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74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等高线方法     
本文介绍求极值(最值)的一种简捷方法——等高线(实为等值线)方法,通过范例说明如何分析问题中的等高线、限制条件与目标函数,从而在限制条件的几何图象与等高线的一支相切处求得目标函数的极值。篇末提供了一些练习题。  相似文献   
12.
马复 《教育学报》2001,(4):18-22
本文通过对两个教学实例的介绍与评述,分析了两种"发现式学习"方式的价值与理论假设,给出了对于"发现式学习"意义及其特征的一些理解.  相似文献   
13.
目前,各实验省(地市)的数学学业考试命题工作模式不尽相同,有些是以省作为命题单位,有些是以地市作为命题单位,但按照教育部2005年颁布的《2005年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数学学业考试命题指导》(以下简称《命题指导》)文件要求,所有实验区的命题工作都应当以课程标准和《命题指导》这两个文件作为基本依据——包括考查的内容、要求和基本指标等.因此,本文的论述也将以上述两个文件作为基本依据.一、关于“知识与技能”的考查1.数与代数(1)数与式数的主要内容包括相关数的概念、性质和基本运算.如,了解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概念;会比较实数…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单地介绍了“实验教材”(七年级·上 )的第 5、6、7章的有关教学的问题 ,并作了一些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5.
现实中,考试与教学彼此不可分割,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考试指导教学”的现象。如何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正向作用,减弱考试对教学的负向作用是研究的一个重点。一、基本观点对学生而言,考试的意义在于正确地、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包括以下方面:数学认知方式、数学理解水平、综合数学能力、数学活动质量、思维发展状况、现有的数学水平与课程要求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差异、数学学习困难及其原因。以便调整自己今后的学习策略。对教师而言,考试的目的主要有: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包括认知特点、发展、现状和未来倾向;了解…  相似文献   
16.
2001年7月,国家颁布并实施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教育部于2005年启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历经七年打磨,于2011年12月28日正式印发《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与《实验稿》相比,(2011年版》除了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核心概念”等方面有了具体改变以外,“内容标准”更是有了较多的变化.以下将详述第三学段“内容标准”的主要变化.  相似文献   
17.
情境学习理论与数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境学习理论在数学教育上的兴起距今只有十几年的时间,而且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数学教学实验作为肯定性依据,但它却表达了一种较为新颖的数学教育观.目前,国内的数学教育正处于改革的紧要关头,迫切需要多种学习理论来支撑和指导改革的实践.为  相似文献   
18.
教学反思——从经验型教学走向合理型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样的内容教的次数多了,时间久了,我们就会于有意无意之间形成许多带有个人认知特点与行为习惯的教学经验.这些经验使我们在处于类似教学情境时通常不再重新审视情境本身的具体特点,就直接照搬过去的“成功经验”去解决所面l临的问题,此时,成功  相似文献   
19.
<正>丁益民:关于新一年度的重点选题,一线的高中教师会比较关注高考研究,人大复印资料《高中数学教与学》每年都会开辟专栏转载这方面的优秀文章,《中国考试》每年也会刊发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的评价报告。因此,我认为杂志可以在八九月份开辟高考研究专栏。就我个人而言,一直重视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研究,其实教学研究就是对教学组织形式(外在)和教学规律(内部)的研究。一方面,我比较关注数学学科单元整体教学的落实,即怎么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化归思想作指导,对一阶、二阶以及分式递推数列的通项求法作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