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自信心进行研究,发现不同运动等级、不同性别和不同训练年限的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自信心方面的统计分析的差异都不具有显著性,并通过总体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他们在自信心的得分上的差距也是非常小,可以进一步的认为总体上我国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自信心水平上的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
根据运动技能迁移原理,论证自由体操与竞技健美操之间可进行运动技能迁移。具备自由体操技能的运动员可进行竞技健美操的专项技术培训,这对迅速提高我国的竞技健美操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竞技健美操是在有氧健身操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它作为一种体育竞技项目,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和其他的竞技体育项目不同,竞技健美操需要运动员具备连续表演复杂多变动作的能力,具备表演高强度动作的基本能力。可以说,竞技健美操是极为考验运动员体能的一项竞技项目。纵观竞技健美操的各项国际比赛,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成绩始终不尽人意。究其原因,运动员的体能欠缺是主因。近几年,竞技健美操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对运动员竞技水平和竞技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提高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必须要对其进行专项体能训练。本文主要围绕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这个关键点展开,论述了体能训练的内容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杜祎 《中华武术》2021,(3):26-27
体能是人们有效进行各种运动的基本保障,也是健美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运动员没有充足的体力,那么像战术训练、技能训练等活动将不能持续的进行下去,训练效果自然也得不到保证。所以说,体能训练是竞技健美操运动中很重要的环节,也是运动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得以很快提高的基础。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的内容方法,希望能给我国的竞技健美操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5.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项力量是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和关键,由于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的特殊性从而决定的特殊力量,必须通过专门的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科学地分析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所必需的专项力量,采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是提高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力量的根本措施。研究目的:针对竞技健美操的专项特点,在评定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下肢快速力量的基础上,探索能提高专项技能的专项体能训练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结合教学训练的实践。结论: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进行专项训练技术训练的同时要注重快速力量训练和本体感觉训练结合。建议:在发展核心力量的基础上.进行快速力量训练:设计一些与竞技健美操专项技术动作用力方向、用力技术特点相近的练习手段。增加本体感觉训练,通过影响人体感觉关节位置、运动及平衡的能力的本体感觉和平衡训练,提高维持静态和动态稳定性的能力,改善“空间感觉”和动作的空间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高校大学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广州体育学院在校68名大学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对其运动损伤的特点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预防损伤的措施,旨在为我国竞技健美操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等,结合规则修改,从身体形态、体能、技能等角度探索竞技健美操项目特征。研究表明:新规则更加注重竞技健美操动作的难、新、美和完成质量,更加彰显专项特色;要求运动员心肺耐力储备更强,动员更快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通过查阅相关竞技健美操的资料,结合运动员心理量表,研究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心理与常模之间的差异,帮助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建立积极应对策略、竞赛心理状态和自我调控体系,旨在为我国竞技健美操未来的训练策略中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黎荣 《体育世界》2013,(8):31-32
社会的发展对高校教育提出新要求,培养学习与竞技双素质兼优的大学生运动员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国高校竞技健美操受诸多因素影响与制约,竞技水平有待提升。本文简述了我国竞技健美操发展历程,客观剖析高校竞技健美操发展现状,浅要的探索解决我国高校竞技健美操发展问题的对策。旨在推动高校竞技健美操的发展,努力提升我国体育大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对竞技体操与竞技健美操之间运动技能迁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竞技体操与竞技健美操的运动技能之间存在着许多可以实现相互迁移的共同因素,且竞技体操对竞技健美操的积极性迁移更为明显。同时,两运动项目之间存在着差异且产生一定的干扰。运用技能转移原理,对具备竞技体操技能的运动员进行竞技健美操的专项技术培训,对迅速提高我国的竞技健美操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运动自信对不同等级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通过对不同等级运动员运动自信心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研究,探讨运动自信对不同运动等级运动员成绩的影响。方法:以参加2004年度全国各专项锦标赛的广东运动技术学院的692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运动员自信心测量问卷对不同等级运动员进行运动自信心的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运动员成绩进行相应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运动自信与运动成绩之间存在相关关系(P<0.01),其中,技能掌握自信、技能演示自信与运动成绩之间存在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1),对教练能力的信心和对比赛情景的自信与运动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技能掌握自信、技能演示自信、对教练能力的信心和对比赛情景的自信均是运动成绩的重要预测因子。结论:运动员自信中技能掌握自信、技能演示自信、对教练能力的信心和对比赛情景的自信对运动成绩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日常训练中应注意根据不同等级运动员,调整有关运动自信培养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94名大学生运动员的问卷调查,发现运动员的目标定向与心理技能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任务定向与目标设置技能、接受教练指导的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而自我定向与承受压力的技能有显著的正相关。研究还发现,高任务定向的运动员在目标设置、自信心以及接受教练指导的能力上的得分明显高于低任务定向的运动员;高自我定向的运动员在承受压力、目标设置、集中注意、摆脱担心、以及自信心等5个指标上自自得分明显高于低自我定向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优秀田径和射击项目运动员比赛自信心来源问题,参照台湾学者黄崇儒及郭香云等人编制的运动员自信心来源量表,以及我们前期所做的不同属性运动员自信心来源差异的研究,对我国优秀田径和射击运动员竞赛自信心来源做进一步验证性分析。研究表明,自我呈现是区别田径和射击最为明显的特征;过去经验和替代经验可作为区别性别差异的标志;技术情绪知觉、过去经验、社会支持和替代经验对运动成绩影响具有较高的贡献性。  相似文献   

