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3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90篇
教育   1062篇
科学研究   116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74篇
综合类   100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5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342篇
  2011年   494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31.
It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r government agencies to collaborate across jurisdictional and functional boundaries. Interorganizational systems supporting interagency collaboration must accommodate a wide range of factors from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participating organizations as part of their design and oper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findings from a case study of CapWIN, a collaborative network created to enable first responders to share information across jurisdictional and functional boundaries as they work together during emergencies and other critical events. The study examines how aspects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the agency context impeded or facilitated the CapWIN collaborative network and the interorganizational system (IOS) that supports it. We identify factors affecting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collaborative processes, and describe how these factors interact to enable and constrain an IOS.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interplay of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al, and technical aspects of interagency collaboration networks as they evolve over time.  相似文献   
132.
指出组织和个人对知识共享存在重大的意见分歧,其根源在于他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由“信息不对称”衍生出知识共享的低成本与知识创新的高成本、知识创新的长期性与知识应用的短期性和失败共享障碍等几对矛盾。认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知识共享障碍应该从分析员工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入手,从员工作为知识供给和需求者双重角色出发,建立“双赢”市场机制,从而建立合理的组织知识共享贡献评价体系,并加强员工对企业组织未知知识贡献的评价权重。  相似文献   
133.
首先引入心理契约和粘滞知识的有关理论,然后基于心理契约和知识的粘滞性对图书馆隐性知识进行分类,分析各类隐性知识的管理特征,最后提出基于心理契约的图书馆员工隐性知识管理对策,并依据隐性知识的不同类型进行针对性管理。  相似文献   
134.
公共知识中心与公共知识管理——再论图书馆的本质和定义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图书馆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当前,图书馆的定义有很大局限性。公共知识资源应是图书馆的本质内容;公共知识管理是图书馆的本质职能;知识共享与知识保障是社会对图书馆的本质要求。“公共知识中心”这一概念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图书馆的本质。图4。参考文献18。  相似文献   
135.
从有限到无限:信息资源共享的演变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共图书馆产生后100多年的历史中,人类信息资源共享的历程显示出了共享主体范围的逐渐扩大、所积累的可供共享的资源愈来愈多、共享的观念与技术障碍逐渐消失、共享边界的逐渐突破乃至模糊等趋势。其发展历程体现了共享主体的需求变迁,以及技术对共享效应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6.
图书馆组织内知识共享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组织内知识共享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解读国内外学者知识共享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组织内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认为图书馆组织内知识共享的模式选择应该是基于个人利益因素与个人功效感因素的文化主导、技术支持模式,并据此构建了图书馆组织内知识共享的机制框架。  相似文献   
137.
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从传统观念、现实处境、技术难题、概念理解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导致图书馆共建共享事业裹足不前的原因,提出了文献资源的共建应该是政府主导的文献保障体系的建设,共享是图书馆的现代服务理念,应该跳出图书馆系统,进行全社会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138.
文章论述了大同市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预期目标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应遵守的原则、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9.
实现体育信息资源共享的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院校图书馆之间应建立一种合作关系,互通有无,方便读者借阅,实现文献资源共享。这是各馆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围绕网络建设的课题,作者提出了在全国体育院校图书馆系统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网络和尽快实现体育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设想与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40.
分享与共承:体育课理想的道德生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青少年的道德及教育问题,在社会转型期,尤为突出地成为教育工作者思考与研究的一个课题。体育课教学如何在切实完成“体质”与“三基”两大目标的同时,对学生个体的品性培育,作出独到的贡献呢?本文以为:竞争与合作,是体育课教学之育德的最佳着力点;分享与共承,理应作为体育课教学之育德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