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978年,我国实行了独生子女政策,我国目前虽已放开二孩政策,但是经济压力和人们心态变化致使许多人生育观念改变,独生子女成为重要的社会群体。为了优化高校体育课程,调整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提高独生子女群体体质健康。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重点研究山西大学城独生子女大学生体育价值观。通过全面分析独生子女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特点,从家庭经济、父母学历水平、父母教养方式挖掘并分析体育价值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山西大学城独生子女大学生有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其中,对体育价值观的认可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健康、教育、休闲、经济和竞争。父母教养方式与体育价值观存在显著相关。父母学历与竞争和经济价值观存在显著正相关。父母教养方式在独生子女大学生与体育价值观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独生子女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发展对策:(1)家校合作,注重家庭体育方式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逐步接轨,通过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促进独生子女的社会化发展;(2)独生子女父母注意采用积极的教养方式,引导子女体育价值观与体育参与相协调;(3)高校体育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体性教学内容,发展同伴教育,...  相似文献   

2.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了解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应对压力方式的特点,以便为有针对性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山西省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应对方式的特点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应对方式各因素得分均高于非毕业生,在消极因素上差异显著;不同性别的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压力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科毕业生积极应对显著高于专科毕业生。  相似文献   

3.
张娜  温正义 《体育世界》2009,(12):55-56
独生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在诸多方面的异同点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采用量表法进行测试大学生的体育态度.采用统计法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男独生子女学生与男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主观标准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而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着高度显著差异(P〈0.01),女独生子女大学生与女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行为态度与行为习惯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践出发,考察了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基本特点。对984名体育院校大四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①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包括三个因子:自我提升、发泄倾诉、心态调节。②女生在自我提升和心态调节两个因子的水平高于男生,在发泄倾诉因子的水平低于男生。③体育教育、民族传统体育和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在自我提升和心态调节两个因素水平高于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在发泄与倾诉因素水平高于其他各专业学生。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与专业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建立体育师范生运动挫折容忍力量表。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初步研制《体育师范生运动挫折容忍力测评量表》。结果:该量表共有16个题目,包含目标设定、一般自信、运动自信、承诺4个因子。运动挫折容忍力量表设置4个一阶因素模型,解释总变异的60.285%。从拟合指标来看,该量表结构模型的χ2/df=2.6734,GFI>0.80,CFI>0.90,RMSEA<0.08,基本符合要求,体育师范生运动挫折容忍力量表结构模型适配度较好。信度分析发现,总量表及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0.7~0.8之间,具有较高的信度。通过对各因子与其对应各题目得分进行相关分析,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复原力评价结构总分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39~0.819,且P<0.01)。结论:量表信度效度良好,是研究体育专业学生运动复原力的有效工具。从体育师范生运动挫折容忍力总体情况来看,运动挫折容忍力普遍不高。体育师范生在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不同运动项目几个变量上基本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体育师范生在挫折容忍力及各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独生子女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因素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永军 《体育科学》2006,26(6):51-54,70
采用问卷调查和测量统计法,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独生子女大学生对体育有兴趣,但对有一定强度的运动项目冷落;饮食营养状况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符合我国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标准;良好的营养使独生子女在运动时的无氧阅和最大摄氧量处于良好状态;在评价体质健康状态的3因素中,形态指标优越于同年龄人群,而机能指标和体能中的某单项指标令人堪忧。建议:端正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制订有效措施,激励师生共同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构筑坚实依托。  相似文献   

