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1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32篇
教育   552篇
科学研究   203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832篇
综合类   547篇
信息传播   9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主要是以多样的产品体现冰雪运动项目文化,并将中华体育精神要素融入其中,使其成为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的重要载体。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分析“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的内涵、“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的内涵与文化价值,以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开发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北京2022年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路径:促进“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品牌化;充分开发北京2022年冬奥会文化衍生的无形产品;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融入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展,扩大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影响力;加强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间的关联性,形成产业链。以期从理论层面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开发路径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2.
“冬奥遗产”的形成和演变经过了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对“冬奥遗产”初创期(1924—1945年)进行探讨。通过对“冬奥遗产”初创期进行分析,力图为完善“奥运遗产”理论体系,以及“冬奥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理论探索。“冬奥遗产”是冬奥会为举办国或地区、举办城市和奥林匹克运动所产生或加速产生的所有有形的和无形的长期利益。“冬奥遗产”初创期既形成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遗产”、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制度“遗产”、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动“遗产”,也在举办国及举办城市形成了体育领域和其他领域的“遗产”。“冬奥遗产”初创期的“遗产”亮点体现在:第1届冬奥会的诞生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而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遗产”具有特殊作用。“冬奥遗产”初创期的“遗产”发展难点在于:国际奥委会、冬奥会举办国及举办城市既存在来自冬奥会内在影响因素的挑战(冬季运动普及程度、奥林匹克运动普及程度),也存在来自冬奥会外在影响因素的挑战(经济、政治时局、战争、节候、科技)。结果表明:在“冬奥遗产”初创期,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大家庭”虽然对“冬奥遗产”的认识和实践是浅显和模糊的,但客观上“冬奥遗产”已经开始了初期的积累。“冬奥遗产”初创期是“冬奥遗产”发展的第一步,对后续“冬奥遗产”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33.
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治理背景下,现代奥运会已发展成了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社会活动。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而言,国际奥委会颁布的《奥林匹克2020议程:奥运会新规范》体现了奥运城市塑造的几个特点:规划的长期性、持续发展性和影响的广泛性。梳理1896-2020年奥运城市的发展历程发现,由奥运会衍生出的奥运产业、城市建设规划和“奥运遗产”能够驱动奥运会举办地的城市化进程,因此,在借鉴往届冬奥会举办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之际从4个维度将北京塑造为奥运城市,即贯彻中国新发展理念,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以奥运会改革措施塑造奥运城市,促进北京城市建设;强弱项、补短板,提升中国冰雪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完善中国冰雪运动产业链,传承北京作为奥运城市的“冰雪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4.
以美国专利商标局申请库收录的2001-2013年北京国际科技合作专利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和社会网络的方法对北京国际科技合作专利的逐年发展情况,主要合作国家、重点科研机构、活跃人才以及热点领域的合作情况作出全面的分析和系统的解读,揭示了北京国际科技合作专利快速增长等现状特征,探讨了当前北京国际科技合作在知识产权共享、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从政府的支持力度和要素流动等角度提出了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35.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第30届伦敦奥运会跳高项目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BMI及竞技成绩进行了统计、归纳、分析与研究,以期对我国跳高运动员的训练与选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6.
东京奥运会延期举行对世界体坛乃至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以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现状为出发点,围绕东京奥运会延期举行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展开研究。研究认为:东京奥运会延期举行将对赛事主办方经济效益、赛事合作伙伴经营、善后工作处理、大型体育赛事重启、运动员奥运备战和生涯规划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对此应采取妥善处理赛事延期遗留问题、积极做好赛事重启准备、合理筹划训练和备战计划、加强国际沟通和推动奥运改革、探索线上体育发展新机遇等措施进行应对。反思奥林匹克正被时代反噬,追寻奥林匹克的价值回归,坚信世界体育仍将继续前行,是为研究启示。  相似文献   
137.
新冠疫情对东京奥运会各项筹办工作和东道主形象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日本方面因时而变、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国际舆论走向,维护奥运会东道主的良好形象。东京奥运会延期举办事件的决策过程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对东京奥运会延期举办背景下各方定义的新闻议程进行了分析,结合新闻议程内容对奥运会东道主形象修复策略展开了研究。日本方面根据全球疫情变化、本国疫情防控形势和国际舆论走向,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了建立信心、推卸责任、拖延、诚意等形象修复策略,试图强化人们对于东京奥运会东道主安全条件的形象认知,致力于维护日本“安全之手”的国际形象,增强世界各国对于东京奥运会顺利举办的信心,在危机应对中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其中不乏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北京市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当前北京市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覆盖率已超过50%,但是还存在着数据量庞大、学生重视不足、部门间沟通较少、教学资源共享不足、资金保障不力等现实困难。设计了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系统,并借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经验,对北京市高校的体质监测信息化工作提出建议,认为应该做好前期的规划准备工作,建立完善的规范、标准和信息资源共享制度,规范信息化软件使用流程,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制度保证和经费保证。  相似文献   
139.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古希腊历史上延续千余年的民族性运动会,其存在价值早已超出宗教祭祀这一范畴。古代奥运会所展现出的忠于城邦、平等公正、精神大于物质、身心并重的教育思想,不仅适用于当时的古希腊青年,对当代青少年也同样具有教育意义。古代奥运会对中国青少年的启发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即爱国主义热情需要适当的途径来表达、比赛的平等公正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理性精神、非职业运动员淡化体育的功利性色彩、身心并重的价值观促进青少年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0.
目前,中国体育知识产权保护在立法、使用、保护、管理、文化基础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知识产权的概念、主体、客体、范围等基本法律问题研究方面,主要包括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产权专门和综合保护策略研究,奥林匹克知识产权国际和国内立法保护研究,以及典型国家体育知识产权保护评价研究4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