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研究以备战第12届全运会的5名四川省举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跟踪测试肌酸激酶、睾酮等生理指标和选择反应时、闪光融合频率等心理指标,监控举重运动员赛前训练,以备战全运会,了解心理疲劳的状态,帮助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创造优异的成绩。研究对参加12届全运会的四川省举重队运动员黄忠获男子85KG级银牌;袁王建获得女子63KG级第8名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备战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期间,利用肌酸激酶指标对山东省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进行了训练监控。结果发现,女子举重运动员在赛前控降体重情况下,大强度训练对血清CK活性的变化产生显著影响。血清CK能比较灵敏地反映举重运动赛前训练的强度。大强度训练周血清CK总活性高于我国女运动员的参考范围,应注意监控及疲劳恢复,防止疲劳积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家女子青年赛艇队运动员在备战世界青年赛艇锦标赛集训期间血清睾酮、血肌酸激酶、血红蛋白、血尿素氮指标的系统监测和分析,结果发现:1)血睾酮指标及血清肌酸激酶指标可以有效反映女子青年赛艇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及其对运动强度的适应性,两个指标之间呈现相关性。2)血红蛋白和血尿素氮指标可以反映女子青年赛艇运动员对运动训练的适应程度,同时可以反映运动训练计划安排的科学性及合理性。3)结合各测试指标对运动员进行具体分析,可以了解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变化程度及疲劳恢复时间,有利于对运动员赛前状态的调整和训练的安排。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女子举重运动员冬训期生化指标变化特点和身体机能状况,监测了湖北省女子举重运动员冬训期间的部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我省女举运动员的生化指标随运动训练负荷和训练强度呈现不同的变化,冬训监控机能评定的结果是女举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处在较好状态,机体抗疲劳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发展,采用生理生化指标为运动员进行训练监测和机能评定对确保运动员以良好的身体机能状态参加训练和比赛具有重要意义。在备战奥运会集训期间,我们曾采用一些血、尿生化指标为国家女子举重运动员进行了较系统地训练监测和机能评定工作。本文将不同阶段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目的是探讨女子举重运动员某些生化指标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以便为体育科技工作者年奥运会科技攻关与服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对象和方法1.对象:以国家举重队8名重点队员(其中4名参加奥运  相似文献   

6.
廖勇胜 《体育科技》2012,33(3):69-71
通过对高校龙狮运动员暑训期血清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血睾酮(T)、血清皮质醇(C)、血睾酮/皮质醇(T/C)等生化指标的监控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采用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和监控能客观、准确评定高校龙狮运动员身体负荷和机能变化,为避免运动损伤,尽早诊断运动疲劳,保证训练系统性和科学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全血尿素氮在女子举重运动员机能状态评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内血尿素氮的含量与运动量、运动强度及恢复程度密切相关。目前在不少项目的训练中已应用血尿素氮来监控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和训练结果。但血尿素氮在举重项目中目前还没有人进行系统的追踪研究。本人选取血尿素氮为主要指标,对省女子举重队八运会参赛运动员进行为期两年的追踪,重点研究血尿素氮在举重运动训练中的变化特点及对训练的监督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散手运动员赛前训练生理生化指标监测手段与方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研究散手运动员赛前训练中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8名男散手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时点连续采血进行测试,观察运动员赛前训练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血乳酸是反映散手运动员运动训练强度的敏感指标;血色素是评价运动员机能状态及贫血的生理指标;血尿素和肌酸激酶是监控运动员运动负荷的生化指标;血清睾酮是反映运动员的运动疲劳和选材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女子柔道运动员赛前训练生化指标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12名女子柔道运动员赛前不同强度训练期的某些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血睾酮/皮质醇能较好地评价运动员的疲劳程度;血红蛋白是反映柔道运动训练强度的敏感指标;血肌酸激酶基本能较灵敏的反映柔道运动赛前训练的强度以及运动员的疲劳与恢复情况;血尿素在以强度为主的柔道赛前训练中不是敏感的疲劳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和掌握广西优秀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训练期问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及规律和特征.