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究传统力量结合功能性训练对我国优秀帆船单人艇运动员身体形态和运动素质的影响。方法:选取国家帆船队单人艇级别10名运动员(5男5女)进行8周传统力量结合功能性训练。运动员在训练前后进行身体形态和运动能力测试,身体形态测试包括体重、上臂围、大腿围、胸围、腰围、臀围;运动能力测试包括绝对力量、爆发力、肌肉耐力,以及有氧、无氧能力。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运动员训练前后身体形态和运动能力之间的差异。结果:经过8周训练,运动员体重、胸围、左右大腿围、臀围分别增加了1.9 kg、1.3 cm、1.5 cm、1.1 cm和1.8 cm(P<0.05);卧拉和仰卧腿推举的1RM分别增加了3.8 kg和22.3 kg(P<0.05);药球向后过头投掷距离增加了0.9 m(P<0.05);腹肌、背肌耐力分别增加了33.6 s和31.7 s(P<0.05);1 min内TRX反向划船次数和左右侧支撑的TRX弓箭步次数分别增加了3.8次/分钟、6.2次/分钟(P<0.05)和8.2次/分钟(P<0.01);2 km测功仪的完成时间减少22.3 s(P<0.05),30 s自行车的峰值功率和平均功率分别增加了136.0 W(P<0.05)和121.3 W(P<0.01)。结论:8周的传统力量结合功能性训练可以促进运动员身体围度增加,提升运动员的绝对力量、爆发力、肌肉耐力,以及有氧、无氧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地区不同项群优秀青少年有氧能力,寻找不同项群有氧能力特点。方法:选择上海市2003—2014年一线、二线运动员测试数据库,从中筛选88名16岁以上男性,年龄为(17.5±1.2)岁,103名15岁以上女性,年龄为(16.4±1.1)岁,均为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对其最大摄氧量绝对值和相对值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Z分值等方法比较不同性别各项群间有氧运动能力特点。结果:耐力项群最大摄氧量绝对值显著高于隔网对抗(P<0.05)与格斗对抗(P<0.01)。男性各项群间最大摄氧量相对值无显著差异;女性耐力项群最大摄氧量相对值显著高于同场对抗(P<0.01)、隔网对抗(P<0.01)与格斗对抗(P<0.01);女性同场对抗项群最大摄氧量相对值显著高于格斗对抗(P<0.05)。结论:耐力项群最大摄氧量绝对值高于其他项群;体能主导类项群最大摄氧量相对值高于技能主导类项群;同场对抗项群最大摄氧量绝对值优于相对值,其余项群最大摄氧量相对值和绝对值同步。为科学训练提供有力数据支持,教练员可以结合项群有氧运动能力特点,判断运动员的有氧工作能力水平,从而针对性地制定训练计划,提高整体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3.
作为培养优秀运动员队伍的主力军,教练员在体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中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与责任。以教练员服务行为为自变量,探究其对运动员训练投入的影响机理以及感恩的中介效应,通过问卷星线上对319名上海市业余体校运动员随机展开调查。发现:(1)教练员服务行为、感恩、运动员训练投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教练员服务行为对运动员训练投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感恩在教练员服务行为和运动员训练投入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4)教练员服务行为4个维度(说服引导、利他主义、智慧启迪和民族责任感)对运动员训练投入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预测作用,且相比而言,利他主义更为重要。建议:塑造教练员服务型管理和执教风格,增强运动员训练投入积极性;建立完善的运动员资料档案,激发教练员利他主义行为倾向;加强运动员感恩素质教育,提升感恩认知和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射击/射箭运动员和普通人焦虑状态进行横断面调查,初步探索运动员焦虑的原因,为运动员减轻焦虑、提高竞技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运动员和普通人各52名,进行问卷调查和人体测量。结果:运动员的蛋白质摄入量、便秘发生率和焦虑水平均高于普通人,膳食纤维摄入量低于普通人(P<0.05);对运动员的焦虑因素分析发现焦虑运动员吸烟和已戒烟的比例高于非焦虑运动员(P<0.05);对运动员及普通人建立多重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女性、体重水平高和排便频率低,可预测较高的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特质部分(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Trait version,STAI-T)评分(P<0.05)。结论:运动员和普通人焦虑的危险因素可能为女性、体重偏重和排便频率低,而高膳食纤维摄入则可能是焦虑的保护因素。