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奥运经济对北京市产业发展直接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选取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奥运会举办国和地区资料作为样本,针对奥运经济的不同特点,对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了分析、整理和挖掘。主模型采用投入产出一系统动力学经济模型(IOSDM),并对模型有关参数进行了适当修正,对奥运经济对北京市产业发展的直接影响做了分析与预测,为有关部门制定长远经济发展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晟文  岳旺 《内江科技》2009,30(6):114-11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运用产业经济学原理分析奥运经济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指出奥运经济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消极影响,并提出防止奥运经济对中国体育产业产生消极影响的方法,旨在为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内蒙古体育产业和体育经济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了奥运经济对内蒙古体育产业和体育经济的推动与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2008年北京奥运申办成功给我国体育商机带来的影响和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产生的促进作用,分析了奥运经济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浅析奥运之后北京房地产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通过SPSS相关分析方法,从历年房地产价格指数、个人可支配收入、投资额、施工面积、销售价格等变量中,选择与销售额相关性最高的两个变量:个人可支配收入、投资额,运用回归分析和灰色预测模型理论,对1994到2005年北京房地产销售额进行追溯预测,从中选择均方误差最小的方法,预测奥运会后北京房地产的销售额;同时与其它奥运举办城市房地产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横向比较,对奥运会之后北京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趋势做出定性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6.
体育消费促进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经济持续发展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消费是促进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经济持续发展的助推器。要保持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经济持续发展,必须以体育消费来促进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分析了奥运经济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的发展、政策的完善及法制化的建设等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技术监测理论的奥运科技分析与评估方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奥运,既是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重要理念,也将成为北京奥运成功举办的重要保障奈件,而对奥运科技的相关重大技术领域开展技术分析和评估则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以技术监测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悉尼2000年奥运会为例,对奥运科技分析与评估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2008北京奥运会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奥运会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从北京奥运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后奥运衰退”不会出现,奥运结束后仍会对旅游、会展、体育休闲、金融等行业产生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剑 《金秋科苑》2008,(19):100-102
奥运会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从北京奥运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后奥运衰退”不会出现,奥运结束后仍会对旅游、会展、体育休闲、金融等行业产生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正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需要从全球视角来评价中国经济增长的表现。本文指出我国以本币度量的两位数增长率在相当大程度上与货币贬值相联系,是粗放式增长;总结全球化背景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生产要素产出效率的变化规律,以及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06年中国经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工业、消费、投资、外贸、农业、物价、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角度对2006年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全面的展望,并利用计量模型对2006年经济总量和物价走势进行了预测。认为,2006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经济增长的质量将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展望2008年,一方面经济增长环境良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十分强劲,本轮经济周期还处于上行阶段,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另一方面,面对国际国内资源品价格起伏不定以及长期结构性矛盾等不利因素,在防范经济过热和全局通货膨胀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2008年我国经济增速将有所回落,预计2008年的GDP增长大致在10.2%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16.6%、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7%、出口增长24.1%、消费物价上涨4.4%。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3年是"十八大"后新一代国家领导人执政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转型走向一个又好又快稳定发展阶段的新起点。相比2012年,2013年中国经济在投资、消费、进出口等方面都可能得到改善,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明显提高。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全年GDP实际增速约为8.4%;物价基本保持小幅增长的平稳态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速约为3.2%。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我国经济形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0年我国经济将在当前逐步企稳回升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平稳增长,预计GDP增长约为9.5%,工业增加值增长约为13.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约为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为20%,出口增长约为13.0%,进口增长约为15.5%,进出口总额增长约为14.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大约上涨2.5%。针对经济形势和未来社会发展目标,建议:继续发挥政府改善投资结构的引导作用;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切实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遏制房价过快上涨;遏制垄断行业人为涨价,减轻通货膨胀压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在内需中的比重;顺应"低碳经济"发展趋势,持续推进"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6.
中美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政策方向正确,具体的经济策略不同。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政策多针对局部或具体问题,我国经济政策注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针对整体性、系统性问题。经济政策不在于简单或组合,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宏观经济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否给予市场以清晰正确的信号。对比中美两国应对金融危机经济政策的目的不在于走哪条路,而在于走哪条路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八大经济区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涛  张宗益  呙小明 《科研管理》2012,33(4):139-146
本文运用面板计量分析方法,利用中国八大经济区域1986-2008年的相关数据考察了各区域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东北地区、北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黄河中游地区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而长江中游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从短期来看,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不存在因果关系,北部沿海地区、长江中游地区、西北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黄河中游地区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此外,东部沿海地区无法判断。最后,在实证结果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政策建议,这对各区域能源和产业政策的制定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经济结构、经济发展与污染物排放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染排放与经济发展的研究大都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而两者之间是通过经济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所联系的。随着经济结构的改善,污染排放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是经济结构的改善可能会在短期内使得经济发展放缓甚至下滑,也可能在短期内就实现促进经济发展,从而表现为倒U型关系。本文采用中国1985-2009年的统计数据,对经济结构、经济发展以及污染物排放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指出了EKC模型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论述了基于经济结构调整所体现出的经济发展与污染物排放的倒U型曲线。  相似文献   

19.
经济信息欺诈与经济信息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兰 《情报科学》2007,25(8):1163-1166
经济信息欺诈行为普遍存在.随着社会以及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通讯等技术的大力发展,各式各样的经济信息欺诈行为更是层出不穷,这些都严重危害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拟从经济信息欺诈现象着手,对如何用国家以及国际政策来进行反经济信息欺诈进行了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增长的重要动力。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产业结构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节能减排、体制机制方面问题仍然很突出。阐述海西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增长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机理,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应运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循环经济、创新机制体制的措施来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增长,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