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教育   86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倡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今天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此也有了相应的观照 ,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 ,在课程标准整合信息技术的文本层面 ,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集中体现在 :整合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上的割裂 ,对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认识上的偏差 ,对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的形式、角色和功能把握不准定位不清 ,等等。  相似文献   
72.
国内外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理论与实践、狭义与广义、要素与活动,并存在诸多争论和一些混乱的现象,但是这种混乱,很多时候是由于我们的误解或使用不当引起的,体现了一个学科初创阶段的典型特征。其实,每一种定义的提出都有其特定的角度、背景和适用场合。本研究依托分析教育哲学,从约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计划性定义出发理性地认识形形色色的教育技术的定义。这种开放而理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逃离狭隘的、就概念论概念的争执,使我们可以客观地看待各种分歧,以一种更为成熟的胸襟和视野开创和迎接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73.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移动设备的出现,在丰富了教育媒体的同时,对学习资源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以成语移动学习资源开发为例,针对成语需反复诵读达到熟记的特点,论述了强化理论在移动学习资源开发中的应用,提出将强化理论融入移动学习,构建在闲散时间进行连续且间歇性强化的教学程序,并结合移动技术研发出Android平台与Web Service技术相结合的成语资源推送平台,实现强化理论在移动学习资源开发中的创新性应用,既重视经典教学规律与实践的交互,也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可以随时随地便捷学习的新工具。  相似文献   
74.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是教育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问题之一,学界对教育技术学是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存在明显的分歧。有人认为教育技术学没有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有人主张教育技术学必须确立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才能成为成熟学科。采用文献分析法,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视角,我们认为,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本身是一个专业术语,但该术语的使用并非意味着教育技术学一定要有自己原创性的研究方法。其所谓独特的研究方法的探寻,更主要依赖于对既有研究方法的改造,这种改造可能是研究数据的获取工具和方法的改造,也可能获取数据的类型和分析的方法也发生了变化,还有可能因研究对象形态的差异造成研究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75.
由北京师范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三届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教育应用国际会议将于2014年7月12日~15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  相似文献   
76.
为研讨新课程理念下的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展示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风采,促进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的深入发展,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简称"专委会")主办的"智慧天下杯"2012年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和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于2012年11月在大连市第七十九中学顺利举行。本次展评活动共有来自全国26个省市区的选手参评,其中初中段  相似文献   
77.
78.
科学主义对教育学的影响可以形象地用三镜隐喻来表示:一是望远镜,即研究者将教育现象客观化,站在教育现象之外来观察;二是三棱镜,即将教育现象分解成一个一个片段来观察;三是漏光镜,即将教育现象先作一定的过滤和转换再来观察。现代系统科学对科学主义超越是从三镜隐喻入手的,在本体论上,以建立在个体适应性和系统整体涌现性基础上的复杂性为本体;在认识论上,抛弃绝对真理观,主张视界交融;在方法论上,以总体生成论来超越还原论,并形成了创造教育科学理论的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79.
教育技术和教育技术学到底应该归属于教育或教育学科还是技术或技术学科,人们常常用姓"教"还是姓"技"(或姓"电")来指称,以提示人们这是一个重大原则性问题。就目前看来,对该问题的争论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考虑到这种争论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隐喻("姓"),借鉴分析教育哲学中的隐喻分析方法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这些争论的实质和产生的根源。首先必须看到,姓"教"与姓"技"的争论不是在某一个层面上单独发生的,而是可以在概念层面、实践层面、理论流派层面和学科层面同时存在;其次,不同层面的"姓"并不具有直接的对应关系,我们不能说在实践层面姓"技",或者在某个理论流派那里姓"技",就可以推导在学科层面必须姓"技";同样,我们不能从学科层面对姓"教"的认定就否认他人在实践层面对姓"技"的主张,事实上每一种主张都可能有其合理性和不足,需要联系地看待,切忌执着于对一种观点的"推倒"和"重建",而不能从对立面去寻找合理性,不去追寻每一个隐喻背后的使用语境和局限性,而当前诸多争论产生的根源就在于人们忽略了争论层面的多样性而陷入各说各话的境地。  相似文献   
80.
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研制首先需要考虑课程的载体问题,除了常规的"PC机+移动终端+网络+外设"外,以"教学机器人"为载体的相关内容将成为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生长点;其次,要准确把握信息技术的本质特征,在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潮流中抓住其一般性、社会性和开放性本质,同时要廓清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课程定位,有针对性地设计内容体系。在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和内容设计上,该标准系统地设计了整个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设计了不同学段的内容模块。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按照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的方式进行设计,高中阶段主要以多样化的应用技术领域为基础进行设计。在课程的实施方面,建议各地结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模式,创造各种条件持续开始课程,并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