配合调控运动训练的强度和量,减少过度疲劳的产生,提高运动训练的质和量.使运动员保持最佳的状态参赛,争取在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十运会")比赛中取得佳绩,选择金牌运动员周贤德为研究对象,在备战"十运会"最后一年的冬训、夏训期间,进行与本项目运动训练相关的血生化指标测试分析.连续一年的跟踪监控.结果显示:红细胞(RBC)、血色素(HB)保持较稳定状态,血睾酮(T)等呈上升趋势.皮质醇(C)、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上升.比赛结果:在"十运会"的比赛中夺得自由式掉跤60kg金牌.结论认为:运动员红细胞、血色素保持稳定、血睾酮上升是运动员机能状态良好的表现.肌酸激酶等的上升、皮质醇上升与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有关.采取科学训练的方法,保持良好的机能状态,是比赛中提高运动能力,取得佳绩的重要手段.监控与运动相关的生化指标.在运动训练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为科学训练提供更多实用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别在2006年世锦赛、2007年世锦赛、2008年奥运会三个赛季集训期间对我国优秀男子56kg级举重运动员李争进行三个训练阶段血红蛋白、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等6项生化指标的跟踪测试,以赛前一个月测得的各生化指标进行身体机能的综合评定;同时进行个人纵向比较,得出个人化竞技状态的生化指标监控。结果发现:(1)各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但血清睾酮/血清皮质醇值低时,机能状态好,比值高时,机能状态下降;(2)血红蛋白、血清睾酮、血清皮质醇三项指标可作为监测李争个人竞技状态的有效指标;血尿素及血清睾酮/皮质醇值可作为保障训练合理性的有效指标;血清肌酸激酶可作为力量训练及大强度训练的不定期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张鹏飞 《新体育》2022,(6):27-29
本文在总结陕西女子举重队运动员在备战第十四届全运会采用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基础上,对备战第十四届全运会的4名有不同程度运动损伤的女子举重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核心力量训练,对运动员的身体特征、运动能力等进行测试,结合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对运动员训练前后的身体运动功能水平和损伤康复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生化监控评价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大强度专项体能训练的效果,了解运动员对大强度专项体能训练负荷的承受及恢复情况,加深对女子羽毛球运动员体能问题的认识。方法:对12名辽宁省女子羽毛球运动员进行一天大强度专项体能训练,分别在一次大强度专项体能训练前周一晨起安静、运动后即刻、次日晨测试血红蛋白、血睾酮、血尿素、肌酸激酶指标。结果:各生化指标在运动后即刻变化明显,次日晨有明显恢复,运动员机能状态良好,恢复较快,没有出现疲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拳击运动员大负荷训练前后生理生化指标、心理学指标和HRV指标的变化,多维度监测拳击运动员的运动疲劳。方法:本研究以6名优秀拳击运动员为对象,分别在4周赛前训练阶段开始前和结束后(大赛前6周至大赛前2周)的调整休息次日晨空腹采肘静脉血,测量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睾酮、皮质醇浓度,并在采血当日测量清晨醒后晨脉和心率变异性,在早饭后填写运动心理疲劳问卷(ABQ)。结果:(1)4周赛前大负荷训练后血清睾酮、睾酮与皮质醇比值较训练前显著降低(-38%、-52.7%,P<0.01),血清皮质醇和晨脉均显著升高(+32.4%、+20.4%,P<0.05);(2)ABQ调查显示,4周赛前大负荷训练后运动员成就感降低、运动的负评价、心理疲劳Z加权总分较训练前显著升高(P<0.05、P<0.05、P<0.01);(3)心率变异性分析显示,4周赛前大负荷训练后lnLF、LF/HF较训练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四周赛前大负荷训练后优秀拳击运动员机体运动疲劳以机体合成代谢小于分解代谢、心脏承受训练负荷能力降低为特点,运动心理疲劳加剧以成就感降低、运动的负评价升高为特征,lnLF、LF/HF升高提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失衡倾向于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生理生化、心理指标与HRV结合可较全面监测拳击项目运动疲劳。  相似文献   

15.
