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软科学》2015,(6):115-119
基于对陕西省渭河流域居民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对渭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进行测算,并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对其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渭河流域居民的生态系统服务支付意愿为249.27元/(户·年);居民社会地位和居民环境认知程度对其支付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受访者年龄和是否为农村居民对其支付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男性受访者与女性受访者相比具有显著更高的支付意愿,而居民家庭收入状况对其支付意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中支付卡式和二分式两种问卷格式,对北京市居民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支付意愿进行研究。支付卡式问卷和双边界二分式的有效问卷分别为350份和250份。支付卡式问卷调查分析得到平均支付意愿为13.90元/户·月,二分式问卷的调查结果为18.99元/户·月。由支付卡问卷结果得到北京市居民20年总支付意愿为41.63×108元;二分式问卷则为184.7×108元,后者是前者的4.57倍。支付卡式问卷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户均月收入和文化程度;二分式问卷结果的主导因子是户均月收入。考虑到二分式问卷比支付卡式问卷更能够逼近样本的真实意愿,认为将二分式问卷的研究结果作为北京居民对我国野生动物的总经济价值的评估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3.
金华江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郑海霞  张陆彪  涂勤 《资源科学》2010,32(4):761-767
流域环境服务的提供者和与同一环境服务的使用者或受益者在空间上的分离,以及生态补差机制的缺位使生态系统管理者没有通过经济激励去改善环境管理,从而导致环境服务供给不足,服务质量低下.本文利用条件价值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评估金华江流域居民环境服务的支付意愿,并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和Binary Probit模型分别分析了最大支付意愿及其支付方式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金华江流域的居民中有78.4%的居民家庭具有支付愿意,平均最大支付意愿E(WTP)为24.87元/(户·月),年平均最大支付意愿为298.46元/(户·年).最大支付意愿与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环境相对经济的重要性对最大支付意愿没有显著的影响,了解生态保护概念的受访者平均最大支付意愿并不高于那些不了解的人,这反映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与行为偏差和"搭便车"侥幸心理.受教育程度与环境相对经济的重要性越高,则选择交生态补偿税的概率也越高;性别、年龄、是否经历过污染灾害与最大支付意愿对人们支付意愿补偿方式的选择都没有显著的影响.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必须促进上下游农户和居民、相关企业和地方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直接参与到流域管理和决策中,实现流域环境共建和利益共享,在此基础上构建流域生态补偿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面对条件价值评估法估值问题时,由于对待评估物品缺乏认知等原因,部分受访者将对支付意愿金额表现出不确定性,造成不确定性偏差。为识别并修正不确定性偏差,本文以平潭海洋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为例,通过增设题项,要求受访者给出支付意愿确切金额或区间范围,以支付意愿区间长度比例衡量受访者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并以不确定性水平对支付意愿区间进行加权,将不确定性纳入支付意愿估值框架以减少偏误,提高条件价值评估法估值精度。结果表明:①不确定性的存在具有普遍性,近50%受访者对支付意愿表现出不确定性。②受访者在当地的居住年限、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了解程度、收入水平均对不确定性具有显著影响。③将不确定性水平纳入支付意愿估计,运用参数估计方法测算福建平潭居民对于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支付意愿为200.24元/(人·年),平潭海洋生物多样性价值为8888.65万元/年。研究结论将加深对条件价值评估法中不确定性偏差来源及修正方法的理解,提高条件价值评估法估值有效性与准确性,并为海岛生态系统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基于WTP和WTA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以辽河为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徐大伟  常亮  侯铁珊  赵云峰 《资源科学》2012,34(7):1354-1361
本文在分析现有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的基础上,以辽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辽河干流的源头——福德店和辽河干流入海口——盘锦进行实地调研,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辽河流域居民的支付意愿(WTP)和补偿意愿(WTA)进行了测算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利用非参数估计法,测算得出辽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为160.72元/(人·年);在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利用参数估计法,得出辽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为255.97元/(人·年)。这样通过同时测量受访者的WTP和WTA,并进行平均值处理,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受访者的实际支付意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单独测量受访者支付意愿(WTP)以作为生态补偿标准制定依据所带了的补偿金偏高问题。最后,从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方式和公众参与制度三方面提出了辽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单菁竹  李京梅  林雨霏  王国善 《资源科学》2018,40(10):1943-1953
选择实验法是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大量个体对资源环境属性状态选择集的偏好信息,评估资源环境非市场价值的前沿方法。受访者面对多种选择集的高信息负荷,由于认知水平受限,经常通过为物品属性设定可接受的最低/最高水平,即属性临界值,以简化决策过程,易造成模型估计结果的偏差。本文针对黄海胶州湾海域浒苔治理支付意愿,考虑属性临界值的存在及违反情况,设计引出属性临界值的选择实验问卷,建立修正选择模型,以青岛市实地调研的397个有效样本为数据来源,对居民浒苔治理意愿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①属性临界值的存在及违反具有普遍性,忽略其存在及违反情况将导致估计结果的偏差;②将属性临界值存在及违反情况纳入效用方程,对传统选择实验分析框架进行修正,结果表明,经修正的选择模型的拟合度更优,能更好地解释受访者选择行为。在参数估计方面,浒苔治理恢复属性对居民效用水平显著正向影响,滨海景观、近海水质属性临界值的违反对居民效用水平显著负向影响;③青岛市居民对治理浒苔恢复滨海景观、改善近海水质、增加生物多样性和修复海洋生物资源的年支付意愿分别为90.68元、84.92元、49.34元、43.17元,2017年青岛市胶州湾海域浒苔治理总支付意愿为33.006亿元。与传统模型的对比表明,考虑属性临界值存在及违反情况的选择模型能更有效地反映受访者的实际边际效用,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支付意愿估计结果的效度。  相似文献   

7.
