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248篇
  免费   1233篇
  国内免费   1702篇
教育   104635篇
科学研究   23496篇
各国文化   490篇
体育   7410篇
综合类   6525篇
文化理论   806篇
信息传播   26821篇
  2024年   540篇
  2023年   2238篇
  2022年   1365篇
  2021年   2635篇
  2020年   3130篇
  2019年   3337篇
  2018年   1849篇
  2017年   3239篇
  2016年   3948篇
  2015年   6215篇
  2014年   13560篇
  2013年   11082篇
  2012年   13234篇
  2011年   13167篇
  2010年   10343篇
  2009年   10308篇
  2008年   14162篇
  2007年   10493篇
  2006年   7762篇
  2005年   8259篇
  2004年   6002篇
  2003年   5190篇
  2002年   4521篇
  2001年   3859篇
  2000年   2957篇
  1999年   1171篇
  1998年   789篇
  1997年   973篇
  1996年   840篇
  1995年   669篇
  1994年   562篇
  1993年   446篇
  1992年   326篇
  1991年   281篇
  1990年   278篇
  1989年   246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6篇
  1957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正> §1.图书情报应用数学的简短回顾数学应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已有悠久的历史,从远古人的结绳记事,到古埃及人的几何丈量术,到古印度人"0"的发明,到我国《周易》的排列算法,数学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中的"数"和"形"的问题愈来愈受到人类的重视.但只到公元前六世纪,这种知识还没有形成具有逻辑关联的体系,因而只能作为数学的萌芽载入史册.从公元前五世纪到十六世纪,逐步完备起来的算术、初等几何、初等代数等,以静止的数和形的简单的组合为研究对象,形成我们现在称的常量数学.十六世纪,"运动"的概念随着天文学和力学的发展进入自然科学的中心课题,这使得变量的概  相似文献   
992.
<正> 参考工作在图书馆工作中占着重要的地位,这一点已为人所共知.处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它的特殊作用更为人们所重视.在国外,图书馆参考工作的历史并不长,大致开始于19世纪下半叶.1876年,在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第一届大会上,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ALA的创始人之一格林(Samuel S.Green, 1837-1918)提出一篇题为"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个人关系"的论文.这篇论文后被刋载在《美国图书馆期刊》上,它一般被认为是在图书馆中正式建立参考服务的最早倡议.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意义]基于数据分析视角,从研究数据以及研究方法的变迁出发,对技术预测研究做出系统性分析。[方法/过程]为厘清发展脉络,本研究将基于数据分析的技术预测研究划分为萌芽阶段(1981-1991年)、成长阶段(1992-2010年)、扩张阶段(2011-2017年)和瓶颈阶段(2018年至今),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计量法和知识图谱分析工具,对不同阶段的研究前沿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技术预测一直朝着多层次、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但尚未完成“技术可能如何发展”到复杂环境下“技术应该如何发展”的跨越,而搭建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构建智能化分析软件以及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将是未来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意义]信息茧房现象的存在,对用户使用移动知识服务具有一定影响,不利于用户对知识的学习与汲取。为探究信息茧房对用户使用移动知识服务的影响,以高校师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信息茧房效应下影响移动知识服务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突破信息茧房、完善现有移动知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信息茧房的主要成因为研究变量,构建信息茧房效应下用户使用移动知识服务的影响因素初始模型;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相关数据,对初始模型进行分析检验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用户特质(如心理动因和个人素养)、服务平台(如算法推荐技术)、信息内容(如内容权威性和有用性)和移动环境这4个方面均对用户使用移动知识服务产生影响。其中,用户特质对移动知识服务使用的影响最大;服务平台对移动知识服务使用也产生较大影响;此外,信息内容与移动环境也对移动知识服务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95.
许欢  罗永航 《图书情报工作》2022,66(20):101-110
[目的/意义] 以西方画作为切入点研究西方阅读史的发展历程,探究图像视角下西方阅读史的发展特点,实践以图证史的研究路径,为中国阅读史的研究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以588幅阅读主题的西方画为研究对象,使用图像分析法,在梳理和描绘图像视角下西方阅读史发展演变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时代对阅读行为认知的演变,最后总结图像视角下的西方阅读史特征。[结果/结论] 图像视角下的西方阅读史具有以人物为中心进行叙述的特征,宗教主题的阅读贯穿始终。使用绘画作品进行阅读史研究应该考虑时代因素、绘画目的和艺术加工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意义]通过融合不同来源数据的方式探索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行为影响因素,为用户健康合理地可持续使用社交媒体提供理论支撑,并为平台改进服务提供参考信息。[方法/过程]对访谈数据进行三级编码,结合爬虫获取的包含部分受访者数据的用户行为轨迹数据分析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原因,构建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结果/结论]通过多源数据融合能够解决单一来源数据有效性不足问题。研究发现外部环境因素(任务情境、信息过载、社交过载、不良言论)和平台因素(系统功能、品牌形象、付费服务)通过内部个人因素(信息需求、认知差异、负面情绪、使用成本、使用习惯、隐私关注)影响用户使用社交媒体,产生潜水、屏蔽、间歇使用、转移、退出和抵制等不同程度的消极使用行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用户作为弱势对象在技术环境下的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意义]探究互联网情境下用户人格特质对互联网信息采纳行为的影响,为规制互联网行业发展及引导互联网用户信息采纳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基于信息采纳模型、人格特质理论,探究用户人格特质变量对互联网信息采纳行为的调节效应。采用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使用ologit回归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分析验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信息采纳模型在互联网情境下更为重要,互联网信息质量与来源可信度决定互联网用户信息有用性的感知水平,进而影响信息采纳行为;用户人格特质变量对互联网信息采纳行为存在显著的间接影响力,且这种影响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98.
运用好用户思维、治理思维、产品思维,秉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内容、关系与服务为抓手,强化“智能+政务+商务+服务”,才能形成“一个平台、多方汇集、共同推进”的社会善治新局面,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999.
本文总结了主题图书馆服务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并以广州图书馆语言学习馆为研究对象展开实证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研究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专藏资源、馆员服务和主题活动对用户满意度有正向相关关系;主题活动对专藏资源满意度有正向相关关系;空间环境和宣传推广对主题活动满意度有正向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张薷  刘静  姜凯 《图书馆杂志》2022,(2):112-118
本文旨在通过探索研究型任务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过程和搜寻行为,更好地为面向学术用户的信息和科研服务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以不同学科的教师和博士生为研究对象,基于Kuhlthau的信息搜寻过程模型,结合研究型任务情境,从宏观角度探索了研究问题预聚焦、焦点形成及聚焦后三个阶段的信息搜寻行为。首先,通过关键事件法和微刻时序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完成21个访谈对象的数据采集;随后,采用内容分析法和归纳法对结果进行分析,从信息需求、搜寻策略、情感状态三个维度探索了学术用户在不同信息搜寻阶段的表现。结果表明,研究型任务情境下学术用户信息搜寻行为是一个复杂过程,在三个不同信息搜寻过程阶段,作为调节变量的用户特征,如学科背景、先验知识、感知的任务复杂度、学术水平等因素,对其搜寻过程、思想、行动、情感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