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冬妹 《江西教育》2024,(15):31-32
小学生的法治素养包括法治知识、法治思维、法治情感、法治行为。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要应用“商谈理论”“澄清理论”“情境理论”“体验理论”,培育学生的法治知识、发散学生的法治思维、激发学生的法治情感、引领学生的法治行为。通过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的“法治教育”,引导学生扣好“法治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学生的美好“法治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2.
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法治插图是落实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抓手。对于法治插图,我们要读出法治意识的"真味",培育学生法治思想和法治情感,品鉴法治精神的"韵味",培育学生法治信仰,感悟理性逻辑的"意味",提升学生法治思维能力,延伸知行合一的"余味",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法治实践。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法治教育主要是指对非法律专业的学生进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法治教育。法治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法治的内涵,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养成法治行为。  相似文献   

4.
林鹭 《成才之路》2023,(11):49-52
培育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是青少年成长为一名知法守法、品德高尚的公民的重要前提,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举措。学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场所,教师要将培育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意识渗透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文章分析培育青少年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意义,并对学生法治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以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相似文献   

5.
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高度重视中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科学运用法治时政资源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是培育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方式,是发展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法治意识是高中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通过运用法治时政资源素材创设教学情境,能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对法治的理性认知,培养对法治的情感认同,坚定对法治的崇尚与信仰,规范学生日常法治行为。  相似文献   

6.
法治教育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了法治理念教育和普法教育两个方面。由于其他社会主体作为法治教育主体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接受高等教育阶段是青年形成相对稳定的观念体系的关键时期、法治教育有利于防范学生违法、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以及依法治校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法治观念等原因,高校应该成为法治教育的重要主体。高校应该通过开设法律课程、开展普法学生活动等形式开展法治教育,同时应该通过依法治校保护学生权益、促进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法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对学生的法治素养培育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理论成绩,更应培育学生的法治素养。教师可引入真实案例、挖掘时政资源、创设法治情境、开展实践活动等,不断探究更有效的法治素养培育路径,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法治素养。  相似文献   

8.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形成法治意识和践行法治理念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培养、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至关重要.教师要从了解学生法治意识的现状着手,追寻其形成的原因,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策略.在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学校教学要知行合一,与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9.
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进步,法治意识也是每个社会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全面提高公民法治意识对维护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有着重大意义。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注重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的重要科目,应当引起全社会教育力量的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道德和法治的理论科目,对培养学生法治观念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探究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10.
法治观念核心素养是中学生立足社会、适应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有助于学生形成法治信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法治教育关系着青少年的身心成长,也关系着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巧提法治味、时政味、人文味,让法治精神真正融入学生生命。  相似文献   

11.
曹雨欣 《江苏教育》2023,(48):88-89
<正>法治教育是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法治教育,内容上要覆盖学生的在校学习、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主题上要具有代表性和指向性。1.有效架构,无缝衔接法治教育的立足点与学生的发展起点要无缝衔接。法治教育要立足学生视角,找准学生的发展起点。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认真学习并梳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小学阶段法治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及实施途径,从中探寻法治教育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2.
PBL即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模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PBL培育学生法治意识要讲究策略:精心导学,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升对法治的认识;问题引领,协助小组讨论与合作,提升学生对法治的理解;教师在场,协调分层交流,提升学生对法治的信服与尊崇;训练验收,及时评估,助力学生践行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教育事业改革创新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也变得尤其重要,教育教学重点逐步向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能力方面倾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法治观念,强化道德法治意识,运用道德法治思想有效地解决问题。新教材的实施意味着我们必须深度思考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为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真正促进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实践中全面发展,使学生道德与法治综合素质得到更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立足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视野,着力提升学生法治思维辨析力、法治情感体验力、法治社会实践力,能够不断滋养学生生命健康成长,切实提升初中法治情怀课堂品质。  相似文献   

15.
王艳 《西藏教育》2023,(1):39-41+51
法治素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五大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培育学生的法治素养,有助于学生形成法治信仰,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添砖加瓦。道法课教师有义务通过加强专业知识学习,采用多样教学方法,落实铸魂育人教学目标等方式,为发展学生法治素养“备货”“增趣”“定位”,巧当学生法治素养提升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大背景下,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课程,是法治教育实施的主要阵地,更是播下学生法治素养种子的土壤。在法治教育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法、“辩”法、“用”法、“践”法,让学生意识到法律法规,形成规范性的法治观念,强化学生的“用法”“护法”行为,将法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7.
<正>法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学生树立法治信仰,而法治信仰的树立需要学生内心产生价值认同。价值辨析引导学生对法治案例进行分析、判断与选择,帮助学生减少价值混乱,形成正确的法治价值观。在法治教育实践中,学生对一些法律案件的争论,有法治认知上的差异,有法律理解上的区别,但更多的  相似文献   

18.
吴翠 《天津教育》2022,(2):34-35+188
<正>法治素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组成,也是课程教学的目标。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时,应围绕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三项任务拓展教学内容,多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法治案例,丰富课堂内外教学活动,组织开展法治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法治活动参与感、体验感,以此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堂对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褚红梅 《成才之路》2021,(14):24-25
初中生正值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和素养的重要渠道。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灵活改编教学素材,拓展学生视野和思维,引入新闻及史料,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学习,丰富法治认知,以此促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教师要明确法治观念素养内涵,分析初中生法治观念素养现状,针对学生不在现场这一问题,通过邀约“生活的现场”、建构“学习的现场”和触发“心灵的现场”,营造学生在场的真实感,不断唤醒法治意识、孕育法治情感、滋养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