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短跑400m项目的速度与速度耐力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文富 《体育科技》2007,28(3):21-23
400m跑是典型的速度耐力性运动项目。通过文献资料方法,对世界记录保持者迈克尔.约翰逊及第7届世界田径锦标赛400m跑前二名运动员和我国男子优秀400m运动员的分析研究,说明速度与速度耐力因素对400m跑成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400 m跑竞赛成绩与100 m跑分段相应速度回归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收集、整理了世界28名优秀的400 m跑运动员的竞赛成绩及100 m分段速度等相关资料,并以其为研究对象和研究样本,运用数理统计学的相关、多元回归等方法进行了定量分析,初步探明了400 m竞赛成绩与各分段速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400 m竞赛成绩与各段速度的回归方程,制定了400 m跑竞赛各分段相应速度表.  相似文献   

3.
研究对象:历届奥运会400m栏排名前3名运动员成绩;199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m栏跑的成绩参数(分段成绩、速度、步频、步长等指标);199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m栏运动员(年龄、身高、体重指标)。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结论:世界男子400m栏跑成绩在过去1  相似文献   

4.
采用动态分析法、数据统计法、因素分析法对第6、7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400m决赛运动员的50m分段时间、平均速度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为了防止后半程速度的下降,应延长400m跑的加速时间;8个50m分段的标准差越小匀速跑的能力越强,前3名选手都有较强的匀速跑能力;最快和最慢50m分段的时间差与运动成绩显著相关;第1名运动员启动速度较快,第2分段控制速度,在第5、6分段速度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世界优秀男子400米跑运动员速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第6,7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决赛选手全程和分段成绩进行分析,揭示当今世界男子400米跑速度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认为,运动员绝对速度能力、保持高速跑的能力以及匀速跑的节奏,是训练工作中应抓好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参加6、7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400米决赛运动员的50米分段时间、速度参数进行分析与比较,揭示世界优秀女子400米跑运动员速度分配的特征,为改进训练方法和提高我国女子400米跑运动成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等,对我国优秀男子400米运动员郭钟泽在天津全运会中的比赛成绩进行分段计时,分析其分段距离与各分段速度及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在速度分配上的差异。研究得出我国男子优秀400米运动员与国外优秀运动员成绩差异主要在T3分段,突破T3分段,将会拉近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成绩的差距。通过郭钟泽的个案研究,从实践上验证了男子优秀400米运动员分段距离与分段成绩、前后200米差值及总步数与步长特点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同时,提出了提高绝对速度是400米跑运动员的首要任务,加强速度耐力训练是400米跑运动员的基础,优化技术结构是400米跑运动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男子400m跑速度分配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1997 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 m 跑决赛的8 名运动员分段速度的特征与成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快分段速度与最慢分段速度之间、前200 m 成绩与后200 m 成绩之间的差距越小,成绩越好  相似文献   

9.
世界优秀女子400米跑运动员的全程速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世界优秀女子400米跑运动员速度分配的特征,为提高我国女子400米跑运动成绩和改进训练方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动态分析法、数据统计法、因素分析法对参加第6,7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400米决赛运动员的50米分段时间、平均速度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应延长400米跑的加速时间;8个50米分段的标准差越小匀速跑的能力越强;最快和最慢50米分段的时间差与运动成绩显著相关(P<0.05)。通过分析第1名的分段时间与2~8名的分段平均时间发现,第1名运动员启动速度较快,第2分段控制速度,第5,6分段速度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第10届世界锦标赛女子400m栏决赛的8名运动员的分段成绩与总成绩的相关程度,采用R型聚类法对女子400m栏全程跑重新进行了阶段划分,再用雷达分析法对我国运动员黄潇潇比赛分段戍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安铁民 《辽宁体育科技》2003,25(6):12-12,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对我国中长跑运动员与外国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800m、10000m分段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绝对速度低、速度耐力差是影响我国中长跑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国内外优秀女子400m运动员的100m成绩和400m专项成绩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确定了发展绝对速度是对提高400m跑成绩的最佳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徐岩 《体育科技》2011,32(3):53-55
为了解大强度间歇训练对少年男子运动员400m全速跑心率及血乳酸的影响,对入选第十七届江苏省运动会田径决赛8名少年组男子运动员实施5周90%左右运动强度的间歇训练,观察400m全速跑前后各阶段的心率和血乳酸的变化。结果显示:5周90%左右强度的间歇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少年男子运动员400m跑糖酵解系统供能和机体恢复期的乳酸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从生理、生化角度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优秀400米跑运动员的情况,阐明速度耐力是提高400米跑速的关键。针对高校400米跑现状,探讨发展速度耐力、提高400米跑成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访问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1 500 m跑在十项全能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针对我国十项全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差距,提出在狠抓速度、跳跃和投掷的基础上,重点抓好1 500 m跑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
高勇 《体育科技》2014,(3):63-65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实验法等方法对男子400m跑项目进行分段计时研究。研究结果:(1)分段计时跑很好地控制了运动员的节奏,合理的分配了体力,即在第一时段以中强度跑,第二时段以高强度跑,第三时段是冲刺阶段,但往往速度最慢;(2)分段计时训练的学生在心理上和体力上相比于传统训练的学生都占有优势;(3)分段计时法还可以帮助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跑进行技术诊断;(4)提高运动员的成绩主要从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时间分配以及训练过程中能量的供应,制定合理的、科学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任昭君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4):508-509,5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00年奥运会男子400m栏决赛8名选手分段速度的特征与成绩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加速能力越强,保持最大速度的能力越好,冲刺能力越好,成绩越好。  相似文献   

18.
谢旭东 《体育科技》2007,28(2):28-3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奥运会男子400m栏决赛8位选手分段速度的特征与成绩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加速能力越强,保持最大速度能力越好,冲刺能力越好,成绩越好。  相似文献   

19.
孙丽萍 《浙江体育科学》2005,27(3):46-49,94
采用动态分析法、数据统计法、并列因素分析法对世界优秀女子400m跑运动员的速度分配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8个50m分段的标准差越小,匀速跑的能力越强,前3名选手都有较强的匀速跑能力,最快和最慢50m分段的时间差与运动成绩显著相关,延长加速时间有利于全程的速度分配;通过分析第1名的分段时间与2~8名的分段时间发现,第1名运动员启动速度较快,第2分段控制速度,在第5、6分段速度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0.
对中外男子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运动成绩之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并整理中外男子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10年来的运动成绩,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运动成绩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整体水平和个体最好成绩与世界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我国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的实际情况,提高我国全能运动整体水平在1 500m、400m和撑杆跳高单项上应加强训练,以提高其耐力素质.全国个人全能记录保持者龚国华在110m栏、100m和跳远单项上应加强速度素质训练,以提高个人运动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