建议:运动员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以改善便秘状况,戒烟,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助于运动员降低焦虑状态和提高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国家残疾人高山滑雪站姿组运动员在备战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期间进行身体机能监控与评价,分析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方法:在2019—2020年训练备战期间,对残疾人高山滑雪国家队站姿组运动员进行了5次血液测试以及6次尿液测试,对运动员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肌酸激酶(CK)、血睾酮(T)、皮质醇(C)、血睾酮与皮质醇比值(T/C)、尿十项、最大摄氧量(VO2max)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监控并分析 。结果:运动员RBC、Hb、CK浓度组间不存在差异(P>0.05)。男性运动员T浓度在组间存在差异(P<0.05),第3次T浓度显著低于其余4次(P<0.05);运动员C浓度以及男、女T/C均存在组间差异(P<0.05),运动员第4次C浓度显著低于其余4次(P<0.05);男性运动员第4次T/C显著高于其他4次(P<0.05);女性运动员第4次T/C显著高于第1、第3、第5次(P<0.05)。尿十项检测中,所有运动员第5次尿蛋白(PRO)呈阳性,第6次测试中有个别运动员尿胆红素(BIL)、尿胆原(URO)呈阳性。 运动员VO2max水平正常,个体间差异较大。结论:国家残疾人高山滑雪站姿组运动员在备战期氧运输功能良好,有氧耐力功能良好;血清T、C以及T/C等指标在训练的不同阶段出现适应性变化,随着训练的进行,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出现上升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王宇 《体育学刊》2023,(1):74-80
教练员领导行为是影响运动员心理素质、竞技水平的关键要素,厘清教练员领导行为与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关系,对促进科学系统训练、提升运动员竞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教练员领导行为与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关系模型,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北京先农坛体校和什刹海体校运动员进行调查,并运用回归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实证。结果显示:专制领导行为、民主领导行为、训练指导行为、社会支持行为、积极反馈行为对运动表现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准备在教练员领导行为和运动员运动表现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运动焦虑在民主领导行为、社会支持行为、积极反馈行为对运动员运动表现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而在专制领导行为和训练指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表现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研究表明,教练员的不同领导行为及方式对提高运动员运动表现具有不同效果。教练员应及时调整运动员心理准备,降低运动员心理焦虑,提升运动员心理素质,促进运动员自我价值提升,进而促使运动员获得更好的运动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动力性与静力性核心力量训练在青年羽毛球运动员躯干旋转力量及稳定性的训练效果差异,为其提供针对性训练策略。方法:采用实验法将20名(男女各10名)上海羽毛球队一级运动员随机分配到动力组(n=10)和静力组(n=10)进行12周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等速肌力和生物反馈动作控制测试。结果:(1)干预后,动力组在60(°)/s的等速测试与干预前以及干预后的静力组相比,躯干向左、向右旋转的最大力矩显著增加(P<0.05),平均功率和最大功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尚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在180(°)/s的等速数据中的平均功率、最大力矩和最大功率指标与干预前以及与干预后的静力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干预后,静力组的60(°)/s和180(°)/s的等速测试中3项指标与干预前、干预后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干预后,最大稳定角度与干预前以及干预后2组对比,动力组在45°、135°、-135°、-45°方向上优于静力组(P<0.05),静力组在0°、90°、180°、-90°方向上优于动力组(P<0.05)。结论:静力性核心力量训练不能显著提升青年羽毛球运动员躯干旋转力量;动力性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提升青年羽毛球运动员躯干慢速旋转力量的最大力矩,以及快速力量的最大力矩、平均功率、最大功率;静力性和动力性核心力量训练分别在某些关节角度增加核心稳定性,两者结合是提升躯干稳定性的有效方法,可根据运动员的个性化需求选择。  相似文献   

8.
