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4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242篇
教育   3892篇
科学研究   75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22篇
综合类   45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368篇
  2011年   452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457篇
  2007年   574篇
  2006年   536篇
  2005年   420篇
  2004年   364篇
  2003年   334篇
  2002年   289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91.
学分制管理模式对学生学习动机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分制的实施,为高校管理体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在实行学分制模式的趋势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而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行为起着定向和驱动力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探讨教学管理模式的变化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2.
经过采用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某教育集团下属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培养方案进行词频分析,并将统计结果与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可得出,案例教学法同样能有力支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根据高校学生阅读素养调研数据反映的能力特征和教学案例的规范模式,设计适用的决策型教学案例正文创作模式,可以课程知识点为决策点,在高校所在区域选取案例企业,以及参照纪录片创作模式进行写作。教师能够发挥创作模式的最佳效能,教学案例创作亦可畅通教师“教研融合”的专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3.
鄂尔多斯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蒙吉军  周平  艾木入拉  刘洋 《资源科学》2011,33(9):1674-1683
主体功能区划分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设计,对解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出现的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鄂尔多斯市为研究区,以全市52个乡(镇、苏木)作为基本研究单元,采用研究区2008年数据,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区域发展潜力,从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态安全度、土地利用强度、水资源开发强度、矿产资源开发强度、区位优势、科技潜力和经济活力等构建了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终采用聚类分析与三维魔方图相结合的方法,将鄂尔多斯主体功能区划分为优化开发区、I级重点开发区、Ⅱ级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提出了五类主体功能区的协调发展机制和各功能区未来发展定位。分别选择各主体功能区内部的典型乡镇,优化开发区的达拉特旗树林召镇、I级重点开发区的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Ⅱ级重点开发区的乌审旗苏力德苏木和限制开发区的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基于1978年、1988年、2000年和2008年土地覆被数据,通过近3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格局的分析,结合主体功能区的总体定位提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结果对推进当地生态重建和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4.
何有世  黄钦炎  熊强 《情报杂志》2012,31(5):128-133
电子政务服务外包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包模式的正确选择与潜在风险的有效掌控,研究其潜在风险对外包模式的影响对外包模式选择、风险防范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在分析总结电子政务服务外包主要模式(BOT、BOO、BT、ASP)的关键成功因素和潜在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构建潜在风险影响外包模式选择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决策与合同管理风险"、"开发与运营管理风险"、"资金与成本管理风险"、"知识与战略管理风险"四类潜在风险对各外包模式的作用机制及影响程度,并依此提出外包模式选择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5.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地处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缘,该绿洲现已成为新疆主要的农业区和棉花基地。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开发强度开始加大。本研究利用1989年和2001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借助RS和GIS技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计算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分离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破碎度指数等指标,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的景观格局及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动态分析,得出:多样性指数从1.304降低到1.190,优势度指数从0.305升高到0.419,均匀度指数从0.8104降低到0.7396,破碎度指数从0.0177升高到0.0225,并揭示出土地利用类型三增两减(盐碱地、水体、红柳增加,绿洲、荒地减少)的变化特征。同时,利用SPSS软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口,经济,政策因子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  相似文献   
196.
人脸检测技术已成为图像工程与模式识别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人脸模式的特征,并着重分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人脸检测方法,然后讨论了国内外的研究概况,最后提出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7.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黎聪  李晓文  郑钰  宋晓龙  曾桉 《资源科学》2008,30(10):1571-1578
基于1987年、1997年和2005年3期TM遥感数据,对衡水湖的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以农田为景观基质,水体和芦苇沼泽交错分布构成区域湿地生境的主体斑块,其余景观类型呈以小尺度斑块散布于区域中。保护区湿地景观改变较明显,湿地由1987年的20.2%上升到1997年的23.4%,2005年占到22.3%,农田向湿地类型的转变最为显著,农田和湿地类型之间的动态转换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保护区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的演变。从景观类型水平来看,表现为水体的平均斑块面积增加,由1987年的3.5187hm2减到1997年的2.0187hm2到2005年为4.3997hm2,破碎度指数下降;聚合度指数和最大斑块指数先降后升,而连接度指数先增后减;芦苇沼泽平均斑块面积下降明显,由1987年的2.6169hm2降到1997年的0.5437hm2,到2005年为0.3558hm2,且形状日趋复杂自然,最大斑块指数和聚合度指数持续减少,而连接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则相反,但总体上芦苇沼泽沼泽小面积斑块数量仍占相当比例,破碎化程度仍维持较高水平。在景观整体水平上,保护区的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呈缓慢上升趋势,破碎化指数由1987年的51.068增到1997年的74.0985后2005年减为37.88,以农田为景观基质的蔓延度指数则先降后升。景观格局分析表明,衡水湖保护区湿地面积逐步恢复,破碎化程度降低且景观日趋多样化,连通性虽不及1987年历史最高水平却呈加强趋势,湿地生境质量得到优化,2005年湿地恢复的景观格局的空间配置达到3个时期的历史最高水平,也体现了保护区规划管理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98.
中国边境旅游:阶段、格局与若干关键战略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全胜  席建超  王首琨 《资源科学》2014,36(6):1099-1106
边境旅游一直是中国与周边国家次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兴边富民"的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2015年)》政策的实施,边境旅游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在总结过去边境旅游发展阶段和格局基础上,就未来边境旅游发展定位、城市旅游发展、旅游产品与线路设计、旅游资源整合开发、通道体系、政策体制试验创新等若干关键战略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文章认为,我国的边境旅游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缓慢起步期、初步发展期、快速提升期、全面发展期,并在资源、产品、市场、城市分布、跨区域合作、调控政策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之上,文章提出我国边境旅游在发展定位、城市旅游发展、旅游产品与线路设计、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旅游通道体系构建、旅游政策等关键方面还存在着若干问题,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未来边境旅游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9.
王成金  王伟 《资源科学》2016,38(4):631-644
中国作为煤炭生产和消费的大国,保障煤炭供应是国民经济建设的战略性任务,并影响着国家运输网络构建与进出口贸易。本文在回顾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煤炭进出口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刻画了中国从煤炭净出口国向净进口国转变及进出口关系的演变过程;详细分析了中国港口的煤炭进口和出口吞吐量格局的演变过程、基本特征及区域集聚性,认为近年来中国煤炭进出口“南进北出”格局向“南进北出又北进”格局迅速转变;进而绘制了中国煤炭进口的国别网络和中转配送网络,指出部分沿海港口成为煤炭一程接卸和二程配送的枢纽。然后,从煤炭供需关系与耗能产业扩张、煤炭产业政策、市场价格机制、运输瓶颈与生态文明建设等因素,深入分析了中国煤炭进出口格局快速演变的动力机制,并指出中国煤炭进口量的近期爆发性增长是一种短期市场行为,未来仍将保持在高位,但增长速度将下滑。  相似文献   
200.
以专利授权总量为主要指标,基于省域空间单元,采用变异系数、空间马尔可夫链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从时间、空间和区域视角探索1985-2013年间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时空动态演化过程与特征。研究发现:(1)我国区域创新差异整体上呈现继续扩大的态势,并呈现出高水平和低水平两大空间趋同俱乐部;(2)区域创新类型的空间转移与创新水平的差距关系密切,区域创新水平的差距越小,发生转移的概率越大;反之亦然。(3)邻域的创新水平明显影响区域创新差异的演变,但这种作用存在不对称性。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