7.
采用“运动员应激量表(简称APSC)”,对2008年参加体育高考的湖南省336名考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①体育高考女生应激总分和五个应激源得分均值均高于男生;体育高考中最常出现的应激源是运动受伤、比赛失利、场地器械不适应、恶劣的气候以及来自于家长和教练的压力等;②男生运动成绩明显好于女生,原因是女生应激水平较高,而且男女生在面对应激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不同;③武术考生的应激水平最高,其他专项的考生的应激水平无显著性差异;④体操、健美操的考生的运动成绩最好;武术考生的运动成绩最差;其他专项的运动成绩均值之间比较接近,无显著性差异;⑤体育高考生运动成绩不仅与应激水平有关,还与认知评价、应对策略、临场经验及专项特点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以488名体育专业大学生为被试,考察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以行为不当最为突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没有性别差异,但存在年级差异,大一学生高于大三学生;(2)核心自我评价对情感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3)积极应对在核心自我评价和成就感低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消极应对在核心自我评价和情绪低落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骆伟  叶孙岳 《浙江体育科学》2009,31(6):124-126,129
为了给体育院(系)的专业教育和毕业生职业教育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调查了405名(有效样本)浙江省高校体育院(系)毕业生。结果显示,毕业生的体育态度总体肯定,但积极性较低;在“外部支持度”和“自我效能感”方面,男生优于女生。体育态度方面,本科较专科更为积极,有专项较无专项更为积极,体育教育专业较之社会体育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更为积极,以及不同就业意向、现状毕业生的体育态度有所不同。同时,笔者认为就业前景因素是影响体育院(系)毕业生体育态度的重要因素。建议:①体育及教育主管部门协同宣传媒体部门加强体育职业及“体育人”的正面形象宣传,以营造体育专业毕业生的良好心态与就业环境;②各体育院(系)教学部门开设毕业指导讲座或课程,使毕业生对从事体育相关工作存有积极、正确的认识,并帮助其树立强烈的就业自信心;③积极创造条件,提升学生学历(专升本),加强运动专项教育,提高体育类毕业生的就业自信心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运动员应激应对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应激、应对有关理论在体育领域内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研究认为:专门针对运动员的应激、应对测量工具还有待进一步开发与完善;运动员较为突出的应激源为人际关系、运动受伤和比赛失利;情境因素对应激应对策略的影响还有待研究;积极的应对方式与运动员的焦虑呈正相关,消极的应对方式与焦虑呈负相关,但在某些应激情境下,逃避行为对降低焦虑程度有积极的短期效用;未来的研究趋势包括应激、应对测量工具的开发和认知评价的干预研究及应激应对策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对高职大学生躯体亚健康状况及致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高职大学生亚健康检出率较高,女大学生亚健康检出率高于男大学生;农村大学生亚健康检出率高于城镇大学生;非独生子女亚健康检出率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高职大学生亚健康检出率在年级的分布为:二年级检出率最高,其次是三年级,一年级最低。(2)高职大学生躯体亚健康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症状:疲劳感觉、胃肠不适、睡眠障碍和疼痛感觉。(3)影响高职大学生躯体亚健康的主要因子依次为:不良生活习惯因子、学习环境因子、身体练习因子和社会交往因子,且不同症状躯体亚健康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主要调查昆明市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和心理活力状态的现状,分析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的心理活力状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一、昆明市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一般,总体来说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不是很好;二、大学生的心理活力状态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指数成正相关,体育锻炼与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认知活力、情绪活力、行为活力、动机水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体育锻炼指数越高其心理活力越高,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心理活力状态。  相似文献   

13.
江洪  李继华 《精武》2013,(17):12-13,15
目的:探讨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运动女生,经过集训对运动女生月经的影响。方法:准备参加比赛的四个项目的运动女生,集训期分别记录自身训练前.中、结束后的月经状况,同时进行心理预测与普通女大学生比较。结果:参加训练的运动女生月经异常率高于对照组普通女大学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期集训中与集训前有显著性差异(P〈0.001);停训半年后与集训中比较,有差异(P〈0.001);停训半年后于与集训前比较,不显著(P=0.076)。结论:集训对运动女生月经功能有影响,使运动女生月经异常患病率高,这种影响不是长久的。适当的运动量不影响月经功能紊乱,对女性生殖健康不会造成器质性病变。但教练员要对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的卫生保健重视起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有氧健身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OL-90)和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大学120名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结果进行有氧健身操训练的大学生的自评量表数据明显小于对照组的大学生。结论:有氧健身操干预对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体育学院2005—2008级男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2005-2008级在校男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方法:使用辽宁丹东体育有限公司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台阶脉搏测试仪对2858名男生进行测试。结果:(1)与专业体育院校(首都体育学院),发现2005-2008级男生体质健康状况好于首都体育学院男生;(2)比我院2001-2004级男生差;(3)2007级男生综合体质状况较其他年级好;(4)体育系男生比其他系别体质状况好;(5)高年级身体机能好于低年级。结论:2005、2006、2008级运动系、运动人体科学系、社会体育系、冰雪系、民族传统体育系男生体质状况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提高大学高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素质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方法:对大学高年级学生是否参加体育课学习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实验,一年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5项体质健康素质测验,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高年级学生参加体育课学习的各项健康素质明显好于未参加体育课的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明显增多。结论:大学高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或学分制选修课,以达到学生体质健康素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中的“体育人群”和“非体育人群”进行调查研究,论证了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个性与社会性的培养所起到的教育职能,并针对大学生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8.
王剑 《体育科技》2013,(5):100-103
目的:总结出导致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部分重要原因,并提出有利于增强我国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的方法及建议,最终期望我国大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有所改善.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以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为研究对象,搜集并整理我国各地区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的测量数据与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四次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和结论:自1985年至今,每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都显示:(1)学生身体形态发展良好,身高、体重、胸围都有明显增加.(2)学生生理机能有所下降.(3)8项身体素质指标中800m、1000m、引体向上、1min仰卧起坐等耐力素质明显下降.(4) 2010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出现拐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采用统计、计量分析方法,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运动行为的社会经济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显示,52%的学生表示自己有运动习惯,但是真正符合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推荐的规律运动标准的仅34.2%;其中男生有规律运动者占21.5%,女生仅为12.7%;低年级规律运动的比例高于高年级。通过logistic回归可以预测全体受访者是否规律运动的因素包括:性别、年级、体育测试压力、母亲受教育的程度和可利用的时间是否充足。研究提示,大学生规律运动比例较低,社会经济状况和社会心理因素会对其规律运动行为造成影响,因此针对影响规律运动的因素制定其相应的对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不同性别大学生身体自我与体育行为应对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54名不同性别大学生的身体自我发展及体育行为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男生身体自我发展要高于女生身体自我发展,身体自我中的优势指标与其相对应的体育行为应对呈正相关,说明体育锻炼对身体自我发展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