循国际OA出版规范,创立中国特色的期刊OA模式;发展国内英文版期刊,实行国内外APC同质同价;建立集中开放获取平台,推进期刊集约化发展;确认预印本首发权,无缝对接科技期刊的优先出版;强化OA出版质量监控,培育市场化出版生态.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学术信息流通环境,基于信息平台的开放存取对出版行业产生了很大影响。作为一种新的学术出版与交流模式,开放存取在有效提高学术交流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学术论文的出版费用。分析了开放存取对科技期刊出版的影响,并讨论社办科技期刊从编辑岗位设置、组稿、发行营销等角度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雷雪 《编辑学报》2022,(6):662-667
预印本是开放科学环境下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本文分析了预印本发展对学术出版体系的积极作用,归纳了现行的科技期刊预印本政策,以及设立预印本编辑、将论文同行评审与预印本开放评论相结合等创新实践;探讨了预印本与科技期刊的融合出版流程,以及预印本平台与单刊建立合作关系、科技期刊出版商开辟预印本专区等融合发展模式。在上述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预印本与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的建议,包括加快预印本相关政策制定、建立预印本与科技期刊平台的互通互联机制、推进同行评审与开放评论相结合的论文审查模式应用等,以期促进新型学术出版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科技期刊从诞生之日开始,就与科学共同体密不可分,如何借助科学共同体的平台作用,建立我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话语体系,是服务科技强国建设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所处的发展环境和政策导向,阐述了科学共同体在科技期刊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科研人才评价导向、强化学术团体的科技出版功能、科技期刊分类评价体系建设等3个角度提出了激发科学共同体能量、建设一流科技期刊的发展建议,期望推进科学界和出版界共同努力,争夺全球科技人才与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系统回顾2023年海外科技期刊出版动态,在S联盟提出建立由学者主导的学术交流生态系统的背景下,分析以转换协议为代表的商业OA模式与开放科学所期冀的社群导向OA模式间的碰撞;探讨生成式AI作为效率工具应用于学术出版的优势、风险与对策;梳理政府、大学、研究机构、学术出版商等各类主体在推进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与重用方面的努力,以及学术出版商的数据出版活动。指出面临变局,科技出版商应以技术赋能,加强对内容资源的集聚和深度开发,完善科研工作流以应对科研诚信问题并提升自身竞争力,并应在与新兴替代性平台的复杂竞合中寻求发展。  相似文献   

10.
系统梳理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全球科技期刊出版带来的巨大冲击,分析了预印本爆发性增长、开放获取定价机制不断优化调整、“S计划”迈向新阶段等出版动态.开放数据出版作为独立于期刊论文出版的科技出版模式,将日益嵌入科技出版产业.大型出版商通过开放评议、开放引文、开放期刊评价等措施,加速接入开放生态.出版商和学术机构通过制定各项行动计划解决种族和性别歧视问题,共同营造订阅模式和开放平台并存、大宗贸易和小规模贸易兼有、包容的科技期刊出版生态.疫情冲击成为开放科学和开放出版的催化剂,但能否给科技出版带来永久变化还未可知.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追溯我国英文医学开放获取(Open Access, OA)期刊的发展历程,量化分析OA转型对期刊的影响,为我国医学科技期刊在开放科学环境中的发展路径探索提供数据支撑。研究基于InCites数据库、DOAJ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以及期刊网站,梳理1980—2022年间我国被SCIE数据库收录的英文医学期刊的OA转型趋势,对比OA期刊与非OA期刊之间的差异;并通过OA期刊自身前后对照分析,研究OA转型对期刊学术影响力、学术合作以及社会效益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共有44种英文医学OA科技期刊和23种非OA期刊被SCIE数据库收录。自2010年起,我国英文医学期刊出现OA转型热潮,越晚创办的期刊OA转型时滞越小(P<0.001)。相较于非OA期刊,OA期刊的期刊规范化引文影响力和国际合作比例更高(P<0.05)。控制其他因素后分析得出,OA转型能够显著提高期刊JCR分区排名、国际学术合作水平及社会效益(P<0.05)。研究提示,我国英文医学科技期刊逐渐形成OA出版共识。OA转型能够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促进国际学术合作,增强期刊社会效益,建议我国进一步推动OA期刊...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学术领域层出不穷的科研诚信丑闻,为了探索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有效路径,首先结合前人研究和典型案例,对当前科研领域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类型进行了简要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学术论文科研诚信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基于开放科学标识码(open science identity, OSID)的开放科学计划给出的解决路径。OSID平台借助语音介绍、在线问答、学术圈、开放内容和数据等功能,打造出一个在线互动交流的学术平台。该平台有助于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基于单篇论文的学术评价机制,并大力促进开放科学运动的普及。面对学术不端的严峻环境,期刊社应发挥好科研诚信"把关人"的作用,主动推进数字化转型,积极拥抱开放科学运动,逐渐形成期刊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3.