14.
已修订出中国常模的CSAI-2问卷是信度和效度高的多维焦虑测量工具,它包括三个分量表: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状态自信心。运用该问卷测查235名参加大学生运动会田径和篮球比赛的被试赛前焦虑反应和状态自信必,结果表明:(1)躯体状态焦虑的强度是区分田径和篮球项目类型良好的预测因子;(2)认知状态焦虑的强度是区分运动技能水平或临场技能发挥得好坏的良好预测因子;(3)竞赛焦虑反应和状态自信心的强度与被试主观上所认知到的任务难度密切有关。因此,为使运动员有适宜的竞赛焦虑反应和状态自信心,教练员除了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技能水平之外,应当结合项目的要求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尤其是认知训练),并注意在赛前激起他们符合任务特征的唤醒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竞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完美主义与竞赛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测量3组(共191人)运动员样本在竞赛中的完美主义和竞赛焦虑,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总体完美主义与认知状态和躯体状态的高度竞赛焦虑有关,而当把力求完美的动力作用与未达完美的消极作用分化开来时,发现只有后者与高度的焦虑相关,而前者则导致轻微的焦虑和高度自信。结论:提示运动员在竞赛过程中追求完美,并成功地控制未达理想而产生的消极影响,就可以减少焦虑并增强自信,发挥出色。  相似文献   

16.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whether self-confidence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etitive anxiety intensity and direction. Elite (n = 102) and nonelite (n = 144) participants completed the self-confidence subscale of the Competitive Trait Anxiety Inventory-2 and the worry and somatic subscales from the Sport Anxiety Scale. Consistent with procedures recommended by Baron and Kenny (1986),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used. The findings for elite athletes revealed worry intensity to significantly predict self-confidence and worry direction. However, when self-confidence was controlled, worry intensity did not predict worry direction over that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by self-confidence. Within the analysis for somatic symptoms, only self-confidence was found to predict somatic symptom direction. For the nonelite athletes, worry and somatic symptom intensity predicted both self-confidence and direction, and direction when self-confidence was controlled. The findings for the elite athletes suggest self-confidence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formers' worry symptoms and subsequent directional interpretations. However,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high levels of self-confidence and low symptom intensity are needed for nonelite athletes to demonstrate a less debilitative interpretation.  相似文献   

17.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whether self-confidence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etitive anxiety intensity and direction. Elite (n = 102) and nonelite (n = 144) participants completed the self-confidence subscale of the Competitive Trait Anxiety Inventory-2 and the worry and somatic subscales from the Sport Anxiety Scale. Consistent with procedures recommended by Baron and Kenny (1986),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used. The findings for elite athletes revealed worry intensity to significantly predict self-confidence and worry direction. However, when self-confidence was controlled, worry intensity did not predict worry direction over that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by self-confidence. Within the analysis for somatic symptoms, only self-confidence was found to predict somatic symptom direction. For the nonelite athletes, worry and somatic symptom intensity predicted both self-confidence and direction, and direction when self-confidence was controlled. The findings for the elite athletes suggest self-confidence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formers' worry symptoms and subsequent directional interpretations. However,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high levels of self-confidence and low symptom intensity are needed for nonelite athletes to demonstrate a less debilitative interpretation.  相似文献   

18.
运动员自信心是竞技水平发挥的一个重要环节,适宜的心理自信是比赛成败的关键。笔者通过竞赛的方法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自信,并获得了重要的数据,即运动员在胜负比率2∶1的情况下,心理自信最佳,为教练员在以后的竞赛安排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初探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叶丹 《冰雪运动》2006,(4):46-48,53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法、综合分析法等,结合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运动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空中技巧项目运动员应具备的心理能力。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自由式滑雪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的研究,结合实例,提出几种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方法。旨在为教练员、运动员提供参考,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20.
张菊红 《安徽体育科技》2005,26(6):54-56,65
在竞技运动中,运动员损伤后,如何尽快恢复自信心,重返赛场?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自信心恢复的因素及怎样采取合理措施进行自信心恢复训练,作了概括和进一步的探讨.本文中目标取向和社会支持是影响运动员自信心恢复的主要因素.倾向于任务取向的运动员,对自信心评价水平较高,具有高社会支持感的运动员更易于自信心的恢复.因此在恢复期,确立以提高运动能力为目的的康复目标,营造充满温暖、关爱的心理环境,对促进运动员自信心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