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教育   86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和要求,试图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的痼疾,然而,有关这一课题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却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清醒地认识前进途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不足,有助于课程整合乃至教育改革的良性发展。笔者试图从国家政策、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三个层面对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状提出几点反思,以期抛砖引玉,促进这一课题的良性发展。一、政策导向层面的缺陷虽然教育部门一再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出现了一些令人遗憾的偏差,试以…  相似文献   
62.
当前,教育工程的理论与实践存在着“乏理论的教育工程”和“缺工程的教育理论”两大误区。实践需求与理论缺失说明了建构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工程管理理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育工程项目管理框架即从教育实践中清晰地界定出具有“工程”属性的教育工程项目,并建构一个教育工程方法体系以指导此类项目的管理实践。可从过程、主体和方法三个维度,构建内部过程和外部过程相结合、内部管理者和外部管理者相协调、过程规范化方法和过程改进方法相统一的管理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63.
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整合信息技术的分析(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柏昌  李艺 《学科教育》2004,(5):14-17,22
在倡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今天,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此也有了相应的观照,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在课程标准整合信息技术的文本层面,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整合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上的割裂,对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认识上的偏差,对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的形式、角色和功能把握不准定位不清,等等。  相似文献   
64.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移动设备的出现,在丰富了教育媒体的同时,对学习资源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以成语移动学习资源开发为例,针对成语需反复诵读达到熟记的特点,论述了强化理论在移动学习资源开发中的应用,提出将强化理论融入移动学习,构建在闲散时间进行连续且间歇性强化的教学程序,并结合移动技术研发出Android平台与Web Service技术相结合的成语资源推送平台,实现强化理论在移动学习资源开发中的创新性应用,既重视经典教学规律与实践的交互,也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可以随时随地便捷学习的新工具。  相似文献   
65.
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对科学概念的冲击是全面而深刻的,表现在:科学知识的内容包含了对不可逆性、不确定性、自主性和涌现性等的认识;科学知识的演进具有不可逆性、不确定性、自主性和涌现性等特征;科学认识活动在一般科学方法论上提倡“总体生成论”,在具体科学方法上则倡导系统方法和基于实践的“理解性对话一反思性行动”。以新的科学观念来审视教育学的科学地位,可以认为它已经具备作为一门科学的基本条件和资质,但它目前还不是一门成熟的科学。因此,“教育学是不是一门科学”的问题可以化解为“教育学是不是一门成熟的科学”,进而可以转化为“如何利用系统科学提高教育学的科学水平”这一更为实在的思考。  相似文献   
66.
国内外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理论与实践、狭义与广义、要素与活动,并存在诸多争论和一些混乱的现象,但是这种混乱,很多时候是由于我们的误解或使用不当引起的,体现了一个学科初创阶段的典型特征。其实,每一种定义的提出都有其特定的角度、背景和适用场合。本研究依托分析教育哲学,从约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计划性定义出发理性地认识形形色色的教育技术的定义。这种开放而理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逃离狭隘的、就概念论概念的争执,使我们可以客观地看待各种分歧,以一种更为成熟的胸襟和视野开创和迎接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67.
新课程改革实验开始后,各实验区的信息技术教师在以教材为依托的基础上,开始了关于教学方法以及课程内容重新发现的尝试,并有了一些突破,集中反映在精心设计的众多教学案例当中。但是,抛开教学方法和内容不谈,在案例的具体形式上,还普遍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8.
中学生对多媒体课堂教学反应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卷调查及详细的统计分析揭示了中学生虽然处于不同的内外部条件中,但都对多媒体课堂教学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揭示了学生对多媒体在各学科教学中作用的价值取向,对文理科课堂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某种偏好,使用多媒体没有促进某堂课学习的原因,以及喜欢哪种类型的多媒体课件;还揭示了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指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9.
作为当代教育学科学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分支学科,教育工程学在迎来一个短暂的学术繁荣后开始走向消沉。造成这一尴尬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概括为:研究方法的功利化、概念化与定量化,研究对象中泛化的教育工程对象和窄化的教育工程方法。然而,教育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对教育工程理论的需求又说明教育工程学作为一门学科仍有存在的重要价值,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重新界定这门学科的研究取向,使之焕发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0.
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主要载体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落地的重要依托,《人工智能初步》教材为人们理解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代表性样本。文章使用内容分析法,对目前完成的四本《人工智能初步》教材从知识内容、篇章结构、活动设计、评价方式和技术载体五个维度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发现:教学内容方面,教材覆盖了人工智能概念、特征、发展历程、核心算法、典型应用、模块开发、伦理与安全等学科大概念及知识点,各有侧重和拓展;篇章结构方面,四本教材风格各异,章节流程明晰;活动设计方面,主要通过研究性、项目式、探索式活动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具有丰富性、趣味性和协作性等特点,兼顾了知识建构的深度和广度;评价方式方面,均以基于项目的学习评价为主、知识测试为辅,将学生高阶能力发展置于首位;技术载体方面,主要选用国产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和Python语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每本教材也各有不足,文章讨论了可能的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