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22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51篇
教育   8503篇
科学研究   715篇
各国文化   74篇
体育   266篇
综合类   401篇
文化理论   70篇
信息传播   1408篇
  2024年   198篇
  2023年   677篇
  2022年   544篇
  2021年   655篇
  2020年   684篇
  2019年   585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57篇
  2015年   288篇
  2014年   763篇
  2013年   656篇
  2012年   671篇
  2011年   774篇
  2010年   628篇
  2009年   602篇
  2008年   738篇
  2007年   553篇
  2006年   417篇
  2005年   488篇
  2004年   294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改革开放40余年来,教师工资待遇、职称晋升、教育培训、荣誉制度等激励政策在提升乡村教师职业热情的同时,逐渐显现不足.随着社会结构的巨变以及乡村教师对精神需求的提高,乡村教师激励方式应逐渐从管理向赋能转变.只有继续完善各级各类激励政策与制度,赋予学校激励自主权,赋予教师行政管理与教学自主权,才能从根本上发挥乡村教师的能动性,进一步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2.
乡村旅游经济的提质升级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乡村旅游业发展需求不一致、"双师型"教师队伍缺乏、乡村旅游类创新创业实践开展不够、乡村旅游终身培训体系不完备的现状,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需要精准对接乡村旅游新产业新业态要求,通过深化旅游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构建多元立体职业培训体系等措施,培养出复合型、技能型、创新型乡村旅游人才,助推乡村旅游向高质量、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0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既是推进农民职业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基本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后劲的有力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事业虽然已经逐步取得显著成效,但是依然面临队伍发展不均衡不稳定、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畅、培育精准程度不够高等系列现实挑战.立足新时代,落实政策扶持、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甄选培训对象、强化保障措施和能力,成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4.
魏小英 《教育与职业》2021,987(11):66-71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进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为职业教育发挥社会服务职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肩负着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持与文化支撑的现实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关键交汇期,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能力提升还面临供需方向错位、理实结合松散、城乡文化游离和校村联系脱节的困境.基于此,需要职业院校转变思想,构建乡村振兴人才供需生态圈;知行合一,强化乡村振兴的技能人才链建设;铸魂职业文化,打造乡村振兴文化示范体;加强校村合作,创新乡村振兴两元主导面,最终实现职业教育改革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5.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师使命感就是指乡村教师能合理认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使命,并表现出对自身角色身份的认同和热爱,愿意为之无私付出,并从中获得价值感和意义感.乡村教师使命感是乡村教师工作的精神动力,体现出专业性与公共性、内在性与外显性、自我价值实现与利他奉献、稳定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特点,包括一般教育使命感和乡村社会使命感两个层面.它既是乡村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乡村教师获得感的基石,更是构建乡村社会智库的支撑.促进乡村教师使命感的培育,需要厘清乡村教师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地位,完善乡村教师激励机制,加强乡村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以教师专业成长为基点促进乡村教师使命感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06.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教师的新乡贤角色重塑为乡村教师扎根乡村、立足乡村、奉献乡村奠定了坚实的乡土教育情怀和乡土文化自信。当下,随着乡土文化转型和乡村社会结构秩序重塑,导致乡村教师原有乡贤角色迷失和旁落,他们逐渐沦落为乡土文化的“陌生人”、乡土治理的“逃离者”、乡土教育的“技术人”、公共身份的“遮蔽者”、专业身份的“教书匠”。基于此,重塑新时代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应确立回归乡土的培养机制、厚植反哺乡土的教育情怀、生成在地化实践教育素养,以期实现乡村教师回归乡土主体自觉意识,主动承担应有时代使命和乡土文化责任为价值归旨。  相似文献   
107.
毛清芸 《中学教育》2021,18(6):51-60,71
受教学活动开展空间要素影响,乡村教师的教学生活逐渐形成了带有清晰空间边界的本体、外围和背景圈层形态,具体包括教室、校园和乡村三个圈层.这三个圈层紧密相连,却也在教育城镇化多方角力中形成了不同的圈层特征和发展趋势.教室圈层的本体空间有着超乎想象的聚合意识,乡村教师执着追求本体空间内的群聚关系.校园圈层的外围空间资源丰富,实现了本体与外围空间的"点面"突破和延展,交流、贯通度得到提升,促发了场域流动性.从本体到外围空间,在属于乡村学校空间内教学的互动和流动均呈现高度的自主发展现状,而在乡村圈层的背景空间中教学生活却呈现相反趋势,乡村被教学彻底疏离,形成了封闭、隔绝的发展样态,呈现单向封闭性.  相似文献   
108.
阐释了教师的幸福感的作用,指出乡村中学教师幸福感缺失,并提出教师充满幸福感的教学策略;教师在课堂中通过知识建构以及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寻找教师的幸福感,在业余时间中通过阅读、反思成就教师的专业成长,找到幸福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9.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等综合能力的体现。教学中,乡村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说到写作文,大部分学生就感到头痛。事实上,这都是因为方法不对。教师的作用最好是“引而不发,跃如也”,切不可包办。教语文25年,我每次接手初中一年级新生,第一节课就是说话训练。让学生首先作自我介绍,顺便可以谈谈自己对语文学习的看法,还可以说说对语文教学的建议,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空间。这样,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0.
振兴乡村教育,关注乡村教育的主体——乡村小学的发展,提升乡村小学的教育质量是当前教育脱贫的重中之重。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乃至乡村教育日渐式微,尤其是其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成为制约乡村小学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西北地区是我国经济相对贫困区,教育水平也相对滞后,是教育扶贫、脱贫的重点区。通过对西北L镇的乡村小学实地调研,发现乡村小学教师在年龄、学科、性别、学历等方面都存在失衡现象。探索优化西北乡村小学教师结构之路径,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