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运用SCI有效评价科研成果的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指出将SCI作为科研成果评价工具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运用比例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合理编制检索式,保证数据准确性;在短时间内确定被引频次区域节点的阈值并完成统计;为避免学科差异,需要分学科领域进行评价工作;以大样本量抽样统计保障评价结论准确度;明确评价的引导作用不会导致SCI论文的快速增加,防止SCI的适用范围扩大化、评价结果简单化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科睿唯安系列数据库2012—2021年我国科研人员刊发的SCI论文量的统计,从我国科研机构、基金项目和研究领域三个视角调查分析SCI论文刊发情况,分别选择985高校和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工智能领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高质量科技论文数量庞大,科技创新成果丰硕,2021年我国科研人员刊发的SCI论文量达到63万篇,约占世界SCI论文总量的三成,但高质量科技论文国内外期刊分布不均,期刊缺失部分重要研究领域高质量科技论文首发权,由此可见,我国学术传播平台建设任重道远,重要研究领域高质量期刊亟待增加。  相似文献   

3.
SCI、SCIE来源期刊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SCI、SCIE来源期刊做了统计,并进行了简要分析,列举了SCI、SCIE收录的中国期刊名录。  相似文献   

4.
SCI的引文统计指标及其与研究评价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从引证类型和检索系统统计源期刊组成分析SCI的引文统计数据及相关指标与期刊和论文学术水平间的不对应关系,并从引文统计时段、论文类型和期刊大小等方面探讨影响因子本身的不确定性;通过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的被引情况指出SCI中引文数据的统计错误。认为在我国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期刊评价中,一定要具体分析SCI的统计数据,适度、合理地使用引证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科技论文是科学计量的重要内容,利用科技论文的统计结果评价科研机构的科研绩效,是近年来国际、国内科研机构非常关注的话题。SCI和CSCD是评价我国科技论文的重要工具,通过利用SCI和CSCD的统计数据,定量、客观地分析了我军的科研绩效。特别是通过与其它机构科研绩效的对比,展示了我军科研机构在国内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Web JCR数据库的检索与评价功能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I)出版的网络版《期刊引文报告》Web JCR数据库的概况、检索功能与特点,调查、统计、分析、评价了2003年SCI收录我国科技期刊的状况,就我国科技成果如何尽快与国际接轨提出建议,即鼓励科研人员向影响因子高的国际重要期刊投稿,争取我国更多科技期刊被SCI收录。  相似文献   

7.
以SCI—Expand(SCIE)为数据源统计上海中医药大学2000-2009年间被SCI收录的文献,从年代、语种、文献类型、基金资助、来源期刊等几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4年12月7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了《200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与2002年统计相比,我国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论文的影响力分别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喜的是,2003年我国的SCI论文数量比上一年增长了22.2%,被引用篇数和被引用的次数则分别增长了29.0%和39.3%。也就是说,我国SCI论文的影响力指标比数量指标增长得更快。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SCI论文的质量在国际上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SCI和SSCI网络数据库为统计源,对国外网络学术信息资源保存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对核心期刊、核心作者等进行了揭示,并对网络学术信息资源保存工作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化学文摘》和SCI数据库为统计源,通过对20世纪90-代中国化学论文、专利产出数量和SCI收录中国化学论文及其相对引文影响的统计分析,说明我国化学研究不仅在论文和专利的数量上已经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质量上也有了很大提高;但同时也表明,我国的研究工作还未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还未做出有世界影响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宋立臣  范建玮 《编辑学报》2016,28(3):304-306
对2010-2014年期刊引证报告暂停公布引证数据的SCI收录期刊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不公布期刊引证数据的原因.认为:办刊中应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期刊自引和堆叠他引异常,重视计量统计在编辑工作中的作用.科技期刊和数据库之间可以相互影响,建立客观、公正、与时俱进的数据库评价体系,是科技期刊健康发展和增强数据库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SCI论文数增长15.2%论文数排位首次超过法国论文被引用篇数和次数分别增长4.4%和4.3% EI论文数上升至世界第2位我国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位居世界第14位本刊讯 12月6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公布了“2004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在2004年度的科技论文与引文统计工作中,国际论文数据取自3种在国际上颇具影响的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新增加了对美国《医学索  相似文献   