旨在探讨我国CUBA联赛教练员领导行为特征。以参加2011年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的1575名运动员为调查对象,利用《大学篮球队教练员领导行为问卷》为研究工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篮球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对教练员的领导行为的感知程度高低依次为技术指导行为、训练行为、正向反馈行为、民主行为、关怀行为。不同水平、组别、年级、训练年限及参赛经验的大学篮球运动员感知的教练员领导行为有显著差异,但不同性别运动员感知的教练员领导行为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焉石 《冰雪运动》2015,(6):1-10
为了探讨和比较中、韩短道速滑教练员领导行为与运动员意志品质间的关系,采用AMOS结构方程模型并利用《运动领导行为量表》(Chelladurai)和《BTL-L-YZ2.0运动员意志品质量表》(李佑发)分别对中国88名、韩国81名短道速滑运动员进行了心理测量。结果表明,中国方面,教练员的训练指导行为和奖励行为对运动员的自觉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民主行为对运动员独立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训练指导行为对运动员坚韧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韩国方面,教练员唯独专制行为对运动员的自觉性、果断性及坚韧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通过比较提示我们,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意志品质形成具有影响作用,而且不同文化背景下,针对提高运动员的意志品质,教练员应该采取与该文化背景相适宜的领导行为,对提升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意志品质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太极运动对健康老年人运动表现、平衡、肌力等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国内外医学数据库文献,收集相关的随机对照实验(RCTs),按照改良Jadad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篇临床实验,共4 455例老年人。结果:太极运动组在起立行走测试(TUG)(MD=2.62,95%CI[-4.00,1.24],P<0.000 01)、5次“坐-站”试验(5tSS)(MD=-1.74,95%CI[-2.77,-0.70],P=0.001)、30 s坐站测试(30 sCST)(MD=4.02,95%CI[-0.20,8.24],P=0.06)、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MD=1.41,95%CI[-0.06,2.87],P=0.06)、功能性前伸试验(FRT)(MD=2.16,95%CI[0.94,3.38],P=0.000 5)、闭眼单腿站立时间(MD=3.18,95%CI[0.70,5.67],P=0.01)、睁眼单腿站立时间(MD=10.08,95%CI[4.62,-15.55],P=0.000 3)等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太级干预组相比对照组在提高手握力(SMD=0.46,95%CI[0.00,0.93],P=0.05)、提升髋关节屈曲肌力(SMD=0.58,95%CI[0.25,0.92],P=0.000 7)、增强膝关节伸展肌力(SMD=0.55,95%CI[0.25,0.85],P=0.000 3)、提升踝关节背屈肌力(SMD=0.64,95%CI[0.16,1.13],P=0.009)等指标上可能具有优势效应。结论:现阶段的临床证据表明,太极运动能有效提高健康老年人的运功表现、平衡能力和肌力等相关运动功能。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冷热水交替浴(CWT)对短跑运动员增强式运动后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16名受试者随机分为冷热水交替浴组(CWT组)与静坐休息对照组(CON组),在执行10组每组20次负重(10 kg)浅蹲跳和50 m蛙跳的运动方案后,静坐休息5 min,分别采用14 min CWT或14 min静坐休息的干预手段。在运动前,运动后24 h、48 h、72 h、96 h不同时间点分别测量受试者的膝关节位置觉肌肉力觉以及肢体下落时关节反应角度。结果:(1)所有受试者在运动后均出现了主、被动位置觉,肌肉力觉的显著下降以及肢体下落时关节反应角度的显著上升(P<0.05);(2)运动后24 h、48 h、72 h、96 h,CON组的主动位置觉显著低于CWT组(P<0.01),运动后48 h,CON组的被动位置觉显著低于CWT组(P<0.01);(3)运动后24 h、48 h、36 h、72 h,CON组的肌肉力觉显著低于CWT组(P<0.01);(4)运动后24 h、48 h,CON组的肢体下落时关节反应角度显著大于CWT组(P<0.01)。结论:本研究所设计的CWT方案可以有效缓解增强式运动中因肌肉离心所致的肌肉力觉的下降,促进肌肉本体感觉(主、被动位置觉,肢体下落时关节反应角度)的恢复。CWT恢复关节本体感觉的机制与促进肌力恢复、镇痛、加速代谢产物清除、缓解中枢神经系统疲劳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比复合式训练与高强度力量训练的训练效果,探究复合式训练对冬残奥高山滑雪站姿组运动员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的影响。方法:将18名男子冬残奥高山滑雪站姿组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n=9)与对照组(n=9),基于原有力量训练内容,实验组进行复合式训练(高强度力量训练结合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照组仅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并在实验前后对比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等指标变化。结果:(1)仅实验组反向跳最大功率、连续跳跃平均功率和最大肌力显著提升(P<0.01);(2)干预后,实验组反向跳最大功率、连续跳跃平均功率和最大肌力绝对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8周复合训练的训练效果优于普通力量训练,可以使冬残奥高山滑雪站姿组运动员最大肌力和快速力量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3.
