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53篇
  免费   419篇
  国内免费   724篇
教育   16656篇
科学研究   3146篇
各国文化   326篇
体育   595篇
综合类   582篇
文化理论   198篇
信息传播   6693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425篇
  2022年   406篇
  2021年   548篇
  2020年   563篇
  2019年   485篇
  2018年   312篇
  2017年   443篇
  2016年   570篇
  2015年   1029篇
  2014年   2334篇
  2013年   1723篇
  2012年   2244篇
  2011年   2479篇
  2010年   1914篇
  2009年   1859篇
  2008年   1992篇
  2007年   1663篇
  2006年   1539篇
  2005年   1229篇
  2004年   1119篇
  2003年   884篇
  2002年   686篇
  2001年   633篇
  2000年   379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初期体育学界的探索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当代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和思想资源。出于复杂原因,当时被"双百"方针孕育而生的首次体育学术论争,鲜有人提及。在学界内外争鸣氛围的激励下,这次论争系统总结了当时体育发展中的基本问题,空前活跃了体育研究氛围,也促使篮球战术、体育内行与外行、武术渊源和发展等具体问题的讨论得以深入展开;而历史条件的特殊性和局限性,致使其偏离了体育场域且未能充分关注基本国情;从研究者的态度、论争者的遗憾和体育界的反思等层面,对我国首次体育学术论争及其深远影响进行研判。  相似文献   
2.
3.
程子龙 《大学生》2020,(4):88-90
我差一点通过抛一枚硬币来决定我的高考志愿选择。当时的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基本是基于两点,其一,要去外省的院校,天南海北的,出去闯荡闯荡;其二,出于"虚荣心",希望专业听起来高大上。千禧年后中国入世不久,中国的出口贸易如火如荼,多数院校也借此势头开设了国际贸易专业。嗯,这个专业的名字听起来不错,"国际贸易",既国际范儿,又给人感觉很有钱的样子,就它了!那么城市呢?我在分数不会太高,又相对发达的城市中一下子选中了大连,有海,离家不算太远,我当时的想法就是这么简单。于是,我的第一志愿报了大连理工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出于"冲一保二"的策略,我的第二志愿报了一个从未听过名字的二本院校。结果成绩出来后,仅两分之差就将我送入了那个二本学校。  相似文献   
4.
我国早在20世纪初,自叶伯和先生发表了一部《中国音乐史》开始,有关中国音乐史的教学与研究等方面的著述便源源不断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有学术专著类,如杨荫浏所著述的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特点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等;有普及性较强的社科类读物,如田青执笔编撰的介绍中国古代音乐作品的《中国古代音乐史话》等;还有针对性较强的在教学实践基础上产生的音乐史教材类型的作品,如夏野主编的讲述中国古代音乐史的通识类教材《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等。这些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著作丰富了中国音乐史的教学和课堂,也牵引出一系列让人深思的问题。面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献史料,如何使史料和音乐作品进行有效对接,如何“拉近”枯燥的文字叙述与“活态”音乐的距离等,这些都被研究者和教学者进行过探究。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普修教程》一书便是其中的优秀成果。该书立足当前音乐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方略,以历史沿革为纲,将音乐史料、音乐文化和音乐作品进行有效结合,不仅丰富了音乐史的课堂教学,而且使无声的音乐史课堂转变成视听盛宴的舞台。  相似文献   
5.
6.
7.
8.
针对当前学术领域层出不穷的科研诚信丑闻,为了探索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有效路径,首先结合前人研究和典型案例,对当前科研领域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类型进行了简要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学术论文科研诚信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基于开放科学标识码(open science identity, OSID)的开放科学计划给出的解决路径。OSID平台借助语音介绍、在线问答、学术圈、开放内容和数据等功能,打造出一个在线互动交流的学术平台。该平台有助于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基于单篇论文的学术评价机制,并大力促进开放科学运动的普及。面对学术不端的严峻环境,期刊社应发挥好科研诚信"把关人"的作用,主动推进数字化转型,积极拥抱开放科学运动,逐渐形成期刊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意义] 文章的被引频次一直是量化评价一篇论文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但在不同学科不同年份发表的论文会因该领域研究论文数、引用滞后等因素呈现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对比两篇论文时,难以简单依据被引频次的绝对值来评判论文影响力大小。为此,本文设计了一个新的可计算数学模型,使得每篇论文可以有一个标准化的指标,以便对不同学科不同年份发表的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进行直接比较。[方法/过程] 通过分析2006、2017两年中国科技类学术期刊各学科论文的被引频次分布规律,采用同学科论文被引频次的分布形态最接近对数正态分布的先设条件,提出一种被引频次标准化指数——Paper Citation Standardized Index (简称PCSI,中文"论文引证标准化指数")。最后以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论文评选结果为例,将它们与论文所属学科全部论文进行实证对比研究。[结果/结论] 结果证明,PCSI对不同年份、不同学科论文的被引频次进行了标准化,反映了被引频次的线性差距,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单篇论文学术影响力比较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