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武汉体育旅游圈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明  邹占  王潇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3):254-256
当前在体育旅游资源的密集区,构建体育旅游圈,从而发展区域体育旅游是当前一大趋势.武汉作为中国中心城市和国内外知名旅游城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休闲娱乐需求的与日俱增,具备构建大武汉体育旅游圈的各种资源条件,文章主要研究大武汉体育旅游圈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
"环首都体育休闲圈"消费群体需求状况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河北省提出的建设"环首都体育休闲圈"的战略发展规划,在分析当前我国体育休闲产业发展趋势,北京地区大众消费群体对体育休闲旅游需求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大众消费群体娱乐性需求、减压需求、教育性需求、体验需求、个性化需求等新的需求特点,并提出未来体育休闲旅游产品应具备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构建“环京津体育旅游圈”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京津是一个地域概念,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包括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山东的部分地区。通过对该地区各种体育旅游资源的调查,提出构建"环京津体育旅游圈"的战略概念,认为可以将该区域的体育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体育旅游圈。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体育旅游资源分析及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省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与其丰富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很不相称,经济落后、收入偏低、认知不足、宣传不够,是制约山西省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山西省体育旅游资源的构成及优势分析,结合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环境,提出了培育体育旅游精品,构建山西省体育旅游"三纵",即沿黄线、大运线、太焦线;"三横",即北线、中线、南线;"三圈",即晋北、晋中、晋南体育旅游圈的开发格局,旨在加强区域合作,推动我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的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走访调查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剖析,针对目前各市县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和体育资源分布、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和各区域民族民俗资源情况以及省政府对旅游产业的重点开发、整体发展的思路,构建了"四圈两区"体育旅游区域发展模式.并通过对四个旅游圈和两个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优势进行了分析,指出该模式的可行性以及推行策略.  相似文献   

6.
“环首都体育休闲圈”旅游项目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北省提出的建设"环首都体育休闲圈"的战略构想,在分析当前我国体育休闲产业发展趋势,河北省体育休闲旅游项目资源整体分布的基础上,提出"环首都体育休闲圈"旅游项目开发策略:进行转变思想观念,突出区域项目特色.打造特色体育休闲项目品牌;建立多层次的休闲体育项目体系;提高体育休闲企业服务质量;大力培养体育休闲方面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莆田体育休闲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与调查法,分析莆田体育休闲旅游资源的优势与特色.莆田体育休闲旅游资源丰富,自然环境好,区位条件优越.提出综合开发体育休闲旅游资源、针对性地进行市场促销、构建体育休闲旅游发展配套体系、加速培养体育休闲旅游专业人才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易  李娟 《精武》2013,(35):184-184,186
休阑体育旅游是旅游与体育系统融合性形成的一种全新旅游形式。丽江拥有丰富的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但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开发尚处于起步状态。从产业融合视角分析丽江发展休闲体育旅游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提出开发对策,从而为爵江休闲体育旅游的发展和合理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建设"环首都健身休闲圈"打造全民健身新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环首都健身休闲圈”,是为落实“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一种地缘体育休闲旅游发展的设想,它对于富有地方特色的首都和环首都周边地区体育休闲旅游设施建设,打造各类体育健身活动品牌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环首都健身休闲圈”的概念、意义、实施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采用SWOT分析江门侨乡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整合体育旅游资源,提出江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措施,使之快速融入珠三角粤港澳体育旅游圈,建立江门侨乡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许多字典、词典都未将"孃"字单独列出,而是将"孃"、"娘"二字并提解释,不加区分地把"孃"当作"娘"的异体字或繁体字,忽视了二者的使用范围,抹杀了二者的区别.文章对<敦煌变文集>中的"孃"和"娘"二字进行了语义分析,并且在词语组合上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孔子在文学上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形成了他颇具个性的文艺思想,成为我国古代文论的发端.文章着重探讨了其"文质观",在阐释其内涵的基础上,试图结合孔子的经历思想进行分析,力图打破就"论"而论,零碎散乱的思维模式,从而全面、准确地认识、评价孔子的"文质观".  相似文献   

13.
"牛"来"牛"往     
牛本是一种勤勤恳恳、毫不张扬的动物,却偏偏被人用来形容高傲自大的神气样,"牛气"一词是也.引申开来,那种不含自大成分的值得骄傲的也成了"牛".  相似文献   

14.
"武"释"道"论     
武术理论是在道家思想影响下逐渐形成与完善起来的,而凝练了的武术理论同时也在诠释着道家哲学思想内核.文章从武术的拳理、技击战略、价值伦理、修炼理论以及意境理论分别对道家的哲学思想、辩证观、天人论、性命观及美学思想作了全面而完备地阐释.  相似文献   

15.
原色 《当代体育》2009,(1):30-31
所有的球迷应该都有这样一种共性,想了解一位自己喜爱的明星都是先从名字开始,而大家是否发现这些球星名字中所蕴涵的所属国家的语言特点。例如俄罗斯人的名字普遍包含"斯基"、"夫"、"娃";意大利人的名字通常以元音结尾,比如托蒂、皮耶罗、曾加。而亚平宁足坛上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都是前南斯拉夫人的后裔,他们的名字都以"奇"(-ic)结尾。例如已经退役的名宿萨维切维奇、米哈伊洛维奇、博克西奇、尤戈维奇,还有现役的伊布拉希莫维奇、斯坦科维奇、西米奇,以及萨利哈米季奇等。这些"奇"人构成了亚平宁足坛的别样风景。而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这些"奇"人是如今还活跃在意甲赛场上的或身经百战,或年轻有为的球员。  相似文献   

16.
奥运遗产,是指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有关奥林匹克运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北京奥运会应利用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文化的比较优势在发扬顾拜旦的奥运理想、解决奥运会遇到的问题、创造性地传承遗产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实现“跟着讲”向“接着讲”的跨越。  相似文献   

17.
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形"、"意"审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形”美、“意”美进行辩证分析。认为:“形”美是“意”美的物质基础,“意”美通过“形”体现内在意象,两者和谐统一。“意”美是竞技武术套路创新的基础,发展的核心。含有攻防含义的“意”是一切“形”美的生命源泉;“形”的姿势美、节奏美、结构美创新是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美键,是多角度反映“意”美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8.
从伦理角度讨论了人们对于竞赛结果的价值判断,根据竞赛规则存在的必然性证明所谓"竞技规范"的无效性,尤其"竞技规范"作为竞赛规则以外约束运动员竞技行为和行动"第二规则"的不合理性.研究发现,竞赛的很多问题都源于人们对于竞赛结果价值判断的不同理解,它们导致了人们参与竞技的目的的不同.为了使竞技运动能够健康发展,有必要理性地分析竞赛中"真"的价值与"好"的价值之间的区别,以及我们选择竞赛中在"好"的价值指引下产生的行为与行动的真正动机.  相似文献   

19.
“体、用”是太极拳练习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也是太极拳完整性的一个体现,当今太极拳教学推广中出现的某些问题,与这两方面的偏废有关,即当今偏重“体”的练习,缺少“用”的实践和体验。建议今后的教学、推广中应注意“体、用”兼备。  相似文献   

20.
武术是以人的身体活动来完成的,所以武术在具有技击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健身作用,武术从来就兼有健身和技击实战的社会职能,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侧重。文章通过对传统武术的技击实战、表演竞赛、养生保健进行研究分析,以使我们能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武术中的"打、练、养"及他们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由此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