文章收集2022年度新批准CN号的英文科技期刊名录及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批准项目信息,整理2022年度SCI和Scopus数据库新收录我国英文科技期刊信息并分析2021年度SCI引证指标情况,基于JCR数据库简要分析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并在分析国际科技期刊发展动态及我国科技期刊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从促进高水平学术期刊提升出版规模、推动学术期刊出版集群化发展、建设自主品牌学术出版与传播平台、营造适应开放科学的学术交流模式、加强高水平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有关我国英文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家高度重视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开放科学运动持续深入助推科技期刊出版服务模式变革,出版服务能力建设成为开放科学背景下科技期刊发展的关键所在。借鉴出版服务相关研究,明确科技期刊出版服务的用户导向,提出科技期刊出版服务能力概念与特征。从能力理论与知识活动角度出发,提出面向开放科学的科技期刊出版服务能力结构与构成要素,并对具体能力内涵与要素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5.
学术出版被认为是暴利垄断性行业,这似乎让人有一种神圣的无国界科学研究活动被利用的感觉。到底是科学蒙上了虚荣主义,还是商业出版披上了学术的外衣?正当全球科学界对此愤愤不平的时候,开放存取运动驾驶着全新的网络信息技术粉墨登场,似乎把全人类带入了真正的科学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出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数据对提高期刊影响力、保护科研工作者的知识产权以及提高科学数据的利用率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科技期刊有必要创新出版内容进行科学数据出版.在分析国外科技期刊数据出版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网络调查法对国内100种不同类别科技期刊进行调查,发现国内期刊出版界的数据出版尚处于萌芽状态.为此,文章提出四条建议:出台政策加以引导、统筹规划专业数据仓储或者公共数据仓储、统一出版与引用规范、建立高效评价机制.创新出版内容,实现新兴的数据出版与传统的论文出版融合发展将是科技期刊出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开放科学的驱动因素、发展优势与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考察目前国际开放科学的发展情况,为国内开放科学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方法/过程]通过网络调研和文献调研,综述和介绍开放科学的涵义、驱动开放科学发展的因素及当前开放科学发展的优势和障碍。[结果/结论]开放科学的概念存在多样性;科学发展的需求、各机构和国家的开放科学政策和实践项目是开放科学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开放科学的优势逐渐凸显,如提高科研的速度和效率、促进发现新的科研问题、增强科研的可见性和参与度、促进学术严谨和科研质量、增强科研合作和群体建设等;开放科学虽有优势,但也有一些因素阻碍其发展,如缺乏学术报酬等激励机制、独立的科研文化与竞争性、缺乏开放科学的知识技能、缺乏知识产权法律保障等。  相似文献   

18.
刘可 《编辑之友》2012,(7):67-69
开放存取期刊出版模式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术危机,基于此类相关认识,考虑其应用趋向,由此参鉴、探究一些成功的开放存取网络平台,对开放存取的种类和特性作探讨,由此也可展望,未来我国体育科技期刊的创刊模式将呈现多样性的发展形式.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环境下中国科技期刊知识服务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作为支撑知识创新和知识利用的重要传播载体,科技期刊的发展关乎国家科学文化的繁荣发展和软实力建设。面临中国正加速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机遇,面向科研人员逐步转变的科研需求,面对知名国外科技出版商技术、服务日趋完善的出版态势,中国科技期刊界亟须从根本上解决期刊的学术质量,高度重视新技术的开发利用,创新实现从传统出版向“互联网+知识服务”的快速转型。本文通过文献检索、访谈及经验回顾等方法,总结中国科技期刊现有知识服务的概况,并通过对其进行分类归纳,绘制中国科技期刊知识服务思维导图以及知识服务的资源分布及可行性分析量表,探寻当下适合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知识服务策略,期冀对国内科技出版界开展知识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公众信息网络接触行为的常态化发展,融合转型已经成为媒介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一种承载学术成果的产品,科技期刊承担着向社会大众传播最新科研动态及研究成果的重任,需要不断进行自我革新以适应融合背景下的内容传播新生态。通过对当前科技期刊发展业态的分析,能够进一步明确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加速科技期刊的知识服务转型,在此基础上实现科技期刊出版的创新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