运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在明确运动员正向偏离行为的概念与表现的基础上,结合运动员群体的实际情况,将运动员正向偏离行为产生 的原因归结为宏观体制原因和微观个体原因2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易于产生正向偏离行为的2类运动员群体。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 运动员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化,竞技体育本身所夹带的相关因素也进一步复杂化,运动员正向偏离行为又呈现出隐蔽性和扩大化的趋势,这不仅对 运动员自身会造成极大伤害,对于我国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是一种不利因素。基于此种现状,提出采用多样化、互补性的社会控制来预防和制止 运动员正向偏离行为的发生,具体措施为:(1)加深运动员对正向偏离行为和运动伦理的认识;(2)利用同伴群体的抵制作用对正向偏离行为进行控 制;(3)加强运动员思想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训练参赛理念;(4)建立运动员权益保障体系,切实维护运动员合法权益;(5)加强运动员综合素质的 培养,提高运动员社会适应能力;(6)加强对运动员正向偏离行为的惩治程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SDT)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探究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与自主性动机影响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路径机制。结合本土化研究取向,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44名现役少体校排球运动员进行整群抽样调查,利用AMOS19.0对SEM进行验证。研究结果:(1)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与自主性动机均可显著预测运动员心理疲劳(P<0.001);(2)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性动机在教练员自主支持与运动员心理疲劳间起显著中介作用,具体由3条路径产生的间接效应组成,即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运动员心理疲劳(β=-0.26,P<0.001)、教练员自主支持→自主性动机→运动员心理疲劳(β=-0.04,P<0.001)、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性动机→运动员心理疲劳(β=-0.09,P<0.001);(3)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性动机在教练员自主支持与运动员心理疲劳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性动机的链式中介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通过SEM拟合度验证,有效支持自我决定理论预测模型可以有效解释中国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和自...  相似文献   

15.
运用PRO(尿蛋白)指标系统跟踪12名、世居平原男子中长跑运动员为期6周、海拔1773—2502m高原交叉训练的全过程,研究不同高度的高原交叉训练对男子中长跑运动员训练后与次日晨UTP(尿总蛋白)浓度、夜尿蛋白排泄总量及运动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交叉训练初始2周,运动员运动水平比平原低,但UTP浓度与夜尿蛋白排泄总量均比平原显著提高。2)从1773m上到2100m,PRO指标变化不明显。3)从1773m到2502m的交叉,高原环境对运动员机体刺激深刻,PRO指标变化显著。但通过交叉训练,运动员不但能够完全适应,而且运动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王盼  赵华 《体育科研》2024,(2):73-88
目的:评价低氧暴露对减控体重的影响效果,提供最优的减控体重方案。方法:在数据库中检索建库至2023年10月的所有文献,使用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文献质量。使用Stata14.0进行异质性检验、效应量合并、敏感性分析以及发表偏倚检验。结果:共纳入49篇RCT文献,1 392名被试者;相对于常氧暴露,低氧暴露对减轻体重(SMD=-0.18,95%CI[-0.29,-0.07],P<0.01)、降低体脂肪(SMD=-0.23,95%CI[-0.35,-0.18],P<0.01)的优势明显。相对于常氧暴露,低氧暴露对去脂体重(SMD=-0.05,95%CI[-0.22,0.13],P>0.05)、肌肉质量(SMD=0.01,95%CI[-0.20,0.21],P>0.05)、身体水分(SMD=-0.12,95%CI[-0.48,0.23],P>0.05)的改善无明显效果。调节变量结果:低氧暴露对成年群体的体重减轻(SMD=-0.21,95%CI[-0.35,-0.08],P<0.01)、体脂肪降低(SMD=-0.28,95%CI[-0.42,-0.13],P<0.01)具有显著效果。低氧暴露对男性和女性的体重减轻、体脂肪降低均具有显著效果。