马拉松运动员李柱宏亚高原训练期生化指标的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拉松运动员李柱宏为了备战北京奥运会,在海拔1 750 m的兰州愉中亚高原进行了为期4周的针对性训练,为了解李柱宏在亚高原训练中运动负荷对机体的刺激程度,掌握亚高原运动训练的规律,对李柱宏在亚高原不同训练负荷阶段尿常规指标和部分生化指标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发现:不同运动负荷和强度对红细胞数无显著影响,大运动量训练可使血清尿素氮和肌酸激酶水平升高,睾酮和皮质醇比例明显升高,运动后恢复正常;运动负荷前后尿比重、酮体、亚硝酸盐及白细胞无显著变化;运动后尿蛋白、隐血、胆红素、尿胆元水平上升.说明通过生化指标的检测与分析发现.亚高原训练能对运动员的机体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对运动员的训练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散打运动员训练量监测与评定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实验测试的方法,研究男子散打运动员血尿素氮、血红蛋白、血睾酮、皮质醇、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生化指标的变化。认为大运动量训练后,散打运动员优秀组血尿素氮值明显低于一般组;散打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的值明显变化,说明肌酸激酶是评价运动量的敏感指标;乳酸脱氢酶也是评价散打运动量的敏感指标;血睾酮变化不明显,说明血睾酮不是评价运动量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观察湖北省划船队女子赛艇运动员(10人),在备战第10届全国运动会封闭训练期间,不同训练周期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IgA、IgG、IgM以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睾酮(T)、皮质醇(C)、T/C的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探讨赛艇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和训练监控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探讨这些指标在不同训练周期后变化的某些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8.
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形态、机能、素质指标的选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作者应用客观办法来确定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选材的测试指标及其权重,建立选材评价方程式,为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早期选材和训练提供科学依据,这在选材的方法研究中尚属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优秀举重运动员大幅度降低体重导致运动能力大幅度下降后的能力恢复训练的个案进行研究,探索大幅度降低体重对运动员机体的影响和能力恢复期运动员机体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长期跟踪测试优秀举重运动员降体重后的体重控制与运动能力恢复期间的身体成分、血象(红细胞计数、血球压积、血红蛋白等)、肌酸激酶、血尿素、血清睾酮、皮质醇等指标的变化及营养情况调查.结果:运动员体重在降体重后控制良好,运动能力逐步恢复,血清睾酮持续低下.结论:大幅度持续降体重将导致运动能力和血清睾酮大幅度下降,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随着能力恢复训练的进程,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逐渐上升,但并未完全恢复;降体重造成的HB等氧运系统指标下降能在较短时间内通过营养和训练手段的调节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女子举重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期间,着重通过影响血液循环效率的主要因素和影响因素入手,采用先进的HP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技术对23名女子举重运动员的心率、血压、每搏心输出量、心输出量、心肌收缩性能、心脏形态结构等心血管机能参数及心电变化进行了密切监控,确保了国家女子举重运动员以良好的心血管机能状态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研究发现,女子举重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对运动训练的适应性明显区别于耐力项目运动员,主要表现在:心率偏高,心率储备不高;心电异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耐力项目,心律失常类型主要有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和心肌缺血,均为常见的运动性心律失常,不影响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心脏壁厚度和心腔大小均为正常水平,无心脏肥大形成.对运动员伤病的追踪调查发现,女子举重运动员伤病主要为肌肉损伤、腰椎间盘突出及左肩峰下滑囊炎,伤病部位主要为在腰和肩部.研究发现,女子举重运动员腰部、臀部及膝关节的发病率较以前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