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926篇
科学研究   77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62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1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中西文化的冲突与应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时代,为中西文化交流构建了广阔的平台,使我们看到中西文化存在着的差异和冲突。面对冲突,我们必须积极应对,以开放、宽容的心态,拓展对话、沟通的渠道,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培植和发展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152.
焦虑是人类共同具有的情感反应之一,中西方人皆有此情感体验。但由于文化不同,中西方文化对焦虑的看法或态度也不尽相同,而这又反映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本文首先从词语成语入手来看这些差异,然后从文学文本的解读来探讨中西文化对焦虑的处理差异并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3.
通过对中西咏花诗的对比分析,探讨中西方诗人在观察、感受、描写花卉时,隐含在各自背后不同的思想哲学、文艺美学、心理结构以及创作特征,进而揭示了中西咏花诗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征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4.
经历了60年日升月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得,82风岁高龄的杨振宁教授又回到清华大学,现在还为一年级本科生教授普通物理课。应山东大学之邀,2004年11月中旬,他第一次踏上山东的土地。3天中,他在“大家论坛”做《归根反思》的演讲,又在“与大家面对面”的两千人会场上解答青年学子们的十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5.
赛珍珠因其《大地》三部曲而获得193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作品使西方国家人民对淳朴的中国人民有了更多的重视与理解,让西方世界懂得了如何赋予自己一种中国精神,怎样在人口众多的中国人民中看到个体。但是,在给自己带来奖励与荣誉的同时,赛珍珠也在一定程度上招来了西方文人对她作品及个人的非议。因此,本文将对赛珍珠作品中的中西文化交融进行研究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6.
在反对外来侵略的过程中,林则徐致力于了解夷情,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经济思想、法律知识等;同时,也向西方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促进了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开创了中国近代初期的中西文化交流。因此,林则徐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接受外来新事物,介绍西方情况,吸收外来文化,开启了中国近代的维新思潮,是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的实践者。林则徐对西方世界的认识及实践活动,林则徐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值得学术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7.
论品牌与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根据中西化的特点和差异,通过化与品牌的关系以及化在品牌运作中的作用,比较了中西品牌。强调在西方品牌大规模向中国进军时,打造中国民族化品牌,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8.
"中西文化专题"是基于以"内容为依托(CBI)"和"语言与内容融合式学习(CLIL)"教育理念而开设的大学英语高级阶段语言文化类选修课程.文章对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管理与评价考核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该课程设计融语言能力培养和人文素质教育于一体,有利于实现英语通识教育的教学目标,并能为其他高级阶段选修课的设置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159.
近代以来 ,为了救亡图存 ,中国的文化何去何从 ?一直是中国人关心的话题。作为学贯中西的冯友兰 ,既反对盲目崇洋 ,又反对一谓的固守中国传统文化。为此 ,他构建了融中西文化于一体的形上学体系。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 ,冯友兰的形而上学体系都鲜明地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会通。本文就是浅析中西文化在冯友兰体系中的融合与会通 ,以达到学习与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0.
《固原历史地理与文化》一书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作者运用现代史学研究方法,把固原地理与文化发展脉络清晰地展现给读者;二是全方位论述了固原历史地理与文化的丰富内涵;三是对陇东历史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四对涉及固原、西北乃至全国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