史恒通  赵敏娟 《资源科学》2015,37(2):351-359
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全价值评估有利于相关流域治理政策的建立,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应用选择试验模型法,对我国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非市场价值进行评估,并以渭河流域陕西段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在生态功能属性和指标的合理选取基础上进行选择试验模型设计和问卷调查,进一步分析渭河流域城乡居民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认知差异,以及测算相关样本的支付意愿,最终进行非市场价值估算。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不在意水土流失方面生态系统服务的改善,而更关心水资源数量和质量,以及自然景观和生态旅游条件等方面的改善;2渭河流域居民对水资源质量这一生态指标具有最高的支付意愿,对水土流失强度这一生态指标具有次高的支付意愿,而对自然景观这一生态指标具有最低的支付意愿;3陕西省渭河流域平均每户居民每年愿意为渭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改善支付624.22元,且城镇居民的支付意愿(830.34元/户)明显高于农村居民(525.46元/户)。陕西省渭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每年的非市场价值为8.68亿元。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取居民个人特征与认知数据,通过条件价值法(CVM)对敦煌莫高窟景区的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价,并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Probit模型、Tobit模型,对影响公众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56.91%的受访者对保护敦煌莫高窟有支付意愿,人均年支付意愿额为90.56元;敦煌莫高窟景区2022年非使用价值为2 367 177.91万元;月收入、文化兴趣、责任心是影响民众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佟锐  敖长林  焦扬  高琴 《资源科学》2016,38(3):501-511
作为国际上评价环境物品非使用价值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评估技术之一,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因其假想性质引起学术界的广泛争议.本文通过评估松花江流域的非使用价值,引入并改进博弈论中的"廉价磋商"提示文本,通过分类设计问卷,识别假想偏差及幅度,验证"廉价磋商"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同时对"替代物品"提示内容的适用性,生态意识和认知态度对支付意愿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廉价磋商方法下的受访者平均支付意愿为(248.71~258.81)元/a,推算出2012年松花江流域的非使用价值为(136.16~141.69)亿元/a,而传统方法下假想偏差占非使用价值比重为3.8%~5.5%.在此过程中,廉价磋商的效用和适用性得到了验证,假想偏差现象应受到重视;替代物品提示被证明不适用于环境物品的价值评估过程;生态意识和认知态度对受访者的支付意愿的影响应在决策过程中予以考虑.研究结论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廉价磋商"在国内的应用积累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0.
