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4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教育   1614篇
科学研究   67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859篇
综合类   41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运动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三羧酸循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均分为5组:安静对照组(C)、低负荷运动训练组(LT)、中等负荷运动训练组(MT)、高负荷运动训练组(HT)和极高负荷运动训练组(ST),每组10只。各运动组分别进行6周的跑台运动训练。训练方案结束后,取腓肠肌样本,提取线粒体,测定线粒体柠檬酸合成酶(CS)、异柠檬酸脱氢酶(ICD)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α-KGDHC)活性;线粒体Ga2+含量、胞浆NADH、NAD+、ATP和ADP含量,以及ICD mRNA转录水平。结果:(1)不同负荷运动训练组线粒体CS、ICD和α-KGDHC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 < 0.01),且CS和ICD活性由高到低顺序均为:MT组 > HT组 > ST组 > LT组 > C组,α-KGDHC活性由高到低顺序为:HT组 > MT组 > ST组 > LT组 > C组。(2)不同负荷运动训练组线粒体Ca2+ 含量均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 < 0.01),其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MT组 > HT组 > ST组 > LT组 > C组;胞浆NADH/NAD+和ATP/ADP的比值均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 < 0.01),其比值由低到高顺序为:MT组 < ST组 < HT组 < LT组 < C组。(3)不同负荷运动训练组ICD mRNA转录水平均高于安静对照组(P < 0.01),其水平由高到低顺序为: MT组 > HT组 > ST组 > LT组 > C组。结论:低负荷、中等负荷、高负荷及极高负荷运动训练均可提高大鼠骨骼肌线粒体三羧酸循环功能,且中等负荷运动训练效果最佳。其机制与胞浆NADH/NAD+和ATP/ADP比值、线粒体摄钙能力及限速酶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体育运动中神经-肌肉疲劳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回顾神经-肌肉疲劳的研究历史,并从生理学角度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枢性疲劳与外周疲劳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在实验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有关中枢性疲劳,着重介绍5-羟色胺、多巴胺、乙酰胆碱等中枢神经递质参与运动性疲劳的形成与恢复的新证据与新理论(可能的机制).有关外周疲劳机制,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超微结构到骨骼肌细胞的亚细胞结构等可能发生疲劳的部位,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作简要概括.这些研究成果表明有关运动性疲劳的生理学研究进入到亚细胞水平与分子水平.  相似文献   
3.
采用比赛现场与录相观察、献研究、访问调查等方法,对5A杯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集体项目A2加分分值偏低现象做分析,结果表明:独创性的加分是一个空白;身体动作使用的加分因难度不成立而不能给予加分的现象普遍存在;器械的使用加分因器械运用单调和与难度配合时不合规则要求而不能加分的数量过半;熟练性加分因抛器械高度不够,或接器械时未能达到规则要求而不能加分的数量达2/3,目前只有运动员之间合作的加分是我国集体项目A2加分中的主力。  相似文献   
4.
应用牛磺酸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运动生物化学角度入手,对运动性疲劳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研究分析了牛磺酸对运动性疲劳的作用。牛磺酸能促进运动自由基的代谢。缓解运动性疲劳,是一种有效的运动营养补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对高校女生血清睾酮(T)、皮质醇(C)水平及VO2max等指标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血清T、C水平、T/C值及VO2max的变化随月经周期均有一定变化规律;T/C值的波动和VO2max的波动一致。提示:女大学生存在最大运动能力变化周期,但与运动员不同,个体差异较大;其健身运动于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应有不同的安排和内容。  相似文献   
6.
健身瑜伽对中老年女性慢性腰痛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健身瑜伽对中老年女性慢性腰痛的防治效应,将70名中老年慢性腰痛病人分成A、B两组,C组由正常组35名无腰痛病史的中老年女性组成.对A、C进行9个月健身瑜伽训练.运用Neuromatic 2000 M/C神经肌电仪测试各组训练前后骶棘肌肌电指标,PPX-L型双能X线骨度仪测量各组训练前后骨密度值,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慢性腰痛组(A、B)训练前腰背肌波幅低于正常组(P<0.01)时程大于正常组(P<0.01),训练之后腰痛组(A)和正常组(C)波幅都得到提高(P<0.01和P<0.05)时程都降低(P<0.01和P<0.05).疗效评定得出慢性腰痛治愈显效率达82.86%.结论:健身瑜伽对中老年女性慢性腰痛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浅议运动性疲劳恢复能力的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快慢,是否是1种能力?这种能力能否通过训练来加以提高?这是运动训练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本文试将运动性疲劳的恢复能力作为训练的内容,提高到与运动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进行讨论,提出了训练“恢复能力”的生理机制及作用。并且还从疲劳发生的机理来讨论训练“恢复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恢复能力”可以进行训练,以及对不同运动疲劳的恢复能力提出了应用不同训练手段进行训练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找对四川省散打队十运会赛前训练有关运动性疲劳有效的生理、心理监测措施。方法:采用追踪实验法和统计分析法。以四川省散打队备战“十运会”的五名队员为对象。以周为训练单位。采静脉血:每周一展8时空腹采血,共四周。测试指标:1)生化指标:CK、BU、Hb;2)心理指标:闪光融合频率、自创量表法。结果认为将整体监测与个体监测配合运用,是监测运动性疲劳的可靠手段;而将生化指标与心理指标结合使用,是监测运动性疲劳的有效手段。结论:运用生理生化指标和心理指标对散打运动员进行综合监控,其效果优于单一使用生理生化指标或心理指标。  相似文献   
9.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血液CK、LDH、IL-4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抗疲劳能力的影响,将8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服药组,通过适应性训练后,进行一次力竭性运动,测定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4h、48 h的血液CK、LDH和IL-4等有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服药组的各指标升高幅度均较低(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骨骼肌细胞膜的正常结构和机能具有保护作用,能降低运动后急性免疫应答反应,因而具有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将其开发为运动营养补剂应具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中药组方对提高有氧耐力运动员成绩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勤  周新华  李娟 《体育学刊》2001,8(4):55-57
把运动性疲劳的机体视为微细损伤的集合体,据此认识进行中药组方.通过对20名耐力跑运动员进行3个月分组对照实验后,测定实验前后的血色素(Hb)、个体乳酸阈值的跑速、红细胞(RBC)-SOD活性、RBC-GSH-Px活性、血浆丙二醛(MDA)的含量、RBC-MDA含量、定量负荷后血乳酸恢复速率和5000m跑最好成绩变化等.结果显示:服用中药组的各项指标和运动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本中药组方具有保护组织细胞、延迟疲劳出现和加快机能恢复的效果,对提高耐力运动成绩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