低氧环境下,不控制饮食对体重减轻(SMD=-0.23,95%CI[-0.37,-0.09],P<0.01)、体脂肪降低(SMD=-0.33,95%CI[-0.49,-0.18],P<0.01)的效果明显;控制饮食和未控制饮食对去脂体重、肌肉质量、身体水分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低氧环境下,与消极暴露相比,积极暴露时体重减轻(SMD=-0.19,95%CI [-0.31,-0.07],P<0.01)、体脂肪降低(SMD=-0.26,95%CI[-0.38,-0.14],P<0.01)的效果明显;消极暴露和积极暴露对去脂体重、肌肉质量、身体水分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常氧暴露相比,低氧暴露对减体重和降体脂具有明显优势;低氧暴露对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的体重具有明显改善效果,也有效改善成年男性的体脂率;低氧暴露期间,暴露方式和饮食干预影响减控体重的效果,积极低氧暴露、自由饮食对体重和体脂肪的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探讨球类集体项目教练员家长式领导行为三维度与运动员对教练员信任三维度的关系。研究样本:WCBA球队、进入全国分赛区的CUBA球队、CUBS联赛球队的222名运动员。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量表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的验证性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研究结论:球类集体项目教练员家长式领导行为的仁慈领导、德行领导对教练员能力信任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教练员家长式领导行为的威权领导对教练员的能力信任具有显著的反向预测作用。仁慈领导对教练员仁爱心信任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仁慈领导和德行领导对教练员公正一致性信任均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电刺激肌管细胞收缩模拟骨骼肌收缩,并观察其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C2C12细胞衰老模型能量代谢相关指标表达的影响,以此研究体外肌管收缩对衰老骨骼肌细胞能量代谢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H2O2诱导肌管细胞建立衰老模型,并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衰老水平;电刺激干预培育成功的衰老肌细胞,并分为对照组(C组)、H2O2诱导衰老组(H组)、对照+电刺激组(CE组)、H2O2诱导衰老+电刺激组(HE组)。各组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法对PGC-1α蛋白表达进行检测,ATP水平测试盒测量ATP水平。结果:经过浓度为100 μmol/L H2O2诱导肌管细胞24 h后成功构建骨骼肌细胞衰老模型。与C组比较,H组的ATP水平表达呈非常显著性的下降(P<0.01);CE组的ATP水平较C组呈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HE组的ATP水平虽低于C组,但高于H组,且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C组相比,H组PGC-1α蛋白表达下降,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E组PGC-1α蛋白表达虽低于C组,但较H组呈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H2O2是诱导骨骼肌肌管细胞衰老的一种有效方式,衰老肌管细胞的ATP和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进行电刺激干预后可以有效提高衰老肌管细胞ATP水平和PGC-1α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9.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练员领导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LSS量袁对我国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练员领导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练员在社会指导、民主、社会支持和奖励行为上自我估计过高;在运动员各特征及其一些水平上,在运动员喜欢的和教练员实际的领导行为各雏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不同属性的运动员对教练员不同领导行为维度上存在不满意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探讨我国高水平手球队凝聚力是否对教练员领导行为、运动员角色投入与运动员满意度具有中介作用。赛前使用群体环境问卷对160名参加全国女子手球锦标赛的运动员进行凝聚力测试,赛后使用运动领导行为量表、运动员角色投入问卷、运动员满意度问卷对上述运动员进行了测试。运用Baron和Kenny(1986)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凝聚力的中介作用给予检验。结果表明,运动员所知觉到的领导行为和角色投入对团队成绩满意度、团队一致满意度影响显著,但该影响由于凝聚力的加入而变小或变得不显著。说明凝聚力对领导行为、角色投入与团队成绩满意度、团队一致性满意度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