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47篇
体育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效教学的课堂文化具有价值引导的时代意义,能引领时代发展的前进方向,以互动作为其存在基本形式,以创生作为本质内容,以体验作为最高境界,以主体性发展作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
拜读了本刊2002年第5期《在中学排球传、垫球教学法中巧用“网袋”》一文,感到方珊擎老师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球的不可控性这一问题,也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基本技术,但是笔者有几点异议和补充。1.垫球教学的练习(2)中说“将网袋线绕在自己的手腕上练习自抛自垫或连续垫球。”在这里如果网袋线过长,则很易使网袋缠在手臂上,势必会影响练习;如果线过短则不易控制球,假如能自由控制球,网袋便是多余的了。2.网袋的大小文中也未作说明,据文中附图可以看出网袋比球大了许多,这样不能使网袋紧贴在球上,所以在传球练习(…  相似文献   
3.
主体教育实验新的研究进展就是回到课堂教学,回到学生主体发展的原点,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如何实现真实、真正发展的。课堂教学的研究从教学策略、模式与方法转向课堂上师生行为的变革,实践活动、交往、主体性是重构现代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石,将“形而上”与“形而下”研究方法的有机结合,初步形成中国特色教育实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视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动研究是当今国际上一种炽热的研究范式,反思实践是其本质。它是教师缄默知识获得的主要途径,是跨越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新课程改革要求广大的中小学教师积极投入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学校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本源性问题的教师学习是应对学校教育变革的核心与关键.学校领导者应立刻行动起来,解决学校发展的本源性问题,力争把权力归还给教师,让教师自主学习;丰富学习资源,让教师学习由“外援”走向“外源”;巧设任务,为教师学习提供操作性支架;张扬个性,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树立榜样,对教师进行文化引领;创设共同体,让教师在团队学习中体验成功.  相似文献   
6.
倦怠情结是当前教师学习中的一种普遍状态,缓解这一现象的路径是使教师学习从外在驱动走向内在自觉。加深对教师学习本质与内在机制的了解能够使我们更好直面教师学习中的问题,对提升教师学习质量,加速教师专业发展和改善教师生存状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受高雄师范大学教授、高雄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以下简称"高师大附中")校长李金鸯博士之邀,来台湾访学转眼已经两个月了。两个月来,我深入到台湾中小学课堂近距离倾听了台湾教育的心声。台湾教育的平和、朴实、细腻、热情,如同台湾人一样,让人无法忘却。接下来,我将从一场  相似文献   
8.
教学的基本精神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进取的意志品质,然而当今过度的教学关怀,缺失的意志培养,造成学生意志力的薄弱,使学生成为容易受伤的群体.为了提升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就要深入理解意志活动的内在机制,这是意志培养教学策略提出和执行的客观依据.因而,可以通过基于理想与信念的激励策略,基于逆境的掌握取向策略,基于组织纪律的约束策略,基于元认知的调控策略和基于合作理解的团队辅导策略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教师学习研究实现了从隐性向显性的基点转换,更新了教师学习的研究论域,凝聚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研究方法,昭示了教师学习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使人们更加关注教师的生存、发展与学习的关系,从而为提升教师的学习力、生存力与发展力奠定理论基础,预示着教师学习研究已开始走向实践取向。  相似文献   
10.
师爱的误区     
教育是爱的事业.鲁迅先生讲:"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教育中的爱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顾明远先生更为深刻地指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想,教育中的爱至少包括两层基本含义教育者对事业的爱,从面对其不懈的执着与无私的奉献;对学生的爱,从而对其喷薄而出的情爱倾注.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与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