13.
我国SCI源期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JCR最新版本对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出版的SCI源期刊进行了系统分析。统计表明2004年我国大陆的SCI源期刊为72种,首次进入全球前lO名。我国的SCI源期刊主要集中在数理化、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方面,其中化学化工、材料科学和物理学、数学等学科在SCI源期刊相应学科总量中占有较高比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SCI源期刊无论是左数量上还是盾量上都存在显著差异,为此,有必要打造我国自己的世界一流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等医药院校科技论文产出力及影响力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和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统计的高等医药院校在SCI和CDCS来源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的数量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发表论文数量、机构间合作发表论文数等项指标进行排队分析,揭示我国医药卫生科技论文产出的核心区域.根据SCI、CSCD统计科技论文论文引文率、专著译著被引频次、以及高等医药院校学报的被引频次等指标,列出高等医药院校在我国科技论文影响力核心区域排位情况,分析评价了高等医药院校在生物医学科学领域中科技论文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10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发布了“2005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据介绍,在2005年度科技论文与引文统计工作中,国际论文数据取自《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3种在国际上颇具影响的检索工具。自2005年起,新增加了  相似文献   

16.
以SCI和SSCI为数据源基础,对1998—2007年间SCI和SSCI收录的图书情报类知识管理论文的情况,从论文的发表时间分布、期刊分布、被引频次分布、作者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指出当前图书情报类知识管理的研究有进一步深入拓展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科技期刊统计源中的49所医学高校的科技论文在1989-1998年被《SCI》的收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评价中国医学高等学校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地位。结果显示:中国医学高校科技论文的产出虽然比较稳定,但每年被《SCI》收录的情况变化较大,且呈马鞍形发展的趋势,被收录论文的学科分布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综合类学科;被收录数差异悬殊,且呈不均衡性。与此同时,对医学高校科技论文被《SCI》收录少的原因作了恰如其分的分析和评价:①中国医学高校科学技术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②存在语言障碍问题;③与世界重要检索系统,尤其是《SCI》的联系沟通不够。最后就医学高校科技论文如何进入《SCI》的系统还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以供医学高校学报界同仁学习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莫愚  王旭  谢秋红  贾津津  程林 《编辑学报》2015,27(4):405-408
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被引参考文献检索”途径,将中华医学会123种非SCI期刊作为国内大量的非SCI科技期刊的代表,统计其刊载文献被SCI期刊引用的情况;以被引文献数量大于50篇作为高影响力期刊的筛选条件,分析其中高影响力期刊的被引文献数量、单篇被引文献最高引用频次、施引文献数量、施引文献最高被引频次以及施引文献的国家地区分布、出版年份分布,从而了解这些非SCI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基于这一分析,认为SCI期刊并非是获得同行认可的唯一途径,国内大量的非SCI科技期刊应走“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发展道路,以踏实做专业领域内有影响力的期刊为目标;同时呼吁国家有关部门能对现行科研评价指标进行调整,鼓励质量上乘的稿件能选择具有影响力的国内期刊发表.  相似文献   

19.
2005-2007年SCI收录安徽大学学术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出版的Web of Science数据来源为依据,针对检索到的2005-2007年安徽大学被SCI收录的论文896篇,从论文数量、论文年代分布、刊载期刊的出版国别、出版语种、收录次数、影响因子等方面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提出了提高SCI收录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SCI的体系及其逻辑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科学引文索引》(SCI) 的科学组成体系。提供了SCI 原始的引文功能说明。分析了引文思想如何在SCI 中的体现; 分析了SCI 的引文思想在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中的体现方法; 分析了索引间的逻辑体系和逻辑关系。同时指出了SCI 在印刷版基础上发展的光盘版、网络版在实际使用中的相关操作, 及文章在发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使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 充分利用SCI 了解和掌握全球科技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