李青  薛珍  陈红梅  徐崇志 《资源科学》2016,38(6):1075-1087
作为新疆南疆的核心区域,塔里木河流域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参与意愿关系到当地环境演变态势。本文调查流域12个典型样本区,运用条件价值法、环境外部性与准公共物品理论分析1962户居民生态认知及支付行为。研究表明:①流域样本区60.30%的居民认为生态环境有所改善,67.30%的居民认为防护林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保持土壤、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与增加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认知程度影响居民的最大支付意愿;②家庭禀赋、对环境价值的认知、对环境变化的心理感知的差异导致居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存在异质性。下游居民有支付意愿的比重平均比上游高29.99%;且收入水平不影响居民对生态价值的理性、客观认知;③样本区居民参与环境保护呈现“零意愿”的比重平均为11.90%,其中“搭便车”心理与“对政府环境治理缺乏信任”的占比达到61.90%;流域下游居民作为环境改善的最直接受益者,对生态环境保护呈现“零意愿”的仅为5.30%;④考虑居民的异质性,并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条件、环境演变趋势、资源配置方式,是提高CVM理论评估环境价值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秦诗乐  朱红根  张利民 《资源科学》2022,44(11):2290-2302
为有效提升农村居民实施环保行为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有必要识别各种可能影响其行为决策的潜在因素。本文基于太湖流域547户农村居民的数据,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法、DID模型与KHB模型分析了垃圾分类的信息干预对农村居民环保行为的溢出效应,并分析了环境关注度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①健康、环境和技术3种信息干预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居民环保行为的参与水平;②相比于环境信息、技术信息,农村居民对健康信息更为敏感,他们对环境关注的实质,在于环境的好坏对其自身健康的潜在影响,所以健康信息能够调动他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动性与自觉性;③环境关注度是影响健康信息正向溢出的一种重要心理机制。在健康信息干预对农村居民环保行为参与水平的溢出效应中,居民的环境关注度具有中介作用,但并未发现环境关注度在环境和技术信息干预中的影响。因此,建议建立起中国在垃圾分类治理与其他环保领域(如节能减排等)的联动治理机制,在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中,要更为聚焦农村居民的价值诉求,开展针对性的、及时性的信息干预,切实增强农村居民对环境保护的认同感与自觉性,深入推进农村居民环保理念的树立、环保意识的强化。  相似文献   

12.
江冲  金建君  李论 《资源科学》2011,33(10):1955-1961
我国耕地资源快速减少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耕地资源价值的认识不清。为完善土地补偿制度,提高人们的耕地保护意识,本文以浙江省温岭市为例,采用条件价值法对耕地保护的非市场价值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温岭市居民已认识到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的存在,城市居民对耕地保护非市场价值的认知较农村居民深刻;城、乡的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500...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以环保理念为着眼点,对广东地区出土的几件汉代考古器物进行初步分析,揭示广东地区汉代出土器物中的科学环保理念,并结合现代环境保护的定义对这些器物中所包含的环保理念进一步解读,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同时,为环境保护史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选材范围,从古代文物本身工艺设计及实用性的方面研究古代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马爱慧  张安录 《资源科学》2013,35(10):2061-2066
耕地生态补偿的主要相关利益主体对于生态补偿政策的接受程度和可能反应,是未来中国设计耕地保护政策时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本文选用湖北武汉市中心城区与远城区361份市民和383份农户的实地问卷调查数据,从选择实验法视角,分析城乡居民对于耕地面积、耕地质量与肥力、耕地周边景观与生态环境和耕地保护支付成本4项保护属性及所组合方案政策的可能反应和接受意愿.研究表明: ①城乡居民对除货币属性外的耕地保护属性的偏好与接受意愿存在差异,居民对耕地周边景观与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最高,其次是耕地质量与肥力,关注较少的是耕地面积;②所有耕地保护属性组成的7个方案中,最优方案的支付意愿最高,意味着居民期待耕地面积、耕地质量与肥力和周边的景观与生态环境都得以改善;③城乡居民之间偏好与意愿存在着差异,这与社会经济背景,区域环境质量与文化程度有较强相关性.因此,以提高周边景观与生态环境属性的耕地保护政策,是未来耕地保护政策设计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15.
结合对“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特点及其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思路和主要目标,并建议采取以下对策以确保目标完成: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优化制度建设,强化政策导向;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完善政策协调体制;优化环境保护相关行政资源配置;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和环境管理效能;进行农村环境重点整治。  相似文献   

16.
文章回顾了我国环境与发展领域的成果和成效,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不断改革创新环境保护政策,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贸易、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确理解贸易、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对处理好贸易与环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分析了贸易、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合理的经济政策和激励机制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飞 《学会》2009,(6):14-17
我国目前存在着大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增长的短期行为。我们面临着生态破坏、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拯救地球、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了合法性很强的活动和社会共识。环保领域民间环保组织因此应运而生,被许多人给予了相当大的期望,在公众参与的环保机制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该文试图讨论民间环保组织目前运作的基本情况以及值得特别关注的特点,及其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孝武 《科教文汇》2011,(30):122-123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倡导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向学生灌输可持续发展观点,让他们知道保护环境其实就是发展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