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研究型课程是近年新设的一门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由于种种原因,研究型课程的开展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目前,英语专业研究型课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应该在开设研究型课程的同时,将研究性学习合理地渗透到一些学科课程之中,从而真正地使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最终实现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周成  鞠永干 《文教资料》2012,(24):155-157
班级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理工科大学的班级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提出将学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寝室建设作为主要途径,通过建立班级评先评优的有效机制,加强班级学生干部的素质培养等方法,建立创新性复合人才型培养平台,加强和完善高校班级建设。  相似文献   

3.
教学与科研并重:研究型大学和谐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学和科研高度相关和有机结合是研究型大学最为显著和重要的特征之一。研究型大学办学中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内涵特色及相互关系决定了研究型大学不能片面强调教学或科研,而应坚持教学和科研两者并重的和谐发展战略。目前,研究型大学中教学和科研存在着一些现实的冲突,要实现两者的并重和和谐发展,要在优化发展环境、大学管理思想、运行机制和制度规范等方面探索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试论研究型大学创新性科研团队的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研究型大学创新性科研团队建设,是世界一流大学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根本举措.目前,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建设存在缺乏统一学术带头人,团队构成结构单一,忽视团队文化建设等内部要素问题;也在人事聘用制度、职称晋升制度、科研绩效评估制度等外部环境上存在不利于团队合作的情况.相应的,创新性科研团队建设在加强学术带头人培养,构建合理研究梯队,建立灵活的人事聘用制度等方面加强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不仅要求高质量的研究梯队、研究课题和研究成果,同时衡量研究型大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是学校对研究性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对本科生的培养;而在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与研究性课程的教学方式不仅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习惯的基础,也是构建研究型大学的基石。1984年10月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小组提出了《投身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的报告。“要求学生不但要成为知识的接受者,还要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创造者”。[1]1988年,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不仅是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深入改革,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迅速,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从社团的管理、发展以及如何处理与其他方面的关系等角度,阐述了新时期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指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加强管理,注重社会化建设以及努力与“第一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因素结合,为建设和谐校园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院系自主开展网络教育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中比较普遍,印第安纳大学教育学院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在自主运行的模式中,院系对网络教育的开展具有较大决定权和控制权,使得自主性和创新性得以充分发挥。网络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被纳入到院系教学体系,与传统教育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8.
论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和谐进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不仅是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深入改革,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迅速,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从社团的管理、发展以及如何处理与其他方面的关系等角度,阐述了新时期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指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加强管理,注重社会化建设以及努力与“第一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因素结合,为建设和谐校园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造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意义和内涵为依据,从大学英语研究性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大学英语研究性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讨了推进大学英语研究型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院(系)级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价在建设研究型大学过程中发挥着牵引作用,对贯彻研究型教学新理念,保证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如何通过院(系)级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价的实施,推进教师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创建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工作的和谐指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对如何加强学生工作的和谐建设已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与实践,但如何对学生工作的和谐建设进行科学、全面地定量评价,尚无成熟的方法。本文利用和谐指数的概念,清晰直观地表现被评估单位学生工作的和谐建设状况。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高职院校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逐渐确立,作为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中重要平台之一的班级文化建设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及学生活动开展难点入手,讨论如何切实有效地展开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胶体化学与混凝技术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阐述了该研究生课程建设过程中坚持创新教育的理念,在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过程、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通过全方位的课程建设,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倡导研究式、辩论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等方面获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对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入手,明确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实施途径,并结合本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和过程管理实际,探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及高校创新人才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慧鱼模型作为一种开放性、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专业实验模型,为大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平台。论述了慧鱼模型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应用及其对机电类大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慧鱼模型有利于促进高校的创新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慧鱼模型在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方面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部分和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和谐。现阶段我国的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消极现象如少数人的道德观念混乱、道德理想淡化、道德责任意识淡漠等。为此,应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发挥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干部公信力反映出大学生对学生干部的信赖程度,影响着高校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但目前出现高校学生干部职责不明确,制度不完善;个别学生干部作风不正;学生干部权利监督和制约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学生干部公信力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干群之间关系不和谐、工作上的诸多矛盾、相关公信力的缺失以及个别干部的思想意识偏差。严格干部选拔,加强干部培训;树立干部典型,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开辟多渠道监督;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注重干部的心理辅导,关心干部成长是提升学生干部公信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独立的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食品物性学实验是食品科学相关专业研究生获得专业技能、培养科研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目前,此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缺乏创新性、综合性的实验内容等问题,不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思路和创新精神.本文作者通过调整教学思路,对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实践表明,新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农民的职业技术教育关乎到新农村建设,关乎到农村社会和谐以及整个社会和谐。但目前我国的农民职业技术教育还存在着较多问题,需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整合资源,提高实效性,创新教育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20.
创新型国家与和谐社会建设对当代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重要挑战。学生工作领域富含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独特资源,其实践变革更是当代教育变革不可缺失的独特构成。借助学生工作领域内学生生活世界的形成、发展与转换,聚焦学生学校生活中的不同组织单元,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组/小队建设层面,包括小组/小队组建、活动开展、组织的重组等教育构成。在班级/中队建设层面,包括组织单元转换,班级意识的培养,班级生活的整体建设等具体教育构成。在年级建设层面,包括跨年级交往与年级自主管理等具体内容。在社团/学校组织建设层面,可以在组织建设的过程及具体的活动开展中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促进学生与家庭/社区/社会/自然世界的关系建设中,通过学生自主吸收与转化